文言文复句知识(复句知识与文言文教学)

2016年11月,《语文学习》刊登了一篇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曹刚老师所著的文章《还原齐宣王的预设前提——解读<王顾左右而言他>》。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言文教学可以整合现代汉语知识。

文言文复句知识(复句知识与文言文教学)(1)

文章提到了四个复句:

复句1:因为王的臣子的朋友受托付却使他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所以和他绝交。

复句2:因为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所以罢免他。

复句3: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因为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所以罢免他。

复句4: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因为王的臣子的朋友受招待会却使他的妻子儿女受冻挨饿,所以和他绝交。

很明显,复句1和2隐含着“省略三段论”,即省略了一个“预设前提”: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复句3和4还原了这个“预设前提”。

课堂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得出“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这一观点是教学的重点;明白孟子提出的三个问题之间、问题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复句知识,理解课文“对话”的内容,总结观点“不尽责的人应该

受到惩罚”,进而了解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

2、掌握“已”、“顾”、“之”、“比”等常用实词的含义,理解本文的议论思路。

教学过程中,首先结合课后注释,梳理文中的生字词。其次,在此基础上,问:还有哪些词是你不理解的?或者说没有完全掌握的。借此,重点抓住“已”“之”“比”“顾”等重点词。

尤其是“已”字。

“已”,止,这里指罢免。理解词义后,进一步探讨,与“已”字意思相近的还有什么词?“弃之”“已之”是王的回答。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回答?

由此得出:当孟子提了两个问题“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时,王作出“弃之”“已之”的回答。要求学生用复句的形式来回答,得出复句1和2。

文言文复句知识(复句知识与文言文教学)(2)

进一步追问,王为什么回以“弃之”“已之”?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与答案之间的关系,即符合什么条件才能作出“弃之”“已之”的回答?最终得出结论: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再次用复句的形式来回答,得出复句3和4。

这里,运用到因果复句的知识。因果复句,指正句和偏句之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的句子。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说明结果。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借因果复句,学生找到“弃之”“已之”的真正原因——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

得出这个观点“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后,继续深入挖掘文章的深意。问:孟子问了几个问题?王回答了几个?为什么第三个问题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呢?

结合“不尽责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可知,王无法回答第三个问题。如果王正面回答孟子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那么答案必然是“废黜”。所以,王只能“顾左右而言他”。此时,句中的“顾”的意思表现得更加深刻——极为尴尬地“看”向左右之人,以避免孟子的质疑。

就此,孟子和王的特点也自然显现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孟子是个极具智慧和责任心的人,他关心国事,希望王能治理好国家。

整个教学过程以字词带入,借助复句知识逐层深入地剖析问题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

由王荣生老师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对于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领,做过深刻的阐述。“文言文阅读的要点,是集中体现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休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其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在文本的教学解读中,找到这样的关键点,在教学设计中获取纲举目张的抓手”。

《王顾左右而言他》一课的教学中,“已”“顾”等字词就承载着此等作用。

此外,还应该分类整理字词,整理出相同字词的不同义项。比如“比”字。“比”在本课中的解释是“等到”,七年级上册《核舟记》一课中“其两膝相比者”的“比”是“靠近,挨着”的意思。整理、分类、比较着学习,对于文言字词的掌握更为全面。这一部分与本文关系不密切,将另文阐述。

抓住文章的节目,着一眼而观全篇,是较为有效的文言文学习法。此时,不妨整合现代汉语知识,融会贯通地学习语言。当然,方法众多,有效即可。总之,方法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假以时日,定能独立阅读文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