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国家以前是不是属于苏联的(乌克兰民族国家的形成之)

乌克兰国家以前是不是属于苏联的(乌克兰民族国家的形成之)(1)

尽管乌克兰人的政治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确切地说,1917-1918 年沙皇俄国与奥匈帝国的结束才为乌克兰人自由发展民族主义创造了适宜的环境。

1917 年3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放弃王位之前任命李沃夫公爵为总理,由此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在俄国的统治。

临时政府很快就被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承认,但这个临时政府从1917年3月12日到11月7日,只存在了大约8个月的时间。

与此同时,第一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于6月16日在首都召开,代表来自350多个地方单位,包括285名社会革命党人、245名孟什维克、105名布尔什维克,以及一些来自较小的社会主义政党的代表,大会选出了执行委员会作为苏维埃的最高权力机构。

这一时期的俄罗斯处在一种非常脆弱的平衡当中,受西方支持的临时政府和苏维埃形成了二元政权局面。

而在乌克兰,沙皇政府的垮台带来了乌克兰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复兴,形成了俄国临时政府、各地的苏维埃政权以及民族主义者团体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

1917年到1920年诞生了多个自称为独立乌克兰国家的政治实体,然而这一时期革命、对外战争和内战不断,并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出现。

后来,乌克兰大部分领土被纳入苏联版图,西乌克兰分别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分割,而乌克兰的独立运动也就此天折。

一、早期乌克兰建国的尝试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沙皇俄国崩溃,乌克兰出现数股势力,包含斯科罗帕茨基政权、内斯托尔•伊万诺维奇•马赫诺率领的黑军、白军将领弗朗格尔男爵率领的保皇军,西蒙•彼得留拉率领的绿军。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是分别是以基辅为中心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以哈尔科夫为中心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政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的大背景下,在乌克兰的土地上涌现出多个自诩为乌克兰独立政权的组织。

在乌克兰,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反对俄国资产阶级的帝国主义和沙文主义政策,捍卫乌克兰劳动人民的民族利益。

在李沃夫的继任者亚历山大•克伦斯基禁止召开乌克兰士兵代表大会时,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刊物支持了乌克兰人民的合法权利。在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等诸多场合,列宁都发表了乌克兰人民有权决定是否同俄罗斯结盟或分离的讲话。

同时,列宁认为,解决乌克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17年3月4日就已经建立了由首任议长为乌克兰历史学家米哈伊尔格鲁舍夫斯基领导的乌克兰中央拉达。

然而,直到1917年秋,在乌克兰绝大部分苏维埃里,布尔什维克仍不占多数,甚至在一些苏维埃,布尔什维克比例极少,比如,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400 名代表中只有70名布尔什维克。

作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的范围大致包括乌克兰东南部的卢甘斯克州、顿涅茨克州、扎波罗热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一部分,面积达63,393平方公里,1897年人口就多达2113万人。

在哈尔科夫,350名代表中只有120名布尔什维克;在基辅,500 名代表中,只有200名布尔什维克。在顿巴斯的一些苏维埃里,布尔什维克也不占多数,1917年 12月5日,布尔什维克在哈尔科夫成立了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相抗衡。当时仍为隶属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自治共和国。

各方势力互相争夺,先是苏联红军占据优势,“中央拉达” 虽有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支持,但是缺乏广大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面对苏联红军支持下的苏维埃乌克兰的不断西进。

1918年1月25日,中央拉达发布了最后一份通令,宣布乌克兰的政治独立,即“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就此成为一个属于乌克兰人民的、独立的、自由的主权国家,不臣服于任何人。”

米哈伊尔•赫鲁舍夫斯基强调了通令的两大任务:第一,促成与德国和奥地利的合约签署,确保乌克兰作为独立国家的国际承认资格:第二,保护乌克兰不受布尔什维克入侵和赤卫队的破坏。

这一通令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自伊凡•马泽帕时代以来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第一次公开决裂。1918年2月9日,中央拉达放弃了基辅。

随着德奧势力的不断推进,局势出现逆转,苏联开始节节败退。1918 年2月,德国发动一战东线最后攻势拳击行动进攻苏维埃俄国,之后德军进入基辅,3月3日,布尔什维克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条约要求俄国必须放弃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让这些地区从俄国的控制中摆脱出来,成为德国在政治上和领土上的卫星国。

