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弟子的来历(梨园子弟的来历是什么)
"梨园子弟“主要是用来形容戏曲演员,那么戏曲演员为什么被称为”梨园子弟“,而“梨园”指的又是什么呢?
“梨园子弟”这个说法起源于唐朝,在唐朝,文学艺术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音乐方面更是硕果累累,唐玄宗就是一位著名而杰出额音乐家,他不仅热爱音乐还精通音律,擅长演唱和演奏各种乐器,他创作的《霓裳羽衣舞》成为传世名作。这样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皇帝对当时的音乐演奏人员的演奏水平并不满意。因此唐玄宗开始亲自培养乐器演奏人员。
唐玄宗期间比价盛行法曲,法曲和当今的大型歌舞非常相似,也可以说,法曲就是当今大型歌舞的源头。唐朝法曲的阵容丝毫不逊于当今几百人的大型歌曲表演,表演人数众多,动作和队形变化都非常复杂,同时还有乐器伴奏,这种高难度的表演即使是在现在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排练磨合才能完成,在唐朝就更加困难了。但是为了能够欣赏到高水准的法曲表演,培养法曲表演人才,唐玄宗亲自培养从全国范围内选取的技艺高超的乐工,梨园成了当时培养乐器演员的重要场所。
根据史料记载,唐玄宗挑选出几百个男艺人和女艺人进行培训,这些男艺人的训练地点就在梨园,而女艺人大多出自宫女,因此和男艺人分开训练,大多在宜春北院。可见,梨园当中都是男性艺人,能够有机会进入梨园学习首先要求这些演奏人员具有非常高超娴熟的乐器演奏技巧,同时要求他们具备坚韧的毅力,因为梨园当中的训练非常严格,学员之间的竞争压力非常大。梨园当中的学员需要通过定期考核,如果在考核中失败了,就会辞退出梨园。
但是恰恰因为梨园对学员的要求非常严格,才使得梨园子弟大多拥有非常出色的表演技艺,代表了唐朝当时的最高水准,一些梨园子弟因为年龄原因离开梨园之后就进入民间的乐器表演界,极大推动了唐朝音乐艺术水平的发展,梨园子弟在当时也成为权威性和最高艺术水准的代表,那么梨园子弟的含义是如何演变为戏曲表演的呢?
原来唐朝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在各民族进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西域少数民族的很多乐器都传入唐朝,这些西域乐器非常具有特色,当然受到了唐玄宗的喜爱,羯鼓就是这样一种深受唐玄宗喜爱的西域乐器。羯鼓的音色节奏有力,唐太宗大多利用羯鼓指挥乐队的演奏过程,这种习惯被戏曲演奏所接纳,在戏曲演奏中以鼓板作为乐队的指挥,为戏曲表演伴奏的其他乐队成员都要听从司鼓之人的领导,而戏曲表演当中的音乐伴奏直接影响了表演者的节奏,因此司鼓者成为戏曲表演的中心和指挥者,唐玄宗善用鼓指挥乐队演奏被后人认为是戏曲之神,后来戏曲表演舞台上贡奉的戏曲之神就是唐玄宗的化身,所以戏曲表演艺术者自称为梨园子弟,希望能够得到唐玄宗的庇护。
随着时代的变迁,梨园子弟这个词语已经不再指代音乐表演者,而更多代指戏曲表演艺术者,这个称呼文雅而有情趣,是对戏曲表演者的一种尊称。同时,在唐朝,梨园子弟象征着最高水准的表演技术,以这个称呼来指代戏曲表演艺术者也是在称赞我国戏曲表演艺术的高超技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