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针反应慢笑变哭(小孩打针意外走红)
文|小源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孩子小的时候,抵抗力往往不及成年人,孩子相比成年人来说,比较容易生病,所以医院的儿科我们经常都会看到人山人海,很多人带着孩子去问诊,我们可以在儿科发现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孩子不愿意去看医生,我们还会经常在儿科诊室听到孩子的哭声,由于孩子抵抗力不高,很多时候需要注射药物来配合治疗孩子的病,导致很多孩子一看到医生护士就开始产生抗拒感,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完成问诊。
最近一段医生为孩子打针的短片在网上走红,原因是在短片的小男孩,由于生病需要打针,在打针时孩子的“演技”十分出色,逗笑了很多网友。
短片中的孩子大概在6岁左右,短片中的他显然对打针是十分地害怕,在开头孩子已经表现出恐惧的的行为,他一直往后退缩,但不管他怎么退缩,打针的命运还是逃不过,6岁的他便开始请求护士:“护士姐姐,别把我扎出血好吗?我求你了,要给我扎不疼,好吗?”这位孩子看到了护士姐姐答应过后,才开始胆胆战战地将手伸出。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扎针是不可能不疼的,由于针头刺穿表皮,表皮的痛觉神经将疼痛传到感官系统上,就算护士再快再轻也无法做到不疼,但是护士为了减少孩子的担忧,她以最快的动作完成了扎针的过程,但孩子还是在扎针的过程中嘴里一直喃喃自语:“哎呀妈,哎呀妈,哎呀妈呀!”但护士拔出针头后嘴里还一直说着:“哎呀妈呀,真的好吓人,真的吓死我了。”
仅仅几秒钟的过程,孩子的表情和语言都逗笑了网友,有网友夸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奇才”孩子表情的表现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就算不打开声音唔看这个短片,也能感受到孩子当时的畏惧感,比起每次打针都哭哭啼啼的孩子,这位孩子的做法是用言语来安慰自己的同时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不仅安慰了自己还讨好了护士,这样的孩子会显得非常高情商。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像这个孩子一样去用语言来安慰自己并且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父母如何让孩子顺利扎完针呢?
1.预先告知孩子扎针的原因
孩子在生病的时候肯定会感到辛苦,因为病症往往会带来发烧发热等症状,成年人会感到是粉色不舒服,更别说孩子,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预先告知孩子,扎针是可以帮助孩子缓解这一现象,不仅如此,扎针还可以帮宝宝取走病痛,所以如果医生说要打针,父母会陪着你一起去护士姐姐那里扎针,我们在扎针的时候要配合护士姐姐,这样宝宝才能好起来,才能继续无忧无虑地玩耍。
2.提前告知孩子后果
有些孩子天生很贪玩,特别在洗澡的时候很多贪玩的宝宝会一直泡在水里玩水,不肯出浴,这时我们可以预先告知宝宝:“宝宝已经洗完澡了,如果宝宝还不出浴就会感冒发烧,如果感冒发烧了就要扎针,到时候的话宝宝可不能哭。”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心理准备,还能利用扎针来改正宝宝的坏习惯。
3.用语言鼓励孩子
人的本性都会对疼痛作出恐惧的反应,所以孩子在打针时会退缩。这时候最为父母的我们计划可以选择鼓励孩子,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会觉得父母是他们的的榜样,所以我们可以不断鼓励孩子为孩子打气,孩子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减少恐惧感。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现在很多儿科注射室都配备有电视,通常这些电视都会播放儿童喜欢的动画片,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扎针的时候去留意动画片,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孩子的恐惧,从而更好地完成扎针。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有很多方面是需要我们作为父母的去引导孩子,这样才能教出情商高的孩子,高情商的孩子不管以后在哪里都会发光发热。
想获取更多母婴育儿知识,欢迎您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为大家带来育儿小知识。如果您在带娃的过程中遇到什么有趣的、困难的都可以发私信分享给我。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