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渡有什么景点(西津渡的景点介绍)
#镇江#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昔日濒临江口,傍山而筑,风景俊美。西津渡古街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建设,留下了如今的历史遗存,整条街随处可见六朝至清代的历史踪迹。西津渡不仅被称为一部“活着的历史”,更是镇江的历史文化博览区,也是镇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
1、西津渡的历史
古时候,西津渡东面有象山为屏障,挡住汹涌的海潮,北面与古邗沟相对应,临江断矶绝壁,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六朝时期,这里的渡江航线就已固定。规模空前的“永嘉南渡”时期,北方流民有一半以上是从这里登岸的。西津渡也于六朝时期创建起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均进行了建设,遗存如今的规模。
西津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清代以后,由于江滩淤涨,江岸逐渐北移,渡口遂下移到玉山脚下的超岸寺旁。当年的西津古渡现在离长江江岸已有 300 多米距离。元朝时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扬州到镇江来,也是在西津渡登岸。
2、西津渡的景致分布
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北濒长江,南临云台山,西起玉山,中心轴线1800米,规划面积约52公顷。古街铺满老旧的青石板,两侧是青砖砌成的传统民居和山墙,很显沧桑;古街东段的“昭关石塔”,是国内仅存的过街石塔,游客可以从塔座下穿过。津渡古街保存了镇江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文物古迹。
从西往东西津渡分布有玉山大码头遗址、超岸禅寺、见山楼、云庐、旧址、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美庐、吉瑞里、李公朴故居、古渡保和堂、天行宫、鸿禧、清代利秦坊旧址、夕晖亭、蒜山游园、云台阁、云台山、镇江博物馆、京江亭、灯会、雕像、若帆之阁、朱方印吧、昭关石塔、铁柱宫、观音洞、普陀巚、香橼林、救生会、尚清戏台、老码头文化园、鉴园广场、系缆桩、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德士古火油公司旧址、英国领事馆马厩旧址、英租界工部局旧址、五十三坡、北花园、镇江西津湾江文化园、镇江商会旧址、国学绍宗藏书楼、伯先祠、洞天、宜园、颐景轩等景点。
3、西津渡主要的著名景点
镇江商会
镇江商会,位于镇江西津渡景区附近伯先路73号,靠近镇江博物馆,高大的宅院,为民国时期建筑。商会是1929年,由当时陆小波先生用北伐军归还镇江商会20万借款中的4万元建造而成。门上嵌白石横额,上镌刻“镇江商会”四个大字,落款为“于右任题”。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该旧址保存完好,至今仍为镇江工商会所用。
五十三坡
五十三坡,是进老街的主道之一,实际就是五十三级台阶。据《镇江市地名录》记载:“五十三坡:南至大西路,北至长江路,长米,宽米。早年建有通向云台山坡道,有台阶五十三级,故名。原三马路于年并入,统称五十三坡。”五十三坡取名源自佛教典籍《华严经》有一个劝人为善的故事,受故事启发得名。说是善财童子因为受到文殊菩萨的教化而幡然悟性,于是决定走遍全国寻访圣贤,以求得进一步的升华。善财童子一路南下,跋山涉水饥餐露宿,先后求教于53位高知者。最后在观世音菩萨的点化下大彻大悟,成为观音的左胁侍。五十三坡的地名便是从这一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每上一级台阶,仿佛就是参拜了一位圣贤,走完了53级台阶,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对53位高人的求教。
救生会
救生会,顾名思义就是济渡救生的意思,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水上安全救助机构。由于西津渡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军事地位,加强安全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到了宋代,统治者更是将镇江视为漕运咽喉。于是,当时的镇江郡守蔡洸在西津渡创设了救生会。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京口蒋元鼐、朱用载、蒋尚忠等十五人力“劝邑中输钱,救涉江复舟者”,共捐白金若干,在西津渡观音阁成立“京口救生会”。康熙四十七年(1708),救生会购得西津渡昭关晏公庙旧址,建屋三间作为会址,即现址。旧址临街为砖木结构二层小楼,正门上置“救生会”石额,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立石。朝北有院落和连廊。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救生会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英租界工部局旧址
