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在海边发现巨型巧克力(07年江苏小孩捡到)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锐眼战狼
如果有一天,你捡到了价值连城的瑰宝,可它并不属于你。
你,会选择把它上交给国家吗?
2007年,一位名叫王银生的普通农民,就遇上了这样的一个难题。
只见,在这一天,王银生独自一人端坐在自家的堂屋里,就连妻子和儿子都被他赶到了门外。
王银生的左手紧紧攥着宝物,右手则拿着一台手机,而在手机里,此时正安静地躺着两个号码。
其中,一个号码来自国外,一位姓宋的“收藏家”表示对王银生手里的宝物很感兴趣,希望能以重金将它买下,甚至,他可以先付款。
而另一个号码则来自王银生的侄子,对方这几天一直在劝说着他,希望其能把这不属于他的宝物主动上交。
一面是金钱的诱惑,一面是法律的底线。
到底该如何取舍?
这个问题来回折磨着王银生,让他这几天来一直不得安生。
甚至他忍不住去想:如果自己没捡到这件宝物,会不会就没有这些麻烦?
但事情已经发生,王银生也必须做出选择。
终于,王银生咬紧了牙关,眼睛突然狠厉起来,拿起手机拨通了其中的一个号码.......
小学生的“奇遇”
时间回到2007年4月20日的下午。
这天,对于江苏省大丰市友谊村来说,本来应该是和往常一样,稀疏寻常的一天。
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枯燥,但也乐在其中。
然而,就在此时,四个小学生的一场“奇遇”,却是让整个友谊村,瞬间变得“疯狂”起来。
原来,就在这天下午,刚从镇上小学放学回家的六年级学生朱从淦,和邻居家的三个女生朱从娟、朱从秀和朱萍,意外在路上捡到了宝贝。
起初,这四个孩子只不过是玩心大发,在路过另外一名村民倪自海承包的鱼塘时,发现岸边停靠着一艘小木筏,便想要把木筏拖到鱼塘里,坐上去玩一玩。
可彼时鱼塘刚刚放完水没多久,本来也就没有多少水,再加上几个孩子力气有限,也没法把木筏拖到更深的地方去,因此只得作罢。
然而,就在这个过程当中,细心一点的朱从淦突然看到在鱼塘的东北角处,莫名的有一些东西从泥巴里露了出来,在阳光的照射下,竟然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不得不说,“金色”无论对男女老少来说,显然都非常具有吸引力。
于是,朱从淦当即不顾泥巴脏,直接跳了下去,来回摸索了半天,把这些东西掏了上来。
“你们看,我捡到了什么好东西!”
在捡到“宝贝”之后,朱从淦也不顾自己浑身沾满了泥巴,连忙凑到了三个女生面前邀功。
可面对朱从淦的付出,三个女生却似乎并不领情,不约而同地后退了一步,并在看清楚朱从淦手里的东西后,露出了鄙夷的眼神。
“这不就是巧克力嘛!朱从淦你怎么还跟个小屁孩一样,大惊小怪的!”
原来,朱从淦从泥巴里掏出来的“宝贝”,正是金灿灿的钱币。
从外观上看来,跟当时最时髦的“金币巧克力”几乎一模一样。
因此,在三个女生看来,朱从淦的这些宝贝,就是某个小孩不小心掉到池塘里的零食,因此才会表现出毫不在意的神情。
然而面对女生们的冷淡,朱从淦却好像并不自知,依然把金币送到女生们的面前。
“这不是挺好看的嘛!刚好四个,咱们一个一个分了呗!”
看着脏兮兮,不断“得寸进尺”的朱从淦,女生们逐渐从嫌弃变成了惊慌。
手快一点的朱从秀和朱萍连忙挑选了两块稍微干净一点的,而剩下的两个,都还带着泥巴块,很是膈应人。
眼看自己没得选了,朱从娟只好小心翼翼的拿起一块,但望着上面的泥巴,她实在无法接受将其装到自己的口袋当中。
于是,朱从娟又反手把“金币”丢给了朱从淦,想让他帮忙弄干净。
谁料朱从淦没反应过来,就没有接住,扑通一声“金币”重新落回了鱼塘当中,这下彻底看不到踪影。
看着自己错失“金币”,朱从娟明显松了口气,在拒绝了朱从淦想把金币让给自己的好意后,四人便再次喜滋滋的踏上了回家路。
不得不说,小男孩就是喜欢炫耀自己。
这边朱从秀和朱萍早已把“金币”收进了口袋里,捂得严严实实。
那边朱从淦则一直把“金币”拿在手里,来回把玩,活生生像是一个打了胜仗归来,耀武扬威的“小将军”。
而这一幕,恰好被同村的王翠兰看在了眼里。
最开始的时候,王翠兰只是觉得这几个孩子好玩,特别是张扬的朱从淦,属实让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但当看清楚孩子手上拿的东西后,王翠兰顿时脸色大变,因为曾经做过首饰鉴定的工作,她仅仅只用了一眼,就看出朱从淦手上拿的,绝非什么“巧克力”。
“从淦,你能把你手上的东西给婶子看一下吗?”
听到有人想观赏自己的宝贝,朱从淦开心都来不及,哪里会拒绝,当即把东西递了过去。
而在把“金币”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后,王翠兰再次确认了自己的观点。
于是,王翠兰连忙把东西还给了朱从淦,并小声的告诉几个孩子,马上把东西拿回家交给大人。
“傻小子,你这东西是金子,快拿回去藏好了!”
