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的由来你知道吗(只有广西放长假)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似乎对月数和日数一样的日子有某种执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一个个节日,比如正月初一是春节,二月初二龙抬头,三月初三要过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节。其他的节日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三月三也是一个节日吗?
一、起源
三月三最早起源于周朝的三月上巳日人们在水滨进行祓禊活动的习俗。祓禊是指祓除病气,清洁净身。古人利用祓禊活动洗濯身体,祛灾祈福。据史书记载,大约到了汉朝,三月上巳才定为一个节日。因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直到魏晋以后才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
二、传承
三月上巳沐浴习俗历经发展,在魏晋时逐渐演变为郊外春游、临水宴宾。后来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邀友人踏青饮酒吟诗,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活动。
所谓曲水流觞,就是文人雅士聚于环形水流旁,拿一觞斟上酒,至于水上,觞随波逐流,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即兴赋诗。作不出诗的,就取觞饮酒。晋士多风骨,文人皆以此为乐。后来王羲之将大家曲水流觞所作编辑成册,并亲自做序,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兰亭集序》。流觞曲水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三月三上巳赋诗的风俗由此兴起,并逐渐传到民间。
三、发展
三月三发展到现代,汉族的大部分地区已不再流行,但在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壮族三月三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在古代,壮族的青年男女会在这一天聚集街头山歌对唱,汇聚江边宴饮。现在,每家每户会在这天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同时还举办山歌歌会、抢花炮、抛绣球等,俗称“壮族三月三”。
说起“壮族三月三”就不得不说刘三姐。相传唐朝有一位姑娘姓刘,家里排行老三,壮族人,聪敏机制且人美歌甜,是个唱作俱佳的“歌仙”式人物。刘三姐被地主家的纨绔子弟看上,并被多次迫害,与相爱之人走投无路之下只能双双投江。后人因此将“三月三”作为纪念刘三姐的节日。
从2014年起,广西壮族自治区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将“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自治区内所有公民放假两天。2019年的“三月三”放假时间与清明节有重叠,具体放假时间为4月4日-4月8日(共5天)。世界那么大,只有广西放长假!
2017年,广西举办首届“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各设区市根据本市特色举办“三月三”相关活动,比如首府南宁市开展了“民歌湖畔三月三”文化活动、南宁武鸣区举办“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壮族三月三”已不是单纯的民俗活动,而是上升到全区层面的重大节庆活动。
今年的“三月三”再次赶上清明节,连在一起就是五天假,4月2日-4月6日,广西人民可以尽情享受假期的快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