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观的来历简介(回龙观的由来皇家气派)
北京市昌平区的回龙观地区经过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建设,早已成为首都的几个成熟的超大型社区之一。在这里居住和漂泊过的人们也应该远超千万的数量了。可是真正了解回龙观名字的由来的人应该不太多,今天咱们就谈谈吧。
北京昌平回龙观社区
回龙观位于北京城北的昌平区,基本位于德胜门和昌平县城的中间(各16公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并且与道教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人口众多的回龙观大社区
关于回龙观的名字的由来,基本有三个说法:
第一种说法,就是民间传说,明景泰帝去世后,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心存报复。在往十三陵抬棺椁的途中在一所道观休息。借口棺椁太重,命令往回抬,最后将景泰帝以王爷礼葬于西山脚下。而停留景泰帝棺椁的道观就被称为了“回龙观“。
远眺明十三陵
第二种说法,就是明朝皇帝每次从德胜门出发到十三陵拜谒陵寝返回途中,由于正好是路程的一半,因此歇脚并回望祖陵的方向。故逐渐获得“回龙观”的名字。其中“观”是观望的意思,是一声,而非四声的“观”字。
如今的回龙观新村
第三种说法,也是最有历史依据且最被认可的由来。明代中期的弘治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时,看中了这片原本为牧马草场的地方。弘治帝迷恋道教但又怕在宫里修道引起大臣反对,于是以谒陵为由,下旨在昌平沙河南边的牧马草场上修建道观,赐名 “玄福观”。因为后 来皇上谒陵回京,多在此歇息,故又俗称“回龙观”,并一直流传下来。据《昌平山水记》 记载:“(自淸河)又十二里有玄福宫,宏治十七年建,俗呼为回龙观。”其地按《畿辅通志》,昌平州中有“回龙铺”之名。 《光绪昌平州志》则称 :“玄福观,在州治南四十里 回龙店,明尚书刘龙有诗。”
回龙观是原来玄福观所在的回龙店的俗称
可见“回龙观”的俗称, 应该是根据当时的地名“回龙铺”或 “回龙店”所在处的道观而得名。 那么这个位于“回龙店”的道观到底是哪个道观呢?学者认为, 应该是史书中提到的“玄福观”。该观的兴建可能缘于正统年间 (1436~1449) ,沙河行宫被洪水冲毁,因此在弘治、正德之际修建道观作为皇帝谒陵途中的栖宿行宫。据正德皇帝( 1505~1521年在位)所撰碑文,该道观始建于弘治十七年(1504)十月,正德十年(1515)五月竣工,前后历时12年。弘治时赐名玄福观,建成后以规模巨大,又升为玄福宫。因兼作行宫,玄福宫山门有内、外两重,雄壮巍峨。观内钟鼓楼、龙虎殿、左右殿、正殿,以及南北方丈、缭垣等建筑俱备,“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成为帝后赴昌平谒陵时驻跸的行宫。作为敕建的皇家道观,昌平玄福宫正殿供奉自成祖以来明代皇室最为重视的北方大神玄武大帝并由来自京城朝天宫的左演法陈良福及其门下 陆尚泰等奉命住持,在明代中后期俨然成为京北道观中的新风景。
《光绪昌平州志》里数次提到回龙观的名字
明代夏良胜在《东瀛初稿》中记载,他于正德七年三月初九随官祀陵,自沙河“又十里至玄福观,下马少息。一道士迎人,甚礼,言亦文。供茶,啗数糗及脯而去。”嘉靖年间(1522~1566),明廷又在 沙河店新建巩华城作为行宫,但玄福宫仍不乏谒陵明帝及扈从官员的身影。明代礼部尚书刘龙(1476~1554)撰有《玄福观》 一诗:“玉虚真境许重过,往事惊心感慨多。龙爪豆盘丝作 障,凤仙花簇锦为窠。空传句漏丹砂诀,欲和全椒白石歌。安得晚风吹水变,侍臣行渴望金波。”
明礼部尚书刘龙题《玄福观》一诗
稍后又有尚书杨巍(1516~1608)所作的《宿回龙观诗》:“沙际开瑶馆,銮舆几度过。日回双阙迥,云傍九陵多。承露空仙掌,沿阶自绿萝。夜深淸 吹发,犹忆旧鸣珂。”杨巍任北京工部尚书时,曾参与万历帝(1573年即位)玄宫“定陵” 的选址,《宿回龙观诗》应为其来往于昌平途中所作。诗名使用了“回龙观”的俗称,说明在明代后期 ,“回龙观”之名就已广为传播,并得到文人学士的认可。其影响也延续到清代以后,并逐渐成为各界认同共用的通用地名。
明代工部尚书杨巍所题《宿回龙观》一诗
感觉穿越了500余年历史长河,虽然已经不能再见到玄福宫(回龙观)的原貌,但是当今天再提起回龙观地区,还是满满的皇家气派和仙风道骨。
北京西山的明清道教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回龙观的变迁》尹钧科
《试论京北昌平的道教文化》郑永华
《光绪昌平州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