听到这,几个孩子才意识到自己是捡到了真宝贝,随即立刻跑回了家。
唯一没有得到金币的朱从娟则后悔不已,只得空手回家,将消息告知了父亲朱友生。
而在听到女儿的话后,朱友生也顿时急了起来,连忙询问掉落的地方。
随后,在朱从娟的带领下,朱友生找到了金币掉落的池塘,所幸金币掉的不算太深,在抹黑找了一阵后,又将金子捞了上来。
不过,虽然在朱友生的努力下,属于女儿朱从娟的那块金子最终失而复得。
可因为一家人闹出的动静实在太大,倒是让不少领居看在了眼里,于是便偷偷跟在他们的身后,也找到了那处鱼塘,并在不远处也捞到了金子。
就这样,鱼塘里有金子的消息,顿时像涨了翅膀一样,一夜之间飞遍了全村。
等到了第二天白天,几乎没有人再去干农活,所有的村民全都聚集在了那个鱼塘里面,人挤着人来回摸索。
而这一下,竟然让他们捞出了21块金子!
不一般的金子
作为21块金子的拥有者之一,王银生在掏到金子的那一刻,几乎以为是自己祖坟冒了青烟,差点激动的站不住脚。
对于干了一辈子农活,早已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王银生来讲,这块金子的到来简直就是天大的福分。
如果能卖个好价钱,甚至说不定从此自己就能摆脱田野的生活。
这,怎么能不让人激动?
但,王银生还是低估了自己手里宝贝的价值。
这边王银生还沉浸在喜悦当中,没有缓过神来,另外一边卖家就已经找上了门。
原来,友谊村村民们热火朝天的挖宝动静,早就吸引来了不少其他村的人关注。
在确认友谊村人挖到金子后,这消息便迅速传到了省城里,一些所谓的“收藏家们”也随即望风而来。
对于王银生等村民们来说,他们只觉得自己拿的不过是些金坨坨,因此虽然知道值钱,但想着最多可能也就几万块钱。
可这些“收藏家们”,却给出了远超于金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让王银生等人听得目瞪口呆。
直到这时,王银生等人才知道自己这宝贝并不一般。
因为,上面有文字!
当文字出现在金属上,很多时候这些字反而才是最值钱的东西。
因为金属终归只是金属,而文字,却是文化,甚至文明。
没错,王银生和村民们得到的宝贝一点也不简单,经过大丰市文化局鉴定,这些金块块来自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黄金铸币—郢爰(yǐng, yūan)。
先秦时期,周王分封列国,列国各自为政,车不同轨,书不同文,行不同伦,地不同域,量不同衡。
币,亦不同形。
而郢爰正是专属于楚国的黄金铸币。
众所周知,后来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强行将货币统一,因此诸国被废除的货币大多都被收缴,鲜有留存于世,再加上2500年的历史长河跨越,郢爰更加稀有。
因此,友谊村的这21枚郢爰毫无疑问不仅是考古界的一大发现,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发现。
如此稀罕的物件,显然不会是什么廉价之物。
2003年,人民银行曾给出50亿一整版的收购价格,切割下来的一小块,也曾拍出过1900万人民币的价格。
因此,按照这个价格来算,友谊村的这21名黄金获得者,几乎都已经成为了千万富翁。
这对于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们来说,显然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事情真的会有这么容易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边王银生和村民们还未把千万富翁的衣服穿热乎,一通电话的到来,却是为他们浇了盆冷水。
村民的抉择
“叔,听说你也捡到鱼塘里那些金坨坨了,你赶紧交了吧,那些是属于国家的!”
来电话的不是旁人,正是王银生的侄子王根荣。
原来,在得知友谊村出现郢爰之后,当地派出所当即联系了友谊村的联防队员王根荣,让他协助了解情况。
谁料,王根荣这一查就查到了自己的叔叔头上,于是连忙联系上了王银生。
按照我国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都属于国家所有。
因此,依据法律,从友谊村鱼塘当中出土的郢爰,也应当属于国家所有,理应上交。
可这毕竟是大几千万,试问谁能不心动呢?
交,还是不交?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问题。
最终,经过大丰市公安局和文化局的联合劝说以及宣讲,友谊村的21块郢爰,成功得到收缴。
王银生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还是删掉了宋老板的联系方式,选择将文物交还给了国家。
如今,这批郢爰被大丰市博物馆纳为馆藏,定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所有的普通游客都可以在馆内,透过它看到2500年前楚国曾经的辉煌。
我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也是一种最好的结局吧。
其实,关于文物上交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争论。
有不少人都觉得,既然是我捡到的凭什么不能属于我自己?
还有人觉得,让我主动上交可以,为什么不能给予多一点的报酬呢?
一面锦旗,两百块钱,说难听点,谁缺这两百块钱啊!
的确,不可否认,比起把文物卖去市场,上交文物得到的报酬完全不值一提。
但有些账是不能用金钱去计算的。
就拿友谊村的这批郢爰来说,如果被卖向市场,那么它们的最终结局就是沦为某个人的私人藏品,普通人恐怕很难再想见到。
甚至情况再严峻点,可能它最终都无法留在中国的土地上,被送去未知的地方。
当然,你可以说,友谊村的这几位村民获利了,成为了千万富翁。
但对于我们整个中国来说,丢失的又何止这千万啊。
我们丢失的,可是2500年历史一个角落,这哪里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商亦有道”,钱虽然重要,但并不是什么钱都可以赚的。
出卖自己国家的文物,甚至文化,不仅仅是对国家的背叛、民族的背叛,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祖先,乃至子孙后代的一种背叛。
这样的钱,试问这能拿的心安吗?
如今,我们流失的文物和文化已经太多太多,五千年璀璨的华夏文明史,早已千疮百孔,一片狼藉。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身为中国人,必须要珍惜这剩余的一切,用我们的行动去拯救和捍卫它,如此,华夏文明才能继续的延续下去。
因此,拒绝买卖文物,不仅仅是法律底线,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去尽到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