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解释扫地僧的真实身份:扫地僧有何来历
《天龙八部》中扫地僧的表现太过神奇,萧峰掌风能将阿紫击出十余丈:
便在此时,阿紫的身躯也为他这一掌推了出去,哼也不哼,身子平平飞出,啪的一声响,摔在十余丈外。她身子落下后又在雪地上滑了丈许,这才停住。
携带一人,能够飞上十来丈陡峭悬崖:
他托着那矮子,发足便往山壁上奔去。山壁陡峭,本来无论如何攀援不上,但萧峰提气直上,稍有落脚处便借力一撑,一口气冲上了十来丈......
能单挑五个段延庆:
(萧峰)说道:“......阿朱,大理段氏若有像今日段延庆这样的好手,五六个同时攻我,你大哥便应付不了。”
少林高僧承认他为天下第一高手:
五位老者齐声道:“人称北乔峰当世武功第一,今日领教,果然名不虚传,拜服之至!”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以萧峰此等实力,在扫地僧面前却不值一提:
萧峰心中一凛,他自艺成以来,武功上从未输于何人,但眼前这老僧功力显比自己强得太多,他既出手阻止,今日之仇是决不能报了。
话说扫地僧究竟有何来历呢?怎么会拥有如此可怕的实力?萧峰的种种表现无疑都在说明他的武功已经达到了金庸武学至高水平,那么扫地僧难道不是凡人,而是修真高手?其实书中早有提示,金庸先生笔下的扫地僧其实已经不是人类了,他代表一种信仰,代表一种非凡的存在,那他究竟代表啥呢?得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天龙八部”
此乃佛家术语,所以《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的主题与佛经是联系在一起的,即人生八苦中“求不得”苦,何以看出?萧峰一心想与阿朱隐居塞外,怎奈阿朱惨死,他求而不得;段誉一心要与王语嫣在一起,王语嫣却离开他,选择了发疯的慕容复;段延庆、慕容复的皇帝梦成了空;鸠摩智称霸中原的美梦也只是过眼云烟。他们都求而不得。
而两位主角,段誉晚年出家天龙寺、虚竹后来又想当和尚,这便是从佛法之中寻求解脱。所以《天龙八部》这部作品的主要问题是“求不得”,小说不会给出问题而不解决问题,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自然是以佛法来解决了,所以少林寺中自然而然出现了一个扫地僧。
二、“见多识广”的扫地僧
他隐居藏金阁数十年,是标准的“宅男”,可令人意外的是,他几乎什么都知道,作为一个“宅男”,他现身说法、侃侃而谈之时,不但对“小无相功”这种旁门左道的功夫了如指掌,更对天下大势信手拈来,大有“宋辽大理吐蕃西夏吾视之若掌上观纹”之感,这个显然于理不和。
而扫地僧的出现有啥目的?是为了传授佛法,他的一番话重点无非八个字: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所以他是为什么而来?不是为了救萧远山、慕容博性命而来,而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来!佛教故事里常有菩萨现身说法、引渡他人的故事,在金庸笔下,扫地僧便是这样一个代表。
三、《天龙八部》的“模仿”
《天龙八部》这部作品其实模仿了《红楼梦》这部小说,段誉俨然便是翻版贾宝玉,拿王朔先生的话讲就是“见一女的就是妹妹,一张嘴就惹祸。”而萧峰在少林寺看到的那面铜镜,也颇有贾宝玉床边铜镜的意味:
铜镜上镌着四句经偈,佛像前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灯光之下,依稀看到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所以扫地僧这个角色就如同《红楼梦》中的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一般,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这样的神人必有过人的本事,因而扫地僧的武功远非萧峰、萧远山这些第一流高手可比,金庸先生似乎害怕读者不明白,百忙之中又在书中加了这样一段话:
玄因、玄生、只觉各有一股柔和的力道在手臂下轻轻一托,身不由主地便即站起,却没见那老僧伸手拂袖,都感惊异不止,心想这般潜运神功,心到力至,莫非这位老僧竟是菩萨化身,否则怎能有如此广大神通、无边佛法?
在金庸先生笔下,扫地僧可以看做佛祖的化身,也可以看做菩萨的化身,在金庸先生的设定里,他早已不是人类,他是神仙,是佛,是菩萨。很多朋友可能依然不信,咱们再看这句话:
本书叙事,多有虚妄想像、夸张之处,盖以“天龙八部”为名,多有象征抽象,已踏入魔幻之神奇境界矣。
既然是“魔幻作品”,那么多扫地僧这样一个神仙并不过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