英租界工部局旧址,位于镇江最美的长江路,三层楼房,砖木结构,建于清朝末期,是1890年的老建筑,与英国领事馆风格一派相成,复古民国风与欧派建筑的完美融合,布局合理的内外协调设计。它的建筑外观很独特,爬满藤蔓的老墙,五彩的木格玻璃窗,很有历史的沧桑感。
镇江美孚火油公司旧址
镇江美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迎江路马路东侧,临街而立,原为工人文化宫的一部分,现经修缮后作为西津渡文化旅游公司的办公场所。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为三层西式建筑楼,整座楼层是曲尺形,高度约14米,正楼南北向,面西,长约29,宽约11米。连楼东西向,长约9米,宽约11米,面北。美孚火油公司系美国洛克菲勒石油垄断集团于清光绪年间在镇江设立的支公司,是当时镇江最大的一家火油公司。该旧址于1992年由镇江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
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
西津渡北门游客中心东侧是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西津渡小码头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同治与光绪前期,随着江淤的上涨,码头改向发展。1900年前后,码头被淤泥填成陆地,据考证:该码头是清代救生会、义渡局的专设码头。修复展示的西津渡清代小码头遗址深埋2.6米,保存着从唐代到清代不同时期的渡口岸线。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路207号,成立于1989年一楼有民间艺术家工作室、民间艺术综合展演厅、民间艺术品、旅游纪念品及地方土特产销售部,以及民间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网络室、背投放映室等;二楼有“《白蛇传》民间艺术美术展”、“镇江民间艺术精品展”和“镇江民间文艺资料库”,集中展示了镇江近百位民间艺术家手工制作的近千件精湛的民间艺术品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的20多个省、市的民间文艺专著、资料数万册和珍贵的手稿80余万份。
镇江博物馆
镇江博物馆,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伯先路85号,隶属于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是一所地方历史综合类博物馆。镇江博物馆新展厅占地5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58平方米,新展厅建成后,全馆的占地面积扩大到20000平方米,馆舍面积也扩大到10600平方米。在新展厅建设的同时,老馆区的五幢建筑按原英国领事馆的原貌进行恢复,整个馆区按英国式园林风格进行整体环境景观改造。镇江博物馆分为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古代史展厅(6号楼)、近代史展厅(8号楼)三个主要部分。镇江英国领事馆始由五栋西式风格的建筑构成。古代史展厅设有《吴文化青铜器展》《历代陶瓷器精品展》《古代金银器精品展》《古代工艺精品展》《佛教文物精品展》五大基本陈列和一个临时展厅。
昭关石塔
昭关石塔,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长江路南。据专家考证,为元武宗海山皇帝命建造元大都白塔寺工匠刘高主持建造。石塔塔基的东西两面都刻有“昭关”两个字,故称“昭关石塔”,也有人称之观音洞喇嘛塔或瓶塔。昭关石塔塔的下半部用块石垒砌,成四根石柱,顶部铺满条石,筑成一个框架形的台座,石塔即建于这个台座上,下面可以通行人马。塔高4.69米。塔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塔顶五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昭关石塔是江南的喇嘛塔式过街塔。昭关石塔借助山水地形,渲染佛家教义,具有突出的特点。
蒜山游园
蒜山游园,位于镇江西津渡口、长江路南侧,因紧邻蒜山而得名。总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式花园,修建于2004年。游园以小见大,以巧称奇,以史为胜,有京江女、蒜亭、来烟榭、茶坊、砖雕等景点,可谓一步一景,景景不同,实为现代造园之杰作。
超岸禅寺
超岸禅寺,位于镇江城西临江之玉山下,旧名玉山报恩寺。始建于元至大三年(1310年),至晚清更名为超岸寺。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火。自光绪十七年(1891年)陆续复建,历经二十余年始复旧观。整个寺宇占地面积长75.4米,宽43.2米。天王殿建于宣统二年(1910年),面阔五间,硬山式。大雄宝殿建于光绪十八年,面阔五间,硬山式。藏经楼在大殿后,建于宣统元年,面阔五间。偏殿在大殿与天王殿北侧,面阔十间,硬山式,建于光绪三十一年。其北另一楼房,面阔六间,楼上下有厢房,东西相对,合计大小房间24间,建于光绪二十三年。超岸寺当水陆冲衢,为各方巡游僧众来往过宿极便之处,亦曾为金山江天禅寺下院,故在丛林中一时称盛,颇有名声。
4、小结
西津渡是古代闻名的“泊船瓜洲”的古渡口,这里汇聚了古代瓜洲和近代镇江的历史风貌,独特的昭关石塔、坡道石板上的板车车辙等,都在默默讲述着这座因渡而兴的城。这里是镇江人气最高的景区之一,游人如织,就如同当年热闹的渡口一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