1918年4月,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被德国军队下令解散,维尼钱科政权被德国人扶植帕夫洛•斯科罗帕德斯基推翻,根据苏德在战时签署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建立乌克兰国,德国人扶持乌克兰国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德军食粮。

乌克兰国还参加了对布尔什维克的战争。在德国战败之后,德国军队撤出乌克兰。在德国投降之后,俄国立刻展开了收复失土的行动。

在这年年底,乌克兰军队发起叛乱,由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取代。

十月革命之后,彼得留拉组织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军队与苏联红军、白军作战,试图维持乌克兰独立自主。1919 年末与波兰第二共和国结盟。

1920年4月波苏战争期间,彼得留拉代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领导人约瑟夫•毕苏斯基签订《华沙条约》,彼得留拉以利沃夫为交换,与波兰结盟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政权最终失败,后彼得留拉流亡欧洲。

随着战争的不断推进,乌克兰独立的梦想也渐行渐远。竞逐乌克兰的三大势力主要有:

首先是波兰,波兰军队控制着加利西亚,并且已经挺进波多利亚和沃里尼亚,想要重建一个大致和前波兰立陶宛相当的波兰人的国家。

其次是以协约国为靠山的白军,从南乌克兰地区向北进军,突入俄罗斯境内,其蓝图是重建一个沙皇时代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第三,就是布尔什维克,他们想要世界革命。

最终在1921年3月,俄罗斯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和波兰三方在拉脱维亚的里加签署《里加和约》之后,确定了一条新的波兰-苏俄边境,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被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替。

此时的乌克兰不再像第一次世界 大战以前只分属两个国家,而是被四个国家瓜分:战败的匈牙利不得不把外喀尔巴阡地区交给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1918年被罗马尼亚占领的布科维纳仍然在捷克斯洛伐克手中。

总之,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乌克兰民族解放运动来说,都是一次大规模的动员。一战期间,在乌克兰出现了诸多宣称代表乌克兰的政治组织,但是没有出现一位领袖式的人物,也没有哪个组织能够脱颖而出获得其他组织的支持,最终还是没能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

二、苏联建立到二战结束的苏维埃乌克兰

乌克兰被分治以后,每个控制着乌克兰国土的政府都以各自的方式尝试解决乌克兰问题,使用了融合到镇压等不同政策。

在列宁时代建立的苏维埃联盟,其政治目标是要建成一个共产主义国家,在族群关系上则长期推行列宁提出的“帮助落后民族发展”的方针。列宁认为,唯有对大民族采取“不平等”的政策,才能帮助落后民族在一段时间内赶上大民族的发展水平,从法律上的平等过渡到事实上的平等,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的完全融合。

1918年1月12日通过的“劳动者和被剥削大众权利宣言”是苏维埃政权的早期文献之一,包含了新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个文献宣称,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联邦制国家。

同时,列宁强调指出,这个联盟必须是自愿参加,不允许一个民族压迫另一个民族。正是基于这些原则,1922年12月30日,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包括15个加盟共和国、20 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区,它们都享有民族自决权,拥有自己的自治机构,在苏联议会中有自己的代表。

乌克兰苏维埃正式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的一员。

然而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内战,加上1920年和1921年连续两年的干旱和1921年的饥荒,对于废墟上的苏联可谓是雪上加霜。面对社会瘫痪,党内外怨声载道的背景下,列宁一方面承认世界革命短期内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在1921年春天开始推行其新经济政策, 以代替战时共产主义。

这些举措再一次证明,列宁是一位现实主义的政治家,他能够摆脱强大的教条束缚,确保党内对自己观点的普遍支持,进而获得全国人民的支持。

苏联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发展新生的苏维埃,在乌克兰,苏联的治理举措主要有:

首先,在行政自治权上保留乌克兰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地位。1922年, 斯大林提出把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并入苏维埃俄罗斯(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同时允许它们保留高度自治,这个建议最初得到了列宁的首肯。但列宁很快就改变了主意,要求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乌克兰和俄罗斯将拥有名义上的平等地位。

1922年2月6日以后,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全国经济区划方案,乌克兰分为两个区域:以基辅为中心的西南区和以哈尔科夫为中心的南部矿业区。乌克兰代表认为这样划分不妥。后来划区时,乌克兰保留为一个统一的经济区。

