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防护解析(牛车实验室盘点)
[资讯-牛车网]
在实验拆解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注重前后防护结构的完整度。但通过对比,大部分车型的后部防护结构都要明显差于前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后部撞击的几率和伤害程度要低于前部,另一方面则是厂家有意节省成本。那么今天牛车实验室就带大家盘点一下我们2019年拆解的全部车型,它们的前后防护结构各有什么差别。
1.吉利缤越
缤越前部防护结构采用钢制结构,最外层为拼接焊连接,金属杠体侧面呈“弓字形”吸能结构。缓冲泡沫块设计比较隐蔽,位于保险杠皮内,对于低速碰撞能够起到保护车体外观的作用。
金属防撞杠后部设计了吸能盒,仅有溃缩点并无压溃诱导槽,明显缩减成本。杠体采用8颗螺栓与后部纵梁相连,便于维修更换。前部线束由波纹管防护到位,但走线位置位于吸能盒区域,碰撞时易受到损伤。
缤越后部防撞钢梁较为单薄,虽然侧面呈弓字形结构,但并无内层构造。杠体与车身通过螺栓相连,严谨的来说,连接件并非传统的吸能盒结构,而是单薄的钢片材料。因为相关国标并未规定车辆必须安装后防撞梁,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很多厂商就取消了后防撞梁。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曝光,无后防撞梁的车型已经“令人发指”,厂商只得把缩减成本的对象转移到吸能盒上。
由于吸能盒的缺失,导致后部碰撞时撞击力度无法被传导至纵梁而分散。此外,后部也没有缓冲泡沫块,所以低速状态下的后部车身自我防护也并不能让人满意。
结构点评:缤越前脸设置了泡沫缓冲 防撞梁 吸能盒的结构,勉强符合这个级别的车型要求。但后部的防护结构缩水比较严重,没有泡沫缓冲,也没有吸能结构。可以说后部的防撞钢梁有些为了设计而设计的感觉,作用不是很大,前后差距比较悬殊。
2.领克03
领克03前防撞梁为铝合金材质且侧面呈口字型,吸能效果好。吸能泡沫层位于杠皮蒙皮内,前部没有设计行人腿部防护梁。
杠皮内还设计了气压传感器,遇到行人碰撞事故时可激活机舱盖向上弹起功能,减少伤害。
铝合金吸能盒呈类蜂窝状,提升了吸能效果,但没有设计压溃诱导槽仅有溃缩点。
领克03后部防撞梁为钢制,正面冲压出大面积吸能凹槽。杠体中间宽两端窄,是常见的规格。
后部并无设计泡沫吸能层。后杠吸能盒仅有一道压溃诱导槽,但设计了多个压溃点,可以起到相似的溃缩作用。后杠体两端均为三颗螺栓连接,虽无伤大雅但的确节约了微小成本。
结构点评:同样是吉利制造,领克03则要比缤越高了好几个台阶,确实有“高端品牌”应有的样子。领克03的前部防护结构不仅完整,并且还配备了保护行人的气压传感器,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激活机盖弹起功能,保护行人。要知道这样一套机构的成本可并不便宜,这在一款国产紧凑型轿车中属于绝对的越级配置。后部防护结构虽不及前部,但也是不错的水平,除了没有泡沫缓冲,金属防撞梁和吸能盒都没有缺席。
3.东风·悦达起亚智跑
起亚智跑前部主防护结构由金属杠体和泡沫缓冲层构成,防撞杠侧面呈半口字形状,后部吸能盒带有凹坑状压溃诱导槽。
智跑前部无副防撞梁,也没有设计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前部出现的线束基本都采用波纹管防护。泡沫缓冲层位于杠皮内侧,贴合比较紧密。假设出现碰撞事故,比如“智跑追尾名爵HS”里面那种碰撞,显然智跑前部损伤不小,否则车主也不会发飙。因为没有金属的副防撞梁,所以前脸肯定伤的重。要是更加高速一些的碰撞,很可能连水箱都会撞坏,维修时间和成本都直线上升。
起亚智跑后部防护结构让人颇感意外,防撞梁居然采用了早已淘汰的树脂材料,这也使得其后部防护成为了整车安全的一大硬伤。树脂材料类似于高档塑料,其强度无法与金属材料相提并论,几乎形同虚设的树脂杠的确不令人满意。至于吸能盒和杠体纵向吸能结构,就更是无从谈起了。
