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

八个月。

二百五十天。

Sir没忘,但Sir总害怕自己会忘。

幸好,它助我们铭记——

在一起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

现今最好的抗疫剧没有之一。

抗疫剧难拍吗?

难。

毕竟这是一次距离我们最近,辐射范围最广的全人类灾难。

拍出感人的抗疫剧难吗?

更难。

即使全民战疫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人类文明高光,它留下的感人瞬间,太多太多。

但我们还需要一只磨砺真实的眼睛

《在一起》做到了。

全明星阵容,两集一个故事。

不讨好谁,不歌颂谁,也不贬低谁。

美的,丑的,一并收入眼底。

于是当初我们经历过那近距离的恐慌、愤怒、振奋。

以影像的形式,双倍奉还。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01

院长

全民性恐慌。

还记得吗?

所有人盯着电视、手机上的滚动新闻。

刷一条,心揪一下。

2019年12月,武汉发现不明病毒。

12月27日,武汉开始上报反常病例。

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第一批专家组到武汉,当日通报27例“病毒性”肺炎。

1月11日,通报感染41例肺炎病人,出现首个死亡病例。

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在焦点访谈中首次确定病毒“人传人”。

1月23日,武汉封城。

1月21日,累计确诊440例, 死亡9例。

1月28日,累计确诊5974例,死亡132例,超过非典。

2月28日,累计确诊79389例,死亡2838例。

3月28日,累计确诊82360例,死亡3306例

4月8日,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标志着中国阶段性战胜了疫情。

4月26日,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从悄悄出现的反常病例,到确定“人传人”,以及史无前例的千万级人口城市封城。

感染人数一周增长十倍,一个月翻七番。

未知、恐惧、绝望、纠结。

历历在目。

《在一起》,就是切入这些时间线的缝隙,从不同的侧面,展现这场“全民抗疫”的斗争。

第一个故事,《生命的拐点》。

第一批挺身而出的勇士。

2019年12月底,作为传染病专科医院的武汉江汉医院收治了几名转院而来的特殊病人。

他们普遍发热,浑身乏力,还伴有干咳的症状。

送院后很快从轻症转为重症,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肺部有阴影,但无法确定病因。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

怎么回事?

还没来得及思考,警报拉响。

类似患者越来越多。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引起了院长谭松林(周一围 饰)的警惕。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

但他也没见过这阵仗啊。

不能等了。

请回半退休的老院长张汉清(张嘉益 饰),召回所有休假的医护人员,全力应对。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4)

经历过非典,参加过援非抗击埃博拉的老院长,第一时间意识到:

这不是巧合。

而是一场疫情爆发的先兆。

凭借经验,老院长直接接管了工作。

下死命令:

1、这是烈性传染,医护人员统一按最高标准防护。

2、建立隔离区,全力收治各医院转院的病患。

3、尽力筹措医疗物资,向上级部门通报病情,请求援助。

所有人都还未重视疫情时,老院长和江汉医院的医护人员,抢先参战。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5)

放在平时,这应该能顺利执行。

现在?

12月底,全国人民还沉浸在跨年的喜悦。

再过俩月,又是春节。

谁也不敢把百姓生活那道闸,拉下来。

国家疾控中心,迟迟不下定论。

所有人都有疑惑:

会不会是小题大做,过于兴师动众?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6)

《在一起》没有忽略这特殊节点的混乱。

每一个事后看来万分庆幸的决定,在当时都要面对激烈的质疑。

地方领导。

专家会议上表态支持,但嘴上还是一口一个“快过年了”。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7)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8)

老院长好不容易拉下脸,争取到物资。

然后就顺利了?

解决章程上的问题后,还要解决“人”。

医院高层。

如现任院长谭松林,必须顾及医院的营收和医患关系。

人员不够,仪器不够,可其他医院一直往这里送病人。

继续冲?还是自保?