其次,在文化上推行素质教育和乌克兰本土化政策。文化建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经济转型的组成部分。在与国家形式的残酷斗争中保持民族运动的文化形态,强调弘扬文化,是党在文化领域政策的主要特点。扫除文育,实行普通义务教育,报考高等学校时优先考虑劳动者,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

第三,经济上由新经济政策向第一个五年计划过渡。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妥协,是俄国通往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次暂时的退却,为的是给国家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用列宁的话说,这是一个“农民版的《布列斯特合约》”。新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的复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且积累了极为重要的经验。

1921年到1922年饥荒过后,苏联的经济获得了惊人的发展。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铁路运输的恢复速度很快。至1923年,全国大部分铁路均已经完成修复,机车车辆的不良率大幅下降,劳动生产率得到较大提高。

头三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铁路运营里程从1928年的769万公里增长到1940年的1053 万公里。1935年,俄罗斯国家电气化委员会开始对乌克兰铁路的运输繁忙区段进行电气化改革。在战前的五年计划期间,乌克兰境内新建超过5,000公里的铁路,铁路技术水平亦得到很大提高。

20 世纪30年代末,乌克兰的工业产量相较于1913年已经增长了8倍,农业部门的集体化已经完成,98%的农村家庭和99.9%的可耕地成了集体资产。

第四,加强乌克兰苏维埃的党建工作。乌克兰共产党成立于1918年7月17日,是苏联共产党在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分支,创始人为老布尔什维克米科拉•斯克里普尼克。20 世纪20年代中期,乌克兰的总人口数不足3000万,其中乌克兰人占比80%,俄罗斯人不足10%,犹太人约占55%,但党员的族群构成不合比例。

1922 年在总计大约55万名乌克兰共产党中,俄罗斯人以53%的比例占据绝对多数,乌克兰党员占比不足24%。乌克兰本土的共产党员在数量上不足以保证苏维埃政权的稳定性。在乌克兰化的政策主导下,20世纪30年代初,乌克兰共产党员人数已经接近50万,其中60%是乌克兰裔。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乌克兰乃至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对乌克兰的版图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1939年9 月,苏军攻入波兰第二共和国东部,将西乌克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39年12月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土上新成立了以下几个州:沃伦州、德罗戈贝奇州、罗夫诺州、斯坦尼斯拉夫州和捷尔诺波尔州。

随着乌克兰国土的重新整合,苏联及其组成部分,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领土扩大了88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800万。1940年8月,将原属于罗马尼亚王国领土的北布科维纳和南比萨拉比亚的一部分并入乌克兰。

乌克兰的领土又增加了15万平方公里。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之后,乌克兰被纳粹德国占领,1943年7月 17日一1944年4月14日,红军逐步收回乌克兰。

1945年10月24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一个非独立国家和苏联及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一起加入联合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

苏联时期主导的一系列政策确实为苏联和乌克兰苏维埃的经济与工业化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农业集体化引发的抗争活动也明显增多,最终引发了30年代大饥荒这样的悲剧。

此外,在复杂的周边环境下,于1920 年末在加利西亚滋生了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UPA)以反纳粹、反苏联、反波兰,寻求乌克兰独立为宗旨,主要在西乌克兰进行反抗红军、德军的活动。

二战结束以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波兰政府展开了维斯瓦河行动,1949 年,乌克兰反抗军被正式解散,但残余势力直到1956年仍持续活动。

三、经济停滞、改革与乌克兰苏维埃的抗争运动

由于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使得苏联逐步走向衰亡,即使有后来者比如安德罗波夫的努力,使经济有所好转,但复杂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不到两年半时间内,克里姆林宫就三易其主,三位最高领导人相继去世。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的苏联,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特别是因内经济形势已经非常严峻。整个80年代苏联治下的乌克兰苏维埃停滞、改革与动荡并存。

首先是发生在乌克兰苏维埃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1986年4月26日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普里皮亚季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反应堆破裂事故。

该事故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据乌克兰官员称,1986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乌克兰1614个居民点、144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其中包括25万的儿童。共有350万公顷农田和150万公顷森林(占乌克兰领土面积的12%)需要清除放射性污染。

