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一生简介(一朝名将却没有个完整的结局)
公元887年,随着部将毕师铎等人的叛乱,那个曾经辉煌半生,对大唐有定鼎之功,后半生却因为面对黄巢草军而龟缩不出,让其从容渡江,导致洛阳、长安两京失守,且之后更是对朝廷之命阳奉阴违,有割据东南之重大嫌疑的一代名将黯然收场,一切随着其逝去,却并没有完结。
高骈的祖父是南平郡王,他的家族世代为皇帝效忠,都是做禁军将领。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对他影响很大,从小高骈便严谨沉稳、热爱学习。他不仅学习与军事相关的知识查看兵书,还特别喜欢文学,经常和各种文人交往谈论文学作品。这也为他后来成为晚唐著名诗人奠定了基础。也因为他的学识,长大后他便受到了关注,他的军事生涯从宦官的重用开始。
861年南诏国(738年—902年,控制云贵高原,)攻陷邕州(今南宁)。862年进攻安南(今越南),当时岭南西道(邕州为中心)蔡京、岭南东道(广州为中心)韦宙两道兵都不能抵制南诏的进攻。863年南诏攻下交趾(今越南北部),岭南两道情势危急。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黄巢率十万大军渡淮河,出淮南,转攻浙西。为了守住浙西,唐廷急调荆南节度使高骈出任浙西节度使。高骈在中国历史上更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边塞诗人、书法家,而在政治史中的高骈则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风雨飘摇中的大唐战神,故而有人说唐朝末年"言勋臣有文者,(高)骈其首焉。"
从这以后,高骈开始走向人生巅峰。他靠着战场上的勇猛无畏和深谋远虑,在唐帝国的军队中,站稳了脚跟。他前面的人生太顺利了,数十年征战沙场,屡建功勋,任职一方节度使,俨然成了土皇帝。人生到了这样的地步,高骈在仕途上已没有太大的追求了。高骈没有战斗欲望,却依然想要保留自己的荣誉,因此,面对着一些流言蜚语,他表现的并不淡定。而归根到底,高骈不是被小人之言蛊惑,而是被盛名所累。
当高骈开始珍惜自己的光环,爱惜自己的羽毛,高骈真的老了,古语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高骈显然,不像年轻时候那样一门心思建功立业,他放不下太多东西。而更让人惋惜的是,高骈放不下的那些荣耀和光环,最终还是彻底失去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