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

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1)

《管子》的思想,产生于孔子前一百多年,比秦孝公早四百年,是先秦诸子思想的渊源。我们所熟知的“以人为本”、“依法治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等等都来自于《管子》。并且,中国几千年的金字塔行政结构,亦来自于《管子》;还有国家控制货币,实行食盐专卖,都来自于《管子》。

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2)

说《管子》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丝毫不为过。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看看《管子》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内容,我们该如何学习《管子》。

一、《管子》是一部讲什么的书?

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3)

《管子》是西汉著名的经济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整理完成,其经过多方收集,从564篇不同《管子》版本中删除重复的篇目和内容,最后删定86篇。后又遗失了10篇,现存76篇,共16万字。文字的数量是《论语》的10倍,是《道德经》的30多倍。《管子》是先秦内容规模最为宏大的学术著作。

1、《管子》主体内容

《管子》是一部研究先秦哲学、政治、法律、经济和军事思想等综合维度最丰富的一部巨著。《管子》的文章,分为《经言》9篇、《外言》8篇、《内言》7篇、《短语》17篇、《区言》5篇、《杂篇》10篇、《管子解》4篇、《管子轻重》16篇。

《经言》,一般是某个学派代表人物的教令,或是他自己写的,或由他亲口讲出来的。《管子》的9篇经言,可以理解为管仲自己的原创内容。并且是全书的纲领,阐述了管仲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领域的观点主张。

《外言》,是辅经言的,是《经言》的重要引申。

《内言》,内言的意思是藏于宫内,不公之于外。《内言》7篇保存了管仲治国的事迹和经验,提供给治国的君臣做借鉴,士大夫是不必知道的,所以叫“内言”。

《短语》,有问答,有记事,有议论。之所以叫“短语”,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写在短简上面的(过去的竹简有长中短之分)。当年,汉代的刘向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把这些涉及很广的文字,归纳到“短语”这个题目中。

《区言》,是“匿藏”的意思,可能是说之前这些言论是秘而不宣的,不对公众发表。

《杂篇》,没有固定的主题,无法归类,所以叫“杂篇”。

《管子解》,失传的比较多,只留下4篇。明显是后人解读管子的思想的内容。

《管子轻重》,主要讲经济,又不完全讲经济。所谓“轻重”,其实就是权衡、平衡。我们讲政治、管理、经济最难的就是平衡。《轻重》核心就是讲利弊的平衡。

2、《管子》的作者究竟是谁?

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4)

在汉朝之前,《管子》一直很流行。没有人怀疑《管子》的作者是管仲。从晋代开始,傅玄认为“管仲之书,过半便是后之好事所加,乃说管仲死后事。其《轻重篇》尤复鄙俗。”随之,唐代孔颖达、宋朝周敦颐,明朝顾炎武等等有很多人认为《管子》非管仲所著。

《管子》这本书最早见于战国末年《韩非子·五蠹》:“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之有之。”,意思是说国内的人都在谈论政治,家家都藏有商鞅和管子的书。

司马迁编写《史记》时说:“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也。”司马迁说自己读过《管子》的篇章,又“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也就是说司马迁看到史书上记载管仲的事迹很多,所以他写了《管晏列传》。

距离管仲时代越近的人,越对《管子》这本书没有怀疑;距离管仲时代越远的人,越怀疑《管子》不是管仲本人所做。之所以有这样的怀疑,是因为先秦西汉的著作大多是靠口耳相传,后来才慢慢记载在竹简和丝绸上。

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道家、法家、纵横家等都是刘向父子整理古籍时,按照这些人的不同见解主张,进行归类。在管仲时代,并没有这样的区分。所以,后人认为《管子》里的很多内容是属于法家的,或者是道家的,觉得这不是管仲本人的思想。

《管子》这本书,大概率作者是管仲和其门人传人持续创造的结果。门人和传人在管仲思想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可以说是一部管子学派的巨著。

3、《管子》属于哪个学派?

《管子》的内容很庞杂,有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等诸家之言,《管子》到底属于哪个学派呢?