谁也不肯让步。

现院长建议停止接受转院病人,考虑保护好自己医院的人,保证持续作战。

老院长反对:

如果专科医院都拒收,那些综合医院更没能力,疫情扩散的风险更大。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9)

冲,当然有种。

可自保,需要更大勇气。

眼下状态濒临崩溃:

江汉医院的医生护士,因为病人数量激增,加上每天必须穿防护服,连日下来,早已精疲力竭。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0)

这算好的。

一听说有烈性传染病,普通护工、保安、后勤,纷纷离职。

医院只能动员家属亲自上阵,安保,送饭,扫地……

最难过的,还是病人的不理解。

他们也没遇到过。

小小的感冒发烧,凭什么隔离,手上一堆工作咋办?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1)

有个镜头让Sir心痛。

有的病人忍受不了。

医护人员还在一旁加油鼓劲。

但接下来,生命却毫不留情地在ICU里消失。

一次又一次。

救助者也无能为力。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2)

治病的,得病的,政府、百姓、医院……

各方都走到最焦灼,最混沌的临界点。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3)

说是战争,真的一点不夸张。

而且这是一场注定孤独的死战。

早期参战,使疫情在武汉的爆发和扩散降低了至少一个量级,为之后的全面抗疫站好了第一班岗。

代价?

包括院长谭松林在内,有多名医护人员被感染住院,甚至牺牲。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4)

《在一起》的第一个故事,展现的是抗疫初期的实际景象,主要角色几乎都有原型。

江汉医院,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整场疫情的风眼。

老院长,即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5)

在家人出现感染的情况下,他没有一刻松懈,几乎全程参与抗疫。

疫情之后,也和钟南山院士一道,被授予“人民英雄”的称号。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6)

可能许多人不知道。

张定宇还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他是最应该去过退休生活,受到保护的人。

但他选择站出来,还走上前线,即使是一瘸一拐,颤颤巍巍。

谁也不是天生英雄。

只是当心怀天下成为习惯,那个“英雄”的开关,时刻准备着。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7)

02

摆渡人

风暴之外。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卷入旋涡?

开场:

传染病科主任陆曼琦(谭卓 饰)和老公在周末一起看儿子击剑比赛。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8)

老院长张汉清在户外骑车,锻炼身体。

状态切换,就一个电话。

疫情爆发没有给任何人缓冲时间。

医生不得不延误早早定下的婚期,护士不得不长期和家人两地分居。

院长谭松林,因为担心传染家人,和同为护士的妻子天天住车里,靠点外卖度日。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19)

注意两人脸上深深的口罩痕。

第二个故事《摆渡人》,群像范围无限扩大。

一个有趣细节。

第一个故事里给谭松林夫妇送外卖的小哥。

正是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辜勇(雷佳音 饰)。

看他的装束,挺滑稽——

口罩上面,用游泳镜当护目镜。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0)

他就像一面镜子,开阔了观察的视角。

疫情当前,普通人面对怎样的手足无措?

普通人和普通人之间,又建立起了多么强大的联盟?

外卖骑手辜勇和妻子(张静初 饰)一同在武汉打工。

平时他送外卖,偶尔也开滴滴,妻子做直播,生活也算有滋有味。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1)

12月底,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考虑春节回家买票的事,想着要往家里带什么年货。

直到消息传出:疫情爆发、人传人、封城。

作为外卖骑手,跟随他的视角,《在一起》重现了疫情封城期间的武汉众生相。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2)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3)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4)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5)

街道上空无一人。

小区散发着消毒水味。

城,是禁区;家,变孤岛。

这个城市,急需摆渡人。

顶着妻子的埋怨,辜勇发现了这份工作在挣钱之外的意义。

给困在家中的普通人带去希望。

开车,骑电动,甚至走路。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6)

帮忙跑腿,买肉,买菜,买药,买口罩,送信,送快递……

后来免费开车接送医生护士。

为什么甘愿冒风险?

