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的由来简介(扒一扒太原的地名由来)

逛街时路牌林立,大家看熟看惯太原的路名、街名、巷名、建筑名,有没有人对太原各地命名的来源产生好奇呢?追根溯源,从名字中了解太原历史,现将太原地名由来的说法整理成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绍太原的历史文化。

太原的由来简介(扒一扒太原的地名由来)(1)

杏花岭

杏花岭原先是明朝太原城内晋王王府的私家花园,载有大量杏树且地势较高,故得名杏 花岭。日军占领太原后,砍伐所有杏树,开辟成空地作为操场练兵,解放后,利用原先操场 修建成杏花岭体育场,现在已成为住宅区。所以杏花岭以杏花为名,却无杏花杏树。位于杏花岭区东缉虎营山西省政协院内的傅公祠。

小店

小店原是太原古镇之一。处宋太原府南官道与平晋城西官道交叉处,因集市繁荣,商贾 设店,故得名。

太原的由来简介(扒一扒太原的地名由来)(2)

尖草坪

此处原来是太原城北面的荒地,多生野草,据说叫菅草,即草菅人命的的那个菅草,由 于是生僻字,人们误传成尖草,所以就管这一带为尖草坪,太钢70年前开发此地建设工厂, 宿舍,渐渐繁荣起来。

太原的由来简介(扒一扒太原的地名由来)(3)

迎泽

明万历〈太原府志〉里有当时的太原城平面图,太原两个南门分别名为迎泽,承恩(合 称是承迎天子恩泽之意),大约就是现在的迎泽公园一带,南门是正门,是迎接皇帝的诏书 ,钦差之类的门。太原的两座南城们迎泽、承恩之名来自于一首古老的民歌《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 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这首相传是舜帝时代歌颂南风造福于运 城盐池人民的民歌,大意是说世间万物都承迎南风的恩泽。于是,两座南门分别被命名为迎 泽门和承恩门。

太原的由来简介(扒一扒太原的地名由来)(4)

万柏林

万柏林得名于阎锡山的坟墓,他在太原时就想死后埋在那里,他小名万喜子,所以有个 万字,他字柏川,所以有柏字。因为帝王坟墓叫陵,圣人的叫林,官员的叫墓,百姓的叫坟 ,而他自认为是山西在关公之后的又一个圣人,所以有个林字,合起来就是万柏林。基本跟 柏树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坟地肯定有松柏的。因为他1949年后去了台湾,实际坟地就没有建。另一说法,有人对阎锡山说:太原汾河西畔的西北隅,属阴阳八卦中的“乾”方。此处 ,背负吕梁山脉的云中山系,后土广袤;面临滚滚北去的汾河之水,财源不竭,是一块极好 的阴宅宝地。惟感不足的是地表林木稀疏,不过用人工去种植也绝非难事。这一席话说得阎 氏神感心受,于是便决定在这里广植柏树,必达万棵,以备将来辟建陵园,并先取其名曰“ 万柏陵”。后阎氏败亡,而居住在这一带地区的父老乡亲们,遂将万柏陵中的“陵”字,以 其谐音的“林”字换而代之,更其名为“万柏林”。

大、小王村

村东有明颖国公傅友德墓,俗称王墓,故名王村。傅墓丘大于小王村的坟墓,称大王村 ,后出现小王村。

后王村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原名沟子里村。民国初年,由于该村与小王村均属大王村 管辖,而且该村建于大、小王村之后,故名后王村。

前、后北屯

清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载名前北屯村。据传:明朱元璋在位时,在此实行驻军屯 田政策。军队分驻南北两部分,称南北两屯,北屯分为两个自然村,按方位名分前、后北屯 。

北营

公元979年宋太宗毁灭晋阳城,另筑平晋城。在平晋城周围有九营十八寨做防御,北营就 是其中的北部营盘。

大营盘

大营盘是因为民国初年阎锡山修建兵营在此(旧址在今**总队),故名大营盘。二营盘是日军占领太原期间修建的军营,后来阎锡山在此驻扎骑兵部队,三营盘的原因 同二营盘,只是按顺序称呼。

老军营

是原先驻守在太原南门外的守城士兵的军营,因为后来有了新的军营(大营盘), 所以称原来的为老军营。

义井

据清《太原县志》记载:元朝有个女孩叫武管婴,十七岁,至正年间躲避兵荒,她的父 亲被抓了,她便去相救,愿意用自己代替父亲,等父亲释放后,女孩说:我有金子藏在井边 。众士兵掘井果然得到金子,争相夺取,女孩便趁乱投井而死。后人为了纪念义女,就把此 井叫义女井,简称义井,后来成为了村名,街道名。另一说法,义井街因义井村而名。义井--据清《太原县志》记载,今义井村南有“三角 城”又名“徒入城”,亦称“提胡城”,“春秋时为赵子拘禁罪犯之所”。传说在“徒入城 ”内有一眼八角琉璃井,象似玉色。古称玉井,后人因“玉”,“义”,两字尾音相同,呼 名义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