《汉书·艺文志》将《管子》归入道家;《隋书·经籍志》将《管子》列入法家,后面历代都将《管子》列入法家。近代,也有人把《管子》列入杂家之列。

《管子》的思想起源接近于道家,但是管子在政治思想上既主张“无为而治”,在实践中更主张通过改革,来建立“霸业”。所以,《管子》的治国方法是主张“礼法并用”的,而不是偏重于一种风格,非常的务实。

要搞清楚《管子》到底属于哪个学派,要了解下先秦时期的学术背景。先秦诸子的分类,始于汉代。整个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都极其活跃。当时的学术,大多都是通过师承的方式进行传承,继承者往往也会加入自己对此思想的理解,并进行发扬。

《管子》产生于诸子百家之前,此时学术混沌未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诸子百家之间,诸子互相取长补短,吸收他人学术长处,发展自己一家之言。就有了我们后来的儒家、法家、道家等等。

所以,《管子》既属于很多学派,又不属于很多学派。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意见,可能不对。

二、为什么读《管子》?

1、《管子》难读

《管子》一向以难读而著称,古往今来对精通管子者少之又少。《管子》之所以难读有2个主要原因:

1)内容庞杂。《管子》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农业、养生等等,融会贯通是一件极其难的事情。

2)词义晦涩。《管子》词义晦涩难懂,汉朝以后注释的人少之又少。这和汉武帝独尊儒术也有一定的关系。

2、为什么读《管子》?

1)《管子》是学习先秦思想的小百科全书。《管子》在汉朝之前,一直处于首要的流行地位,其影响力远远大于诸子百家。《管子》思想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军事、科技、农业等等,很多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比如“依法治国”等等。

2)《管子》是一本王霸之书。《管子》和诸子百家不同点在于,比如道家、儒家都偏重于体,或着眼于用。《管子》是体用兼备,齐桓公借助管仲的思想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所以《管子》的思想有治国平天下的道体,也有“以道控势”的别论,有很多“用”的哲学和经验,所以《管子》是体用兼备的。

三、怎么读《管子》?

1、如何挑选《管子》版本

在东汉到唐朝漫长的岁月里,目前没有发现有《管子》的注释本。直到唐代才有房玄龄注释的版本,是目前市面上认可度最高的版本。唐代之后也有很多人注释过《管子》,比如明代的刘绩,清代的王念孙,近现代的郭沫若、闻一多等。因为很多版本缺乏严谨的治学态度,有较多的删、改、增等,所以仅供参考。

吸管的管怎么拼读(16万字的管子应该怎么读)(5)

我自己现在读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管子校注》。中华书记这个版本是根据宋代杨忱的版本印的,这是目前找到的最古老的版本了。杨忱的版本是根据唐代尹知章的版本来的,并且中华书局邀请了黎凤翔老先生进行校注,老先生一辈子研究《管子》,治学严谨,校考古书时都有根据,并且尊重古训。

所以要想学习《管子》的话,推荐中华书局出版的《管子校注》,黎风翔撰。

2、如何读《管子》?

读《管子》的朋友,并非是学术研究;而是想从《管子》的思想中获得收益。根据过往智者的习惯,大致有几点:

1)不要被原有固有框架影响。比如在我们的思想里,我们已经形成了对暴秦的理解,当我们再去看历史的时候,就有可能会忽视或有差别对待秦国的历史。

2)穿越时空的体验。试着将自己的思绪带入到管仲的时代,那个充满创造力和未知的时代,那个称王称霸的时空,体会书中的话语在当时的意义。我们不能用信息时代的思想去解读先秦农耕时代所讲的话,并且不能以西方的学术逻辑或推理标准去评价中国古代的学术。这就像一个1岁的孩子去评价一位100岁的老爷爷一样。

3)读原著。读书是一件长时间周期的事情,信息时代的书籍成了快消品,先不说是否有营养,仅仅是书籍的数量就已经多到我们无法选择的地步。对信息的筛选,决定了信息的质量,信息的质量决定了我们学习的速度。读原著,忠实于作者原意,特别对这种先秦思想更为重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