结构点评:智跑的前部防护结构好像一名参加过应试教育的考生,泡沫缓冲 防撞梁 吸能盒一应俱全,设计得一板一眼,没有明显缺点,也没有明显亮点。但后部的防护让人瞠目结舌,只是用一层树脂材料进行填充,毫无任何金属防护。这样即便是低速轻微碰撞,也很可能伤害车身结构。根据其如此节省的做工,再结合低廉的售价,二者的关系也很容易联想了。
4.上汽名爵HS
名爵HS前部主防护结构由金属防撞杠体和附加镂空吸能金属层(副防撞梁)构成,此设计可以说并不常见。由于附属结构的存在,也就无需缓冲泡沫层了。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名爵HS的技术水准、制造工艺以及对安全的考量达到领先水准。还是拿上面的假设性事故举例,如果名爵HS前部追尾其他车辆,理论上由于副防撞梁的作用,中低速下,车自身损毁不会太严重,二级缓冲层先行吸收了大部分碰撞能量,既保护了车头也保护了前部水箱,避免事故蔓延。
防撞梁后方吸能盒带有凸起状压溃诱导槽,且纵横两面均有设计。副防撞梁焊接与主梁之上,二者结合后侧面呈近似口字型。此外,前部出现的线束采用波纹管防护。
名爵HS后部防撞梁为金属材料,侧面呈弓形吸能结构,后方吸能盒带有压溃诱导槽。杠体采用8颗螺丝与后部车身相连,碰撞后维修更换比较方便。倒车雷达线束位于杠体边缘,保护比较周到。此外,后部涂胶规整,且喷涂了与车身同色的油漆。
结构点评:名爵HS的前部防护结构基本勉强让人满意,只是缺少泡沫缓冲层,金属防撞梁和吸能盒都有配备。泡沫缓冲层只是应对低速碰撞,即便缺少,也不会影响车身整体安全性,只是在轻微碰撞时,更换保险杠的几率更大而已。后部防护结构看起来都有配备,不过防撞钢梁仅为一层弓形结构,虽然设置了吸能盒,但吸能效果仍然欠佳。
5.华晨宝马3系
新3系的前部防护结构看上去还是有点复杂,但是设计得很有逻辑,可以说是错落有致,有条不紊。这个加强杆共有4根,采用铝合金材料,形成了一个近似于菱形的视觉效果。在发生前部碰撞时,如果是比较低速的情况,这个支架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水箱。图中的泡沫缓冲层位于主防撞梁上面,也是应对低速碰撞用的,能够给杠皮一定支撑。
取下这个泡沫层之后,可以看到宽大的铝合金主防撞梁。铝合金材料的成本比钢铁高不少,质量轻,吸能效果好,所以低端车型为了控制成本,基本不会采用。铝合金的优势还有轻量化,新3系前部采用大量铝合金材料,包括主防撞梁、吸能盒、副防撞梁、水箱加强杆,整体比使用全钢材料要轻很多,保守估计也有几十斤。
宝马新3系配备了主动弹起式机舱盖,这套保护系统的触发装置,就是隐藏在前保险杠内的橡胶气管 两端的压力传感器,整套装置设计比较合理,比普通的加速度传感器要精密,降低了误报率。不过一旦触发后机器盖弹起,这维修成本动辄上万元且维修周期长。虽然有保险买单,可是耽误用车的同时也有可能让第二年的保费上涨,就显得有点得不偿失了。
此外,新3系还在车头两角处设计了特殊的金属加强框,材料为钢制。一般来说,车头两角处是雾灯、玻璃水壶、甚至是ABS泵的位置,宝马新3系专门设计了这组金属结构后,玻璃水壶被移到了右侧翼子板内。应该说,这组加强框很必要,提升了车前部25%-45%碰撞时的安全性,大部分车型这里都是薄弱点,新3系这个设计在上一代是没有的。
最后要说的是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也可以叫做前部副防撞梁,还有的厂家称其为行人防护钢梁。总之,就是在碰撞时,弥补主防撞梁的不足。如果是撞击到行人,该装置可以碰到行人的腿部,并将行人弹起到机器盖上,虽然听上去也很惨,但是总比卷入车底下要好吧。
通过前文我们都了解了其前部防护大量应用了铝合金材料,不过后部就没那么幸运了。乍一看新3系的尾部怎么这么一大片黑乎乎的覆盖物呢?细看就能发现,基本都是树脂(高级塑料)外壳,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其实主要作用是杠皮的支撑架,起到固定的作用。所以后杠皮能够严丝合缝的禁锢在车身外表。如果是低速的碰撞事故,其实这种框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此外,我们从正后方可以看到,防撞梁的宽度很广,对尾部两端的防护比较好。
