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

41年前的今天,即公元1980年1月12日,湖南岳阳陵矶渔业生产队在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口意外捕获一头体长1.43米,体重36.5千克,年龄约2岁左右活的白鳍豚,这是我国当时捕获的第一条活体白鳍豚,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活体白鳍豚。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1)

白鱀豚是中国境内特有的珍稀特种,国家重点一级保护动物,又名白鳍、白旗、猪豚。别看它个头小,它和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动物蓝鲸同属鲸类家族。它和亚河豚、拉河豚、恒河豚、印河豚并称全世界五大淡水豚。早在2000万前,白鱀豚就离开了茫茫大海进入了长江水域,并生活在长江的中下游。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远早于800多万年前才出现的国宝“熊猫”,所以,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在中国历史上,白鱀豚备受关注,它时常出现在诗歌、故事和传说之说。公元前200年,《尔雅》中就出现了白鱀豚的描述。由于白鱀豚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喜欢频繁地飞跃出水面,沿岸的渔民因此称它为能预测风雨的“长江女神”。

1914年,一位名叫查尔斯·霍伊的17岁美国青年在城陵矶(湖南岳阳市东北15公里江湖交会处)水域打野鸭时,一群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大鱼突然在小船的前方搅起了大片水花。查尔斯·霍伊举起猎枪,向大鱼扫去。当查尔斯·霍伊和伙伴们把一个受伤的大鱼拖上小船时,惊异地了发现,这只他们从来没见过的大鱼身长有两米多,灰蓝色的脊背和乳白色的肚子,最令人惊奇的是,它的头上还长着一个又长以尖的嘴。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2)

1914年2月,17岁的查尔斯·霍伊和他杀死的白鱀豚

查尔斯·霍伊和伙伴们就给这只奇怪的大鱼拍了张照片,然后就剖开了这只大鱼,并吃了些它的肉。查尔斯·霍伊把这只大鱼的头骨和部分脊椎骨清理干净,然后就带回了美国,送到了史密森学会。美国哺乳动物学家米勒看到查尔斯·霍伊从中国带来的动物标本,如获至宝,立即着手进行研究。他从完整的头骨标本上鉴别出,这是一个科学界未知的物种,并在1918年,它被正式命名为:Chinese river dolphin(中华江豚),即中华白鱀豚。

科学家研究,在《尔雅》时代,长江中下游中至少生活着5000头以上的白鱀豚,到了20世纪80年代,长江中的白鱀豚的数量约为400头,1986年估计约为300年,1990年不足200头,1995年不足100头。在短短10年时间里,白鱀豚的数量下降了75%,下降速度之快超乎想像。到了1997年,农业部曾经对白鱀豚进行了大规模的监测,其结果令人心痛,三年找到的白鱀豚的数量分别是13头、4头、4头。而到了2006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日本、加拿大七国组成的科考队对长江水域进行了检测,没有找一只白鱀豚。瑞士联邦水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两名科学家负责收集长江水样和河底淤泥,他们在考察即将结束的时候对媒体说:“长江里已经没有多少浮游生物了。我曾经把一个专门打捞浮游生物的采集网放进长江里捞了10个小时,结果就捞出两只不到1厘米宽的小虾。很难想像,这样的水能养活多少鱼,没有鱼,白鱀豚就得饿死。”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3)

除了食物链的断裂,长江水域的污染、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建坝工程、大型机动船的航行、人类的捕杀进一步把白鱀豚这种生物推进了绝境。

据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调查报告,20世纪90年代初,长江沿岸各工业、企业向长江排放各类废污水达143亿吨,占全国废污水总量的43%以上。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长江流域两岸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长江水域的鱼类生长,一些珍贵鱼种,如鲥鱼、中华鲟频频引发绝迹危险的信号。

白暨豚的视觉已退化,主要依靠“回声定位”识别目标,而越来越多的大型机动船只在长江水域上航行,它们强大的轰鸣声让白鱀豚用以捕猎和导航的回声定位系统变得越来低效,许多白鱀豚因此直接撞向了轮船的螺旋桨,而被打成肉泥。20世纪90年代,人们曾在长江打落出一头死亡的白鱀豚,它的身上有103处血淋淋的大大小小的伤口,这些伤口可能全部来自大型轮船的螺旋桨。

而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建坝工程,将长江水域的水族强行隔离起来,甚至破坏了水族的洄游规律。白鱀豚及主食的水族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没有了主食,白鱀豚生存都成为了问题,繁殖更无从谈起。

还有人类无休止的捕杀,导致整个长江水域渔业资源锐减,甚至渔民采取是断子绝孙、赶尽杀绝式的捕捞方式更是让长江水族面临着灭顶之灾。还好,自2003年以来,长江流域开始实施周期性禁渔;2021年1月1日起更是实行了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但愿这些措施能够给长江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不然,白鱀豚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宣告在中国灭绝的物种。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4)

1981年在洞庭湖口意外捕获的白鱀豚,次日就被运回到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内(武汉),并给他取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淇淇。在同类们逐渐消失之时,淇淇通过各种渠道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而成为了明星。人们时常把他从水里拉出来,拍照片,以及带着近乎绝望的努力,不断刺激它,希望能产生有活力的精液。然而,希望最终成为了失望。

2002年,淇淇中央电视台的镜头之下,这只被人类圈养了22年之久的白鱀豚,终因年龄太大以及可能存在的糖尿病而死去了。而就在淇淇被捕获后的几年里,先后也有两只白鱀豚被捕获,但是,他们最终都没有活过淇淇。淇淇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一只白鱀豚。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5)

其后,虽然也有媒体报道在长江流域目击过白鱀豚的身影,终因科教人员反复的调查,无奈地宣布,曾经在中国的长江里存活了2000多万年的珍稀特种白鱀豚已经灭绝了!

而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保护好长江,别让更多的长江物种像白鱀豚一样纷纷离开我们远去,不然,我们以后也只能在博物馆里去看它们的标本了。

白鱀豚大部分生活在哪(消失在我们眼前的物种)(6)

小朋友在观看白鱀豚及鱼类的标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