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晚年照顾她的保姆(她是杨绛的母亲)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留别妻》
她是中国最早一批的知识女性,却一辈子相夫教子;她亲身给自己的儿女们做了一个好榜样,是幸福婚姻的好模范。她凭借自己的聪慧和温情,经营了一段完美的婚姻,成就了丈夫的辉煌事业。
投身婚姻的知识分子谈起婚姻幸福、白首到老,我们总能想起杨绛先生和她的先生钱钟书相濡以沫的63年美满婚姻,但是杨绛先生却说:“我们姐妹几个对丈夫都很好,可都比不上我母亲对我父亲的好”。很多人都看过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非常羡慕他们夫妻间既是爱人又是知己的关系,可就连杨绛先生都说自己比不上母亲唐须嫈,可见唐须嫈自有她的伟大之处。
杨绛的母亲叫唐须嫈,出身于富贵之家,年少时曾经在上海著名的女中读书,和杨绛的姑母杨荫瑜、章太炎的太太唐国梨是同学。她是中国最早期的知识分子女性,但她没有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活跃在民国世界,而是很干脆地嫁给与自己同龄的杨荫杭,从此相夫教子。
杨绛的父亲叫杨荫杭,为人特别正直,在北洋公学上学的时候,有部分学生闹学潮,有一个广州的带头学生被开除。他本来没有参与活动,却义愤填膺地出来为这名学生松绑。后来在政府担任公职时,也坚持自己的作风不动摇,因此经常得罪上级却无怨无悔。他的性格刚烈可见一斑。
俗话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杨绛先生也说,自己的父亲性格刚烈,母亲却温婉贤淑,也许这就是他们能够相伴一生的原因,婚姻中,总是要有一个人要包容、要让步。唐须嫈和杨荫杭都是无锡人,1898年,二人结婚。婚后,唐须嫈就开始了相夫教子的主妇生活,从此,历史上失去了她的踪迹,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载中窥见一点她的婚姻生活。
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
据杨绛先生回忆,虽然父亲杨荫杭脾气急躁,但是和母亲多年的婚姻生活中从未红过脸,这不得不归因为唐须嫈宽和包容的性格。我们看到钱钟书和杨绛的婚姻生活里,总有杨绛是如何如何对钱钟书好、悉心地照料他的,殊不知,这些都是杨绛先生从母亲那里学来的。
杨绛先生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父亲生了重病,连续几个月都高烧不退,到最后连医生都束手无策,不愿意再去治疗,全家人都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只有唐须嫈不愿意就此放弃。
当时有位出名的中医华实甫先生,勉强开了一个药方,只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了。但在唐须嫈的不懈努力下,杨荫杭竟然逐渐康复,连医生都说这是一个奇迹,而杨绛先生也说“都归功于母亲的悉心护理”。
对自己的丈夫无微不至的照料,这不算什么,毕竟是自己最亲近的丈夫,更难得的是唐须嫈对一家老小都尽心尽力。家里虽然有帮工佣人,但她仍然亲力亲为,为子女和家人缝制衣服。家里的两个小姑没有嫁人,一直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也是用心的照顾她们。
后来杨绛的大弟弟得了病,家里住着的小姑子怕被传染,想要搬出去住。当时的唐须嫈正为着儿子病情的反复焦头烂额,仍旧抽出时间来为小姑子置办搬家所需的一应物品,细心周到。
杨绛当时年纪已经不小,清楚的记得这件事情,还为了这个有些生气和不解,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三姑母是个孤独的人,脾气又坏,我们是她的亲人,要为她撑场面,不能让她在偏僻的地方受欺负。”这就是唐须嫈的性格,温婉大方、善解人意,既聪慧又善良。与此同时,她也不是一个纯粹埋身生活的纯粹家庭主妇,她有自己的爱好,知书达礼还能够帮助丈夫,做一个“背后的女人”。
不是保姆式的主妇
唐须嫈不是一个保姆式的主妇,她有自己的爱好,从来不是一个把所有时间都投入柴米油盐的旧式主妇。她是读过书的大家闺秀,对文学时事都有自己的见解。喜欢在闲暇时看一些小说,旧小说她看,新小说她也看,不时地还发表一些自己的见解。
杨绛后来回忆母亲时说,她对当时各位名流作家的点评,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杨绛受益匪浅。杨绛总觉得,唐须嫈如果没有选择相夫教子,也许能在文坛上留下名来。可惜唐须嫈受困于那个时代,本人性格又低调平和,并不贪慕虚荣,我们对她的才华了解不多,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与此同时,唐须嫈的才华还体现在她对自己丈夫事业的帮助上。杨绛后来回忆,当父亲刚刚辞官回家开始从事律师行业时,每每将他受理的各个案件详细的讲解给母亲,母亲就会给出自己的意见,他们时常一起讨论。后来杨荫杭的成就,不得不说有唐须嫈一份功劳。
可见,唐须嫈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她会有独到的分析能力,使得丈夫一直将公事讲与她听,这在那个女性备受歧视的旧时代是多么的少见啊!我们看多了民国时代男女间的悲惨婚姻故事,那个时代政治、思想急剧变革,往往出现很多抛妻弃子的悲剧。唐须嫈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却能经营出一份幸福的婚姻,是她不放弃自己人格的结果。
唐须嫈保持了自我,与丈夫共同进步,一直保持顺畅的沟通,连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里都说“他们谈的话真多”,“两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好像一部拉布吕耶尔的《人性与世态》”。可见,他们夫妻的和睦。
温柔如水、体贴包容却不失去自我,如同中国传统女性最美好的性格,也许就是唐须嫈经营一段完美的感情,一场令人艳羡的婚姻,最重的砝码。时光荏苒,我们不能亲眼看见唐须嫈,却能透过杨绛的文字,体会到这个女子至柔至刚的深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