乌克兰民众普遍不满联盟中央不通过当地政府,不顾当地人民健康,兴建核电站和部署污染严重的工业,从而对苏共中央决策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其次是乌克兰东部工业区爆发持续的工人罢工。乌克兰东部地区长期以来都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自从1989年顿巴斯煤矿爆发工人罢工以来,形势急剧变化。特别是1991年长时间的煤矿工人罢工,从经济要求发展到提出反对共产党领导和要求苏联领导人下台的政治诉求,不仅加剧了经济困难,而且造成了政局和社会动荡。

第三,随着苏联开始崩溃,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加剧了种族冲突。社会和经济差异以及种族差异造成群体内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群体之间的歧视。特别是关于领土边界的争端一直是经历政治过渡和动荡的国家之间冲突的根源。

领土冲突可能涉及若干不同的问题:已经分离的族裔群体的统一, 对经历强迫驱逐的人恢复领土权利,以及恢复在苏维埃时代任意改变的边界。

领土争端仍然是重要的争议点,因为少数群体一贯反对选举结果并寻求自治和自决。除了领土争端和冲突的结构性原因之外,苏维埃和前苏联时代的遗产以及实际社会政治变化的突然性导致了整个地区的冲突。

随着每个群体都经历了戏剧性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民主化,民族主义和种族间冲突激增。总体而言,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十五个独立国家面临着不确定的身份,有争议的边界,少数民族权益以及俄罗斯霸权所带来的问题。

第四,农业的持续衰退成为导致市场供应急剧紧张。苏联的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1982年农业领域连续4年下降。

这种趋势并未随着新的领导人上台和新的改革政策出台有所好转,反而是每况愈下。从1983年到1985年,没有一年的产量达到苏共中央十一五规划中预期的年产量24亿吨的指标。

农业衰退,对苏联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也在不断扩大:迫使苏联大量进口食品和食品原料,这类产品在1983-1985 年分别占苏联进口总额的20.5%、22.5%和21.5%,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也使得市场供应更加紧张,而素有“欧洲粮仓”美誉的乌克兰,是苏联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产出下降,更是严重影响到居民和农业从业人员就业与生活。

随着社会动荡的不断加剧,当时苏联社会与广大群众对苏共的信任程度大大下降,甚至对苏联长期以来存在的官僚主义体制已经十分厌恶了。

1989 年以后,乌克兰共产党的威望和影响不断下降,但仍然是执政党。“819”事件后,乌克兰政治局势发生突变。

8月24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召开会议,会场内外斗争激烈,场外发生大规模的群众示威,场内反对派议员发难,对乌克兰共产党议员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乌克兰领导人和议会主席克拉夫丘克宣布退出苏共中央和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及政治局。接着,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于当天宣布乌克兰独立。

8月30日,克拉夫丘克领导下的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又通过禁止乌克兰共产党的命令。克拉夫丘克成了领导乌克兰“独立运动”的带头人。

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最高苏维埃通过主权宣言,宣称乌克兰宪法与法律高于全联盟法律;乌克兰是本国自然资源的自有支配者;乌克兰有权建立自己的武装部队:独立后成为永久中立国,不参加军事集团;建立本国的财政、税收和货币体系:拥有广泛的外交权,包括与外因直接建立关系,在国际组织中自行处理本国事务等。

经过70年的发展,在计划经济和中集权体制的运行下,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的经济、教育、居民收入、医疗条件都得到显著的发展与改善,这些成绩应当予以肯定。

因此,尽管在过去和将来这些差距对于族群之间、已经独立的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仍然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很显然,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距(即族群分层)并不是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原因。

而且,1991 年3月17日,在苏联对于“是否要保留苏联”这个问题的全民公投中,乌克兰民众投赞成票占70%以上。

由此可见,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公有制的改变导致苏联解体并激发民族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也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国家机器,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选择的嫁接西方民主制度的方式进行激进的自上而下的改良以符合欧洲标准。

结果是,苏联体制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新生的自由选举制度遮蔽下瓜分乌克兰财富, 从而使得新独立的乌克兰统治集团失去了民众支持的权力来源。

乌克兰作为东欧地区面积和人口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家,位于转型中的俄罗斯与民主的欧洲之间,在2004年末的橙色革命和乌克兰危机之后,乌克兰始终未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政权,使国家走向民主。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