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

引言

以中世纪的、主要以大教堂和修道院学校为主的拉丁学校为基础,在17至18世纪出现了中级学校或较高级学校。在新教区域和帝国城市中,城市贵族议事会在承担学校领导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相应地,在天主教区域内,修士团,特别是耶稣会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在大多数新教区域内,早在16世纪就有拉丁学校。这些学校主要的还不是人文主义一资产阶级教育理想的产物。相反,这类学校与神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法兰肯新教地区的差不多所有的学校法规、法令及文件都贯穿这样的准则“Schola verbi diviniminister”,即学校为圣言服务。

新教区域内的拉丁学校和高级文科中学

以帝国城市纽伦堡为例。在这里,除了三所拉丁学校一分别设在圣塞巴尔特、圣罗伦茨和诺恩·施佩塔尔——以外,1526年还建立了一所高级文科中学,其级别介于拉丁学校和大学之间。这是法兰肯地区的第一所新教的文科中学。罗兰·屈恩强调说,这种新型中学,或称高级中学或高级文科中学,比经院哲学规范下的拉丁学校要求更高,因为数学在这里规定为教学课目。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1)

▲纽伦堡风景

梅兰希顿文科中学就是这样一所新型学校;它曾被迁往阿尔特多夫五十余年,1633年再次回到纽伦堡。1642年,这所高级中学得到了 Auditorium Magnum,就是说有权举行类似于在大学中进行的讲座。一直到1806年以前该校都拥有这种权力。由此,除了阿尔特多夫大学以外,这所高级文科中学成为纽伦堡教育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重点学校。当然,这所学校只招收很少一部分儿童。

对于教育来说,由三个年级组成的拉丁学校也很重要。首先,孩子们要通过阅读练习背诵天主经、教义信条和摩西十诫。如果他们能够熟练地背出,就上升到二年级。二年级的课程是加图格言和所罗门的拉丁文箴言。这是为三年级的课程作准备。到了三年级,学生们要学习泰伦斯、伊索、奥维德并再一次学习所罗门的箴言。1560-1561年制定的课程表一直使用了200年。某些学校,如罗滕堡温茨海姆甚至有四个年级。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2)

▲摩西十诫

海尔斯布隆的贵族学校是个有影响的典型,因为这里的教会文件宣布,修道院要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招收穷人的孩子入学。安斯巴赫的拉丁学校也很有名,它也有三个年级。1737年,在加洛林伊路斯特勒城举行了一所高级文科中学的开学典礼。还有,波茨坦的城市学校,即克莱斯特准备其大学学习的那所学校,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鲁道夫·克莱宁格的关于维斯玛(麦克伦堡)城市学校史的研究遗著,描述了这所新教区域内城市学校的详细情况。该校具有强烈的宗教目的,要学习和背诵多种祈祷文,如每个星期一的早晨7点到8点要进行早祷等。在1735年的课程表上列有宗教、拉丁文、逻辑学、修辞学、希腊文、音乐、阅读课、算术、写作课,1735年以后又加上了历史、地理和德文课。

天主教区域与帝国城市的中学

天主教的中学由修会主持,一部分由本尼狄克修会,另一部分由耶稣会主持,在笔者看来,后者具有特殊意义。本尼狄克修会的教学活动,其目的部分地限于自身的延续,即培养新修士。虽然如此,一般说来德意志南部的修道院,例如奥托博伊伦和伊尔泽等帝国修道院、菲森高级修院和巴伐利亚的多瑙沃尔特、本尼狄克特博伊伦、埃塔尔和泰根湖等修道院,都为普通民众敞开中学的大门,形成当地民众的学习中心。奥托博伊伦中学具有典型意义。它的课程包括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伦理学、物理学、天文学、音乐、地理学、算术和宇宙结构学,见习修士与世俗学生一起学习。18世纪行将结束时,奥托博伊伦有两百余名在校学生。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3)

▲罗马耶稣会教堂

耶稣会在天主教中学教育中起了中心作用。修会组织保证会士的经费。在修会的支持下,会士们能够免费维持会士和学生的学习。当时,在17世纪拉丁学校出现萧条的时候,耶稣会的高级文科中学出现繁荣。甚至在教派等位的帝国城市奥格斯堡,有一所耶稣会中学在富格尔基金会的支持下非常兴旺。这里的新教圣安娜文科中学声望也很高。奥格斯堡耶稣会中学有六个年级,并设有女子中学,开学以后很快就有学生300名。

在16及17世纪,耶稣会中学被认为相当现代、富有成效和吸引人,因此学生趋之若鹜。部分情况下甚至有新教的学生前来就读,虽然在神甫的影响下他们常常会改变信仰。到18世纪晚期,因为耶稣会学校基本上仍然以“学习法规”(Ratio studiorum)为基础,所以失去了吸引力。

早在耶稣会主导天主教各领的学校教育时期,就出现了以启蒙思想家为主的对耶稣会教育方法的激烈批评。首先,在教育方法上批评其坚持用所谓口述方法和强调死记硬背;因为在耶稣会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法规”,采用填鸭式地硬灌语法材料和修辞学及散文法则的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当时,在新教高级文科中学中也强调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启蒙运动者将此看成为古旧过时。他们谴责耶稣会的学校制度“在年轻人的头脑里塞满了纯粹的机械法则,而不是使他们自己感知事务,并实际上能够理解”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4)