也不是什么家国情义,乐善好施。

纯粹因为,他见识到什么叫真正的人间惨剧:

有天,当辜勇上门送药,家里只有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女孩。

父亲因感染被送院治疗,奶奶因为医院的床位不够,只能在家慢慢熬。

可就在辜勇上门前,奶奶咽气。

药,用不着了。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7)

还没来得及悲伤,下一个困难又到。

殡仪馆拉尸体的车太紧张,得明天才能来……

生命的重量,好像正在被分摊得越来越低。

还有一幕,辜勇去医院送药。

一个环视镜头。

Sir看得脊背发凉:

没口罩,没床位,哭声、嘶吼、吵闹从各个角落发出。

科幻片里的末日。

这一刻似乎就在身边。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8)

△ 剧中这个镜头瞬间安静得只剩下喘息声

《在一起》是一部献礼剧。

可它“献礼”的对象,并不针对某些宏大的概念。

而是每一个在疫情中留下过痕迹的人。

痛苦和悲剧,不回避。

而是始终坚信,在悲剧之中,人性的善,能带来胜利希望。

正如八个月前的每一个武汉人。

有人给在医院奋战的医护人员点外卖加餐。

而收到外卖的武汉市民,会给辜勇提供自家的梨汤,互祝平安。

他们都没有名字。

可当善意交互,最终会汇聚成河。

剧中,大街小巷,响彻同一个声音:

武汉加油!

现实中,已经没人再喊。

但这四个字始终在我们心里回荡。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29)

03

在一起

坦白说,Sir对抗疫剧最高的期待。

人性。

极端事态下,挤压出黑白之间的灰色,才是疫情留给我们最刻骨铭心的价值。

没想到,《在一起》真敢往这里挖。

疫情爆发之后,即便医院,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万众一心。

崩溃是常有的事情。

我也是个人

我也累

我还想儿子,还想回家呢

谁还不能委屈了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0)

在《摆渡人》这一集里,出现了更加刺痛感的角色。

倪妮饰演的小护士平小安。

她想临阵脱逃。

辜勇送她回家,她却在车上情绪失控,爆发。

身边人不断倒下,而自己的防护设备又远远不足。

她也是人,也有父母家人需要照顾。

没办法去直面疫情的恐怖与死亡。

她就是每一个疫情中的“普通人”的写照。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1)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辜勇妻子身上。

注意妻子对辜勇的评价:

逞能。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2)

一个普普通通的外卖小哥,硬是想当大英雄,把自己的安危和家人的关心置之度外。

不是逞能是什么?

真不是。

角色名,不是孤勇,不是顾勇,是“辜勇”。

背弃、辜负勇气。

别不相信。

每一个平凡人加入抗疫的动机,就来自一份“自责”。

不能像医生护士那般在一线奋战。

目睹同胞牺牲的无能为力。

所以,他们不得不去做一些事,近乎本能般。

现实中的“辜勇”,4位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摆渡人”,也在采访中坦诚:

其实我们干的都很简单,只是想让大家的出行更方便一点。这次的经历让我知道没有谁的工作是微不足道。

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

当辜勇在沉重的疫情面前,开始体会到使命感时。

他同为外卖员的小伙伴,却代表另一个维度:

顶着疫情干活,是有目的的。

收入更高,获得尊敬,还能认识更多漂亮小姐姐……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3)

因为他很清楚——

疫情之后,自己一定会被淡忘。

Sir认为这就是《在一起》最包容的态度:

不再去苛责人性的任何一种可能。

那也是人性中,“善”的可能性。

这世界有圣人般的勇气和奉献需要歌颂;亦有随处可见怯懦、自私和功利需要去关切。

当全国各省支援武汉的车辆徐徐驶入。

辜勇,和他不那么勇敢的同伴。

还是站在了一起。

两个外卖员站在空无一人的高速路口,同时喊出“武汉加油”。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4)

《在一起》就是扒开那些真实的血肉,展现人性中不一样的纹理。

让你相信——

人和人可以不一样,但在某些时刻,可以众志成城。

剧集目前只播四集。

按照惯例,Sir会留下一些观望的空间。

可看到剩下故事里要展现的那些人:

毅然决然辗转几百公里返回武汉加入战疫的一线医护;

首批支援武汉的业界大牛医生。

24小时清查聚集疫情的疾控中心流调员的破案故事。

火神山医院的ICU大管家。

以及,人见人爱的大连小伙武汉奇遇记。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5)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6)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7)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8)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39)

你知道了。

这里没有固定模板的“楷模”。

它要装下的,是所有不一样颜色的闪光。

这些人在一起。

我们在一起。

终究驱散阴霾。

外国人看武汉抗疫壮观场面(250天前的武汉封城下的恐慌)(40)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