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明珠城市)

春风扶柳,绿树成阴,麦田无际,果园连连。谷雨过后,行走在黄河两岸滨州段,犹如穿行于麦浪和林果园之间,一边是滔滔黄河水,一边是林茂粮丰的北国江南。

滨州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明珠城市)(1)

滨州作为黄河下游一座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黄河给了滨州生命和动力,滨州人也格外爱护这条母亲河。进入新时期,滨州提出打造黄河流域“明珠城市”的目标,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使命、新任务。

滨州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明珠城市)(2)

说滨州黄河胜似北国江南,一点不过。以惠民县大年陈镇为例,拥有18公里黄河岸线,全镇6.8万亩土地,其中果园就占3万多亩,全镇林木覆盖率55%以上。当地“惠红”牌红富士苹果和“惠蜜”牌蜜桃双双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惠民蜜桃2018年通过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当地农民也因林果业增收致富。该镇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蜜桃之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美丽乡镇”、“山东省绿化示范乡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等。

滨州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明珠城市)(3)

林果多,果品深加工自然发达起来。大年陈镇现已建立了以虎生果蔬、先锋果蔬、钰豪果蔬、亚虎果蔬等为龙头的果品贮藏基地,年销售量40000吨,与中东、印度、泰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业务,年出口水果量达7000余吨。

黄河北岸的惠民县清河镇同样果蔬飘香,不少农民以果为业。4月25日,在黄河大堤,记者看到,果农们正在给果树浇水。附近辛店镇先锋郭村的郭本亭在黄河淤背区承包了40亩黄金梨园,年收入在30万以上。“我是靠果树发的家,已种了11年了。今年受疫情影响,运不出去,坏了不少。”郭本亭说。

有水就有渔。博兴县乔庄镇北临黄河,是国内著名的白对虾之乡。放眼望去,成方连片的池塘,星罗棋布、阡陌纵横,蓝天白云下,构成一副独特的风景画。

水、林、果、渔样样齐备,黄河旅游风情带拂面而来。

在大年陈镇,记者参观了渔家乐垂钓园、黄河风情园、黄河鱼馆等景点和观光农业项目。近年来,镇上举办桃花旅游节和赛桃会活动,努力打造“品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业。张旺庄村和崔常村被省旅游局命名为“省级旅游特色村”。

崔常新村养殖黄河鲤鱼和雪莲藕150亩,每天前来垂钓的游客络绎不绝,仅此一项,户均增收1200元。大年陈镇万亩桃园成为孙子文化旅游景区及滨州市自驾生态游景点。

而在滨城区黄河滩区,十里荷塘蔚为壮观,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黄河步道依河而建,水林之间,美轮美奂。

铺草皮、植花草;接电源、安装地灯、彩灯……4月22日,在黄河北岸滨城区市西街道小街村北侧的黄河生态园建设现场,200余名工人正在加紧施工。

黄河生态园计划赶在“五一”前开放。是滨城区继2017年建成开放十里荷塘景区后,对黄河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后增加的一处新景,成为滨州黄河生态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滨城区提前谋划,加快沿黄生态保护建设,目前已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亿元。重点打造了1200亩的十里荷塘景区,累计吸引游客40余万人次;40余公里的沿黄车行道和骑行绿道已全线贯通。对滩区内7个村居进行外迁,18个村居按照一村一品、各具特色的要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粮林果蔬”四个万亩片区初具规模,叫响“滨城黄河岸,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8家,农业园区28家,沿黄生态经济带将成为引领全区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 “新样板”。

黄河流经滨州94公里,与城市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秉承“保护优先、绿色开发”原则,在沿黄开发和建设布局上始终把生态效益作为前置条件,利用“河宽滩大、风情秀美、宜居宜游”的生态特色,打造“蒲城水乡、秀林虾塘、九曲玉带、千里画卷”的美丽景象。

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擦亮黄河文化特色品牌,黄河生态修复建设坚持“以绿为底、以水为脉、以人为本、以文为魂”的规划思路,把提升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目标,让黄河风情带集生产生活、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凸现黄河元素、讲好黄河故事、弘扬黄河文化,展现“城市亲近黄河、黄河融入城市”特色魅力,打造以水润城、以水兴市,城市与黄河相得益彰、共生共荣,富有现代气息、独具滨州特色的靓丽名片。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剑桥 通讯员 王 军 李荣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