钢制的主防撞梁在树脂外壳里面,由于都是黑色的,不是特别直观。放大后可见,钢梁为开放式冲压件,不是更好一些的闭合焊接件。而后面的黑色立方体,就是吸能盒。吸能盒设计了压溃诱导槽,而且是四边都有,上下两面是凸起,左右两面是凹槽,碰撞时吸能溃缩效果会不错。
结构点评:作为2019年拆解的唯一一款豪华品牌车型,宝马3系确实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前部防护结构格外完整,泡沫缓冲 铝合金防撞梁 斜置加强块 副防撞梁 气压传感器 吸能盒,能配备的几乎都配备了,材料也是比较上等的。来到后部,虽然不及前部,但缓冲层 防撞梁 吸能盒的结构也足够完美,并且防撞梁尺寸较大,防护面积更为宽广。
6.广汽丰田雷凌
全新换代雷凌的前部防护结构设计有点出乎预料,弓形铝合金主防撞梁 缓冲泡沫 双宽度吸能盒 行人防卷入钢梁,如此设计超越了很多同价位产品。铝合金成本高,吸能效果好,而超宽的吸能盒更是增强了前部碰撞时的溃缩能力,保护行人降低伤亡。
吸能盒上方带有压溃诱导槽,而侧面并无此设计。主杠体和行人钢梁都是螺栓固定,碰撞后便于维修更换。在紧凑级家轿中,我们此前仅见过本田思域配有类似的双吸能盒结构,无疑是成本较高,碰撞吸能效果更好。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头部区域占用空间大且重量略微增加,且影响周边线束布局,不过还是利大于弊。
雷凌的后部防护结构就很让人咋舌了,既没有二级缓冲泡沫,也没有用心设计吸能结构,仅仅是钢板冲压件上简单设计了一个凹槽。侧面结构上,也没有使用多层叠加钢板或者是异形内构。后部简单到连常见的线束都没有出现,也没有卡扣,没有什么多余的零部件,很少有车能够达到如此境界。
我们不得不说,雷凌后杠所谓的“吸能盒结构”,其实就是主防撞梁和白车身的金属连接件,只能是勉强称之为吸能盒。因为真否定的话,毕竟碰撞时这个连接件是率先牺牲的,你也无法判断它完全不吸能,的确有点让人为难了。
结构点评:雷凌的前部防护结构比较优异,泡沫缓冲 铝合金防撞梁 副防撞梁 吸能盒,在紧凑级车中几乎是满分的配置。而后部则相差较多,不仅没有泡沫缓冲层,防撞梁也比较单薄,吸能盒仅为一个框架,无任何压溃诱导和加强结构,有一些摆摆样子的感觉。
7.东风日产轩逸
拆开前脸的外皮,露出基本结构。最上面的是防撞梁的缓冲层,和常见的泡沫不同,轩逸使用了塑胶材料,效果上和泡沫近似。而下面的副防撞梁(也就是行人腿部防卷入装置)上也覆盖了一层缓冲层,材料是泡沫。
吸能盒结构是配合防撞梁,在发生碰撞时吸收分散能量用的,而为了更好的吸能,一般还会设计吸能盒压溃诱导槽,也就是在吸能盒上“开凹槽”,这样可以在槽内使得撞击力度更好的被分散。很遗憾,我们在轩逸的前部吸能盒上未见到压溃诱导槽。
轩逸的后部防撞梁结构相对前部来说,就显得很简单了。只有一个主防撞梁,上面覆盖了一层缓冲泡沫层。
后防撞梁的吸能构造,也是和前防撞梁一样的弓形结构,同样,其后部吸能盒也没有设计压溃诱导槽,碰撞吸能效果会大打折扣。
结构点评:轩逸的前部防护结构为泡沫缓冲 防撞钢梁 副防撞梁 吸能盒,只是在主梁材料方面逊色于雷凌,其余几乎是相同的水平。来到后部,轩逸的防护结构则更加占优,弓形防撞梁兼顾了吸能效果,并且也配有吸能盒。不过轩逸前后的整体问题是吸能盒都没有压溃诱导槽,一定程度上影响撞击后的吸能效果,需要在细节方面予以提升。
全文总结: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越来越关注汽车结构本身,而厂家也更加注重汽车安全。以上这些车型在前部防护结构方面做得都比较到位,已经没有了严重的缺陷。不过这些车型不约而同的都是虎头蛇尾的设计,后部防护结构明显逊色于前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起亚智跑是唯一一款后部没有防撞钢梁的车型,在此特别提出批评,简直将偷工减料发挥到了极致,甚至连样子都不想装装。虽然所有车型都是后部次于前部,但这并不代表就是一种正确的做法。因为安全永无止境,没有车能够做到最安全,只有不断地加强。因此我们也呼吁各个厂家能够持续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在追求靓丽的设计和丰富的配置之余,更加注重车辆的安全结构,真正做到安全为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