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留下美好(有些东西是挡不住的)
影影绰绰的光里,慵懒缓慢的音乐和着人物衣着鲜艳的着色,演绎着独属于东方美的极致和精粹。
精致的旗袍装美到极致
张曼玉变着花样的旗袍,极尽美艳,让一众影迷大饱眼福。曼妙的身姿,精致的轮廓,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张无死角海报。梁朝伟低调深沉的韵味,流淌着十足吸引力的男性吸引力。他们的组合,让这部电影在眉眼之间流动着难以言说的情愫。
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就是有这样一种魅力,它让人沉浸在一种情绪里,不开不合,不张不弛,就那么缓缓地流动着。在氤氲间、在时空里慢慢发酵,像一首醇香的美酒,越品味道越浓,不觉间,观影人已醉,而演员却愈发清醒。
他是周先生(梁朝伟饰演),一个在香港报社工作的编辑。他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在外人看来,他的妻子姿色已胜过很多人。
梁朝伟饰演周先生
她是陈太太(张曼玉饰演),在一家外企做秘书工作,老公常年在国外出差,有时一走就是很长时间。每次从国外回来会给她带最新款的包包。
本来稀松平常的日子,就在她们搬入同一间公寓后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只是过了很久他们才知道,他的周太太和她的陈先生,背叛了彼此的婚姻。起初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唯一知道的人,也因此独自一人背负着被婚姻背叛的痛苦,直到一次相约,在委婉转折的谈话背后他们终于知道,原来彼此都已知道,自己是那个被婚姻另一半抛弃的人。两个受伤的人,许是惺惺相惜,许是默契有度,他们在抱团取暖,也互相慰藉。但他们彼此都守着一个执念“我们不会成为他们”。
02是的,在中国的文化里,背叛者是婚姻道德中应该被千夫所指的人,他们不是“好人”,不是正经人,会被说三道四,会抬不起头。而他们,都不想做别人口中被唾弃的人,这是他们的底线,也是阻隔在他们中间无法逾越的屏障。
日子就这样缓缓流动,像王家卫电影中的交错婉转光影,也像张曼玉每一身光彩照人的旗袍。它普通得像每天要去吐一口的地摊面馆,也像每一次在狭窄弄巷里侧身而过的问候。
《花样年华》剧照
”就像梁朝伟在电影中所说,有些东西是挡不住的,比如爱情。不想做遭人唾弃的人,但却无法阻止爱情的发生。思念、心动、默契和紧张,越想躲避,越想靠近彼此。爱情,就那样真切地发生了。
《花样年华》剧照
“如果我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每一个站在爱情和理性交织的关口的人,都将面临这样的选择。就像《廊桥遗梦》中那场在雨中分别的场景,爱与痛的交织,走与留的选择在一瞬间万箭穿心。
女主是一个美国小镇上极普通的家庭主妇,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到此工作的摄影师。和摄影师相处的短暂时光里她体验到从未有过的鲜活与快乐。几天的世俗逃离,她完全沉浸在爱里,在这个男人身上找回了重回自我的美好。但回归现实,她是个有丈夫、有孩子的家庭主妇,而他只是一个云游四方的摄影师。在爱情里,浪漫和相知是最好的注解,可是在现实里,道德和责任却是致命的枷锁。她逃不开、躲不掉,也做不到。
终于,到了不得不分别的时刻。男主让她做出选择,是跟他走,还是继续留在这里,这留下来就意味着,两人此后将永远分别,不复相见。电影最动人的场景就在这里,一个大雨滂沱的下午, 女主人坐着丈夫的车驶在前列,男主角开的车就缓缓的跟在身后,一路上女主内心经历了难以言说的痛苦和挣扎。终于,在拐角的最后一个路口,她没有下车,男主明白了她的选择,两人也终于带着永远的遗憾各安天涯。
电影《廊桥遗梦》
这个结局像极了《花样年华》。其实,无论是东方文化的隐忍还是西方文化的开放,我们看到成年人对爱情的理性。过了爱做梦的年纪,轰轰烈烈也不过是刹那绚烂,成年人的责任和角色,才最终让他们选择回归现实。即使违背内心,即使背负永失所爱的疼痛,也只能独自承受。
独自思念
03周先生独自去了新加坡,陈太太只身留在上海。她在他住过的房间里,点上那支他常抽的香烟,任凭味道在房间散开,暗自流泪。他在新加坡的工作间接到来自香港的电话,还是默契地响三声不说话,千言万语,却已都在不言中。
电影的结局,梁朝伟饰演的周先生独自去柬埔寨的建筑群中,他将所有不能为外人道的秘密说与树洞,最后用泥土埋葬,就像他说的,这样就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所有心事倾诉于树洞
我想《花样年华》大概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它不是叙述成年人在某种情况下,应如何面对爱情,而是把一个生生真实的故事和情绪,细腻完整的呈现出来,我们无意评判对错,只需感受有那么一种无时无刻不在流动的情感,像风、像雨,又轻柔又磅礴,而这,或许是世间种种,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能体验到的东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