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技术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三院甲子征文郭佳)

甲子薪传,积淀创新。2018年,正值北医三院建院60周年,职工有话要说...

康复治疗技术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三院甲子征文郭佳)(1)

郭佳,北医三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

我出生在三院(北医三院“亲历”系列征文选登)

不难猜出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个世纪的老照片,照片上那个胖呼呼的婴儿就是我。

康复治疗技术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三院甲子征文郭佳)(2)

摄于1965年

我出生在北医三院,中国大陆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教授曾经亲自为我母亲做产前检查。我父亲在三院口腔科工作,我们一家曾在三院宿舍住过,两三家合住的房子里,总是那样热闹、嘈杂,还时常被半夜急促的急诊传呼声和砸门声给惊醒。跟着大人穿行在医院楼道,一碰到刚做完手术裹着纱布的病号,我就吓得蒙上一只眼。

康复治疗技术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三院甲子征文郭佳)(3)

1968年摄于北医宿舍前

对于幼年的我,这些记忆恐怕都算是一种刺激,但也预示着我一生要与医学结缘,与北医三院结缘。

1989年,我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北医三院中医科工作。之所以选择中医,完全是因为父亲郭维钧的建议。他自己是北医口腔专业毕业的,却力主女儿选择中医。报志愿的时候我曾经和父亲大闹过,因为我喜欢理工,理想是去当自动化或者无线电工程师。即使是学医,也应该学西医。虽然最终服从了父母的意愿,但很遗憾的是,5年的大学学习并没有让我成为真正的中医,因为很多时间我们都在学西医和现代科学知识。

毕业来到三院中医针灸门诊工作,一开始是那样兴奋,但现实却给我泼了一头冷水。针灸门诊仅有3间小治疗室,外面楼道的长凳上经常坐满了身上扎着针的患者。 每天被各种病人围绕着,一刻不停地扎针拔针。一周6天的工作,累得我就盼着周末能好好休息一下。

带我的老师是康希圣老大夫,一副库尔班大叔的面孔,总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高超的针灸医术,用三个字概括就是“稳”、“准”、“狠”。在他几十年的针灸临床工作中,每天治疗的病人都在上百人次,从不言累。我印象最深、觉得最难掌握的针刺技术,就是他深刺哑门穴(位于后正中线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治疗癫痫病,至今我也不敢闯这个险区。记得因为诊室小,病人在坐着接受针灸时容易晕针,有时甚至突然摔倒在地。为了避免患者发生意外,康大夫几次找院长,请求医院多给一间针灸诊室。但是那时候整个医院的条件和现在比显得非常简陋,当年中医科的大部分诊室在医院大门内两侧的轻体楼里。 直到门诊楼改造,二层旧楼加一层变三层时,针灸诊室才稍稍扩大了一些。

1999 年我开始读在职硕士研究生。经过10年的临床磨炼,重新回到课堂学习,我感觉与在大学时迥然不同,人成熟了,经历丰富了,知道去学什么,逐渐蜕变成为铁杆中医。我也越发敬佩父亲对我的人生导航。成为一名中医大夫,我无怨无悔,拥有一个能做一生的职业真是太幸运了。

近十几年,中医科里的老大夫们接二连三退休了,我自己也由年轻人变成承担重担的中年医生。三院人也换了几代,但是恒久的三院文化却始终代代相传。身为三院的职工,我觉得是幸福的,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缘分。三院好比一艘航母,载着一代又一代三院人,更快、更强地乘风破浪,驶向未来!

我出生在三院,为三院工作,为三院奉献,爱三院,祝福三院!

康复治疗技术简历自我评价怎么写(三院甲子征文郭佳)(4)

文 | 北医三院中医科 郭佳

编辑 | 孙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