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孩子如何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民族地区幼儿园普通话推广策略探究)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有一些核心的、决定性的要素,比如阅读我们都知道,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经过阅读这种方式输入的可以说,有效的阅读就是有效的学习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大班孩子如何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大班孩子如何进行普通话推广活动
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有一些核心的、决定性的要素,比如阅读。我们都知道,人一生中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经过阅读这种方式输入的。可以说,有效的阅读就是有效的学习。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
我们所说的培养阅读是要培养一个阅读能力体系。这个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基本的阅读技能,也就是通过基础的阅读训练达到认识字词、理解阅读材料、解读画面和文字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应用阅读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学习新知识。简言之,就是学习如何阅读与通过阅读学习。
早期阅读教育与儿童语言发展
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为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活动重要的特点是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来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孩子挑选适宜的、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和探索的绘本。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当是灵活多样的,充满想象力和创意的学习过程。
具体到早期阅读教育,则是在成人的帮助下,以图画书为主要载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的一种类似于游戏的阅读方式。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促使幼儿尽快地由以图画为主的阅读过渡到以文字为主的阅读,由伴随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
对于幼儿教师来说,首先要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然后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素材,在幼儿园里开展高质量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为民族地区幼儿选择适宜的绘本
绘本是图文合奏的艺术品,是最适合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载体。但我们挑选的绘本应当与民族地区幼儿的发展特点相契合。
首先,绘本的主题应当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绘本应当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比如,绘本《牙齿大街的新鲜事》站在儿童的视角,用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了关于牙齿的科学知识和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孩子们爱上刷牙。
其次,绘本的语言文字应当基于幼儿的口语经验,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比如,小班的幼儿正处于简单口语发展阶段,特别喜欢听重复结构的故事。《好饿的小蛇》就很符合这一语言特点,故事围绕着小蛇散步觅食的情节展开,语言则不断在重复:“第一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第二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重复到第六次,迎来故事的高潮,小蛇吞下了一棵苹果树。这种重复结构的绘本可以让小班幼儿获得可控感和安全感,符合他们语言学习的心理需求和特点。
再其次,为民族地区幼儿选择的绘本还应当突出民族特色,让他们借助书籍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认同感。比如,套系绘本《中国民族节日风俗故事画库》用10个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讲述了布依族、白族、苗族、侗族等10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和传统节日,让孩子了解并热爱民族文化,收获勇气、智慧和力量。
在幼儿园开展高质量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
除了为民族地区的幼儿挑选适宜的优质早期阅读素材,我们还要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开展高质量的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具体而言,早期阅读教学活动应该包含阅读准备、师幼共读和阅读延伸三个步骤。
在阅读准备阶段,我们要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故事的封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铺垫阅读活动需要具备的关键经验。例如,和幼儿共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封面,并向幼儿发起提问:封面上有谁?它们在做什么?你觉得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通过几个关键性的问题,吸引幼儿对绘本的关注和思考,为后续的阅读做足准备。
在师幼共读阶段,可以通过动作模仿、分析推理等策略来提升幼儿的知识经验。例如,和幼儿共读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主人公的动作和表情,并提问:画面中是谁?他在做什么?你能学学小兔子的动作吗?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大兔子的爱呢?
阅读完绘本故事以后,还要围绕绘本的主题和情节开展后续的延伸活动,延伸活动可以是故事情感的延续,也可以是故事情节的延续。比如,读完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之后,教师可以向幼儿发起提问:你觉得,小鳄鱼以后会好好保护牙齿吗?猜猜它会怎么做呢?把你的想法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把他们续编的故事和画作带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一说他们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想法,就可以带动整个家庭学普通话、用普通话的学习氛围,还能让家长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幼儿的成长和进步。
在民族地区幼儿园推广普通话的策略
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我们都知道,语言的习得需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越丰富,越能激发幼儿的思维,使幼儿更快更好地习得语言。因此,民族地区的园所、学校应当致力于语言环境的建设。
民族地区的学校要充分利用园所环境中的一景一物,精心布置语言环境,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渗透到园所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让幼儿产生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幼儿园要尽量在班级布置陪伴图书馆、图书角,如果条件实在有限,也可以放置简易的书架和绘本。总之,要有一个专门的角落或区域可以让幼儿在这里看书、说话,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要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机会与时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教师在学校普通话推广工作中起主导作用,要想在民族地区学校推广普通话,当务之急就是培训一支普通话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和提升。比如组织教师开展“学习传统文化,诵读中华经典”的文化活动,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和故事讲读大赛,加强园本教研和区域教研工作,打造一支文化素养高、教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学水平,综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和幼儿在日常的交流中也要尽可能多使用普通话,从生活中进行语言的学习,效果会更好。教师之间的交流也要尽可能多使用普通话,教师首先要有说普通话的意识和习惯,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普通话学习。
幼儿园应当努力开展各种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活动。早期阅读就是一种非常适合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幼儿尽可能用普通话交流,用普通话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在故事、游戏中感受到普通话的学习和使用带来的快乐。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我们还要向家长宣讲说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故事妈妈评比、线上微课的形式,让“学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观念深入到家长心中,引起他们的充分重视。
家园共育形成合力,进一步激发幼儿学说、会说、爱说普通话,也能在家庭中给幼儿提供普通话的应用场景。在不断的表达、反馈、再表达、再反馈过程中,幼儿的普通话会越说越好,而且还能带动整个家庭的学习氛围。
(作者陈婷婷,系绘本阅读推广人)(《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21年第2期)
作者:陈婷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