▲启蒙运动时期油画

不仅教学方法,而且教学内容也受到批评。启蒙思想家认为并强调,耶稣会士在科学研究方面落后于新教信徒。例如,他们谴责拉丁文占了过大的比重而损伤德语。同时还谴责历史学科的缺乏和数学及自然科学科目的不足。对此,温弗里德·米勒写道:“有关人文学科的课程放弃了,代之以拉丁文,忽略母语的习练,这些在耶稣会学校里是不争的事实。数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情况与人文学科几乎没有区别。据‘学习法规’证明,在高级文科中学里完全没有设置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并且,比较而言在‘哲学学期’也只是处在边缘地位。”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5)

▲马丁·路德在维腾堡教堂门前

在这个方面,新教的学校和高等学校,以及本尼狄克学校更活跃一些,并按当时的观念更现代一些。耶稣会,其教育目的首先是使学生敬畏上帝,具有基督的美德,因此有意识地将世俗知识在有利于人性(Humaniora)的前提下增加进来。这一点也受到批评,因为在启蒙主义的观念中,有关现代的、实际性的教学内容的目的应该是促进经济和技术的进步。

除此之外,耶稣会的实际活动也受到批评。首当其冲的是高级文科中学教师的频繁更换。因为这个修会在原则上极为经常地变换会士的工作地点,神父们每几年就要换一个地方,就是说,到另外一所中学。在大的修会省中,会士要到不同的地区和城市做另外的事情,或者到异域传教。另外,针对该修会在选择其教授和教师方面的广泛自主,也被批评者看出国家及国家教会对它的影响太小这一弊端。

最后,启蒙思想家的批评还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即耶稣会的施教不收任何费用。16世纪的“学习法规”中明确规定,每一个人都可以听课,无论是有产者还是穷人。这种直到包括依附雇工子女的社会容括性致使一个班的学生甚至多达百人,并引起一种大学生过剩现象。启蒙思想家,如约翰·亚当·冯·伊克施塔特或约瑟夫·冯·索南费尔斯曾提出警示,说非生产性的噬食职业(如管理、祈祷、授课)将比生产性的养食阶层(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繁殖得迅速。因此,启蒙思想家们严厉地提出限制学校招生。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6)

▲普通市民油画形象

他们想把那些因为经济或社会的原因,如果不是耶稣会或其他教会机构的促使便上不起学的人,排除在高级文科中学或大学之外。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农民或手工业者的子女应远离大学,以便使他们滞守其生产性的养食地位。

1773年7月21日,教皇克里门特十四世在各方(主要来自于凡尔赛和马德里波旁宫廷和葡萄牙王室对耶稣会的围攻)的压力下,宣布解散这个已经在许多国家遭到禁止的修会。这意味着该修会已经在天主教的帝国区域、在教育领域内经历了一个重要阶段。那些对耶稣会在整体上高度评价的教会诸侯对教皇的解散令表示愤怒,并极尽拖延之能事,使大多数会士继续工作。而大多数国家的世俗政权很快将此令落实到行动。但是,有些地方,如巴伐利亚选侯国,准耶稣会还在继续活动;类似情况在1781年占有三分之二。

神圣罗马帝国巅峰版图面积(神圣罗马帝国时期)(7)

▲正在布道的神父

当时在所有反对耶稣会的活动中,都不是故意地对待大多数神父,而只是对某几位。其中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即财产状况:如此多的教会外教师完全没有收入,并且没有足够的学生来源。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即努力培养起一个独立于教会、只对国家负有义务的教师阶层

1781年选帝侯卡尔·提奥多尔曾颁布法令,宣布在普法尔茨-巴伐利亚的所有教学机构中清除耶稣会士;因为他们还从1773年解散了的耶稣会的财产中获取食宿费用。但是,选帝侯需要这份大约有740万古尔登的财产,加上一笔每年约15万佛罗琳的收益建设一个巴伐利亚马蒂泽修士团;因为他急需能够获利的资金以便支付其嫡亲儿子和宫廷贵族的费用。

迄今为止,学校教育是借助于耶稣会的财产获得有力的支撑,此后必须寻找新的发展基础。在这种形势下,卡尔·提奥多尔有一个想法,即由巴伐利亚的高级修道院(包括本尼狄克修院、西斯特琴泽修院、奥古斯丁教堂男子修院及普莱蒙斯特莱修院)接管教育事务。修道院同时承担教育费用。但选帝侯还是要求监督学校,并要求规定教学计划

参考资料:

Zimmermann,Anfänge, S. 32-35; Schaaf,Schule,S. 78-87;ders.,Lehrerbildung, S. 50,108-110.

Francois,Volksbildung,S. 284 f.; ders., Alphabetisierung und Lesefähigkeit in Frankreich und Deutschland um 1800. In: Berding,Helmut /Fran-cois,Etienne / Ullmann,Hans-Peter (Hg.): Deutschland und Frankreich im Zeitalter der Französischen Revolution. Frankfurt a. M. 1989,S. 409-425,hier,S. 409 f..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