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上如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未来城市要怎么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我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城市规划、发展、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具体应该如何做?
11月5日,在杭州举办的“(中国)城市学年会·2022”暨第十二届城市学高层论坛交出了答卷,11位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共同描绘未来城市的新图景。
“要实现党的二十大制定的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就需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目标体系,形成一个清晰有序的坐标系统,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较好的参照考量和评价标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张大卫谈到,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测度的指标涉及方方面面,但在建构系统的评价体系时,涉及高质量发展本质及基本内涵的指标却是不可或缺的,如增长、就业、绿色低碳、创新、开放、智慧、宜居、健康、韧性、公共服务水平等。他注意到,当前国家、高校、智库以及社会组织都在尝试建构相关的评价指标,但无论从实践看,还是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看,这些指标的系统性仍显不足,结构上还存在缺陷,改进的空间仍然很大。
为此,张大卫理事长结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近年来进行的尝试,就低碳城市、卫生健康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相关的指标体系建设现状和可能的优化方向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低碳城市指标体系要把握住技术进步、政策扶持和管理创新这三个关键因素,卫生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必须确保指标可获性和各地统计口径统一,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关于概念理解、技术标准和权威性上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指标体系则应考虑自然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弹性、城市功能和治理体系方面的内容。
“为什么有的城市发展得好,有的城市发展得比较差,而且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原因何在?”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抛出了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回答这一问题,潘院长从城市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出发,尝试揭示城市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机理。他指出,城市的外部逻辑由物理系统(包括建筑、街道、公共设施等)和市民系统(城市的人)构成,城市的内在逻辑则可以归纳为市场逻辑、生产逻辑和生活逻辑三类,对应市场、产业和生活发展活力三类动力来源。外部逻辑固然重要,但内部逻辑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确保内部逻辑与外部逻辑的良好互动。
那么城市的内逻辑和外逻辑应该如何互动?这就涉及到城市系统以及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潘院长在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增加“城市管理者”这一元素,将其协调商品交易、企业、家庭、市场要素的“平台”。当前人类正在经历第四次科技和产业变革,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城市管理和城市发展新风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智化变革不仅为梳理城市这一复杂的巨系统提供了可能,更为打造城市管理平台提供了可能。
“城市应当寄托人民的向往,人民与城市命运与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结合他在杭州工作16年来的体会,分享他对打造高质量城市的理解。杨卫主任指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经济的高速增长,还包括高水平的教育、高端的创新人才、高质量的城市管理,共富之城的显著特点就在于人人可以实现物质、精神、文化和环境方面的富足。
在这一框架下,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也同样谈到,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劳动力水平上的重要作用,要强调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重视教育普惠与教学创新。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则指出,要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让文化遗产成为人们的生活环境,鼓励探索城市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学部委员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强调文物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