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指的是哪三苏(唐宋八大家中三苏的由来)

唐宋八大家中的一门三文豪,也有人称之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就去看看他们获的成功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指的是哪三苏(唐宋八大家中三苏的由来)(1)

三苏中苏洵的成长过程,最为曲折,艰难。他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带着两个儿子共同登上了文学之巅,堪称后的世楷模。

苏洵生于宋真宗大祥符二年(1009年),少年时,不喜爱学习,热爱游玩于山水之间。

苏洵受父亲的影响,年少时淡泊名利。对当时科举考试中盛行华而不实的作风感到厌恶。这让他在对待学习时不够用心。

少年时的苏洵,阅历尚浅,学业上也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不久就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和热情,很快便辍学了。

苏洵19岁时与眉山巨富程文应的女儿结为夫妻。

他的妻子程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很希望丈夫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对丈夫在学业上的表现,深感忧虑。不过贤惠而又淑德的妻子并没有表露出来,她一直期盼着丈夫的醒悟。善于体察人意的苏洵看出了妻子心中的忧虑。

有一次,苏洵在外做官的二哥苏涣,让弟弟苏洵在家整理修订家谱。苏洵在整理家谱的过程中,有许多弄不明白的地方,深感自己才疏学浅,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同时他也看到苏氏先祖努力学习的故事,顿觉羞愧,遂生重新学习的念头。

妻子的隐忍,终于在苏洵25岁那年等来了回报。这一年苏洵又开始认真读书学习了。经过一年的学习苏洵再次参加了科举考试,遗憾的是又落榜了。

等到27岁时,苏洵决定通过读书求学,干一番大事业。在妻子的热情支持下,苏洵走上了坚定的求学之路。这一学就是十年。

经过十年的闭门苦读,苏洵学业大进。在庆历五年(1045年)第三次参加应试,这一次还是没有中,他开始深刻地反思自己。

多年的经历使他懂得,只有抛开世俗观念与科举功名的束缚,才能使自己在学业上真正有所成就。于是苏洵决定打消通过科举考取功名,而干一番大事业的念头。转而专心钻研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学识与修养。

再加上这时候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11岁,苏辙8岁),已渐渐长大,正是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需要给予系统的文化教育。先前孩子尚小,苏洵在求学期间两个儿子的教育完全由妻子程氏完成,而这时则非有苏洵不可。

于是苏洵决定在家一边做学问,一边教育两个儿子。为两个儿子的成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苏洵专心教育孩子的同时,他反复探讨琢磨自己的文章,直到皇祐初年之后苏洵才真正做到文思泉涌,内容博大而奔放流畅。思想也趋于成熟,在这期间苏询写出了使其名声大噪的《权书》《几策》《衡论》。作为学者,作家,他已经达到了当时很高的境界。

苏氏两兄弟在父亲的教育下进步很快,可以说是苏洵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文化探索,为苏轼兄弟的学业铺平了道路。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五月,父子三人到了汴梁城,准备考取功名。

嘉佑二年,元月,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当年的试卷是经过“糊卷”处理的,监考官批改的试卷都是经过处理过的试卷,试卷是经过专人抄录过的。所以监考官阅卷时根本不知道试卷上的考生信息。

这一年的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在阅卷过程中,主考官梅尧臣发现,有一篇文章议论言辞犀利,行文流畅,很有“孟轲之风”。其他几名考官传阅后,也都极为赞赏。

梅尧臣便把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也认为是的确是一篇好文章,内容充实、顺畅,心中不觉大为赞赏。

欧阳修心中本来认为这篇文章,在本届所有答卷中是最好的,可是他怀疑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答卷,怕将来别人说他偏护自己的弟子,就把这篇文章定成了第二。谁知开封揭榜,却发现文章不是曾巩作的,作者是眉山考生苏轼,就这样苏轼引起了欧阳修的关注。

接着苏轼兄弟又通过了复试,苏轼高中头名,进而参加了三月举行的殿试。

兄弟俩担心殿试前他们中会有一个人不能通过,父亲现计道:“你们一个正写,一个反写,就可以。”结果兄弟同科及第。

科考结束后,苏轼兄弟,去拜见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曾这样评价苏轼说:“这个后生会读书,善用书,将来文章学问必定独步天下”。果然如欧阳修所料,苏轼后来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星空。

这时苏洵的文章也在汴梁的士大夫中间广为传抄着。加上苏轼兄弟又同科及第,简直如一声春雷,震动了整个京城。一时间苏洵父子三人的故事,在整个大宋广为流传,“三苏”的美名,从此传遍天下。

看了三苏由来的故事,为人父母的自己也觉得,真是羞愧呀!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能在人生的岔路口给予正确的引导。我所做的却又少之又少,对此你有同感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