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

微评提示

上篇文章,收到不少读者反馈。有表示赞同的,还帮助发掘出宁波、无锡的更多共同点。比如,科教都极为出色:一是盛产院士。数据显示,无锡籍“两院院士”达94人,宁波籍院士更多达111人。要知道,2019年末所有院士总人数,才1755人!这在全国绝对名列前茅,很少有城市比得上。二是重点中学。宁波镇海中学,在浙江省是神一般的存在。近年来,几乎包揽了全省高考文理科状元;无锡天一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在学力超群的江苏省也堪称翘楚,同样贡献大量文理科状元。三是大学知名,稍弱。宁波大学(省属重点)、江南大学(部属211重点),肯定不能与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顶级名校相比;但作为非省会城市,有所知名高校也算不错了。总之,江南的山水灵秀、人文荟萃,这两座城市体现得淋漓尽致。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

当然也有读者认为,它们并没什么可比性。宁波是计划单列市,面积近万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0万;无锡不过一个普通地级市,面积不足5000平方公里、人口600来万,财政1000万出头;宁波规模大得多了。

赞同也好、批评也罢,都表示感谢。大家的热情,才是我们坚持写下去的动力。所谓“VS、比较”,也无非增加趣味性,当不得真。我们关注的,是城市兴衰、经济变迁背后,隐藏的逻辑、规律与变化趋势。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2)

一、实业强市与县域经济

上文浮光掠影地,描述了宁波、无锡特有的地理、历史与文化。熟悉“经济漫谈”系列《微评》逻辑的读者,很容易理解:这两座城市,必然在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与上海、深圳、香港、广州、苏州、泉州等一样,它们就算现在“财富清零”,变得一穷二白;凭借沿海、沿江、良港,又靠近经济腹地的巨大优势,凭借区域内活跃的工商文化基因,只要政策开放搞活,十数年间,照样繁华富庶。具体看一下经济结构。

1、工业十强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制造业门类齐全,工业生产能力冠绝全球,才是咱们骄傲的本钱;并非金融、外贸,更不是房地产、建筑。那国内,哪些城市称得上“工业最强”呢?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3)

资料显示,如果按“工业增加值”排名,2019年度全国的工业十强,分别为:上海、深圳、苏州、重庆、广州、东莞、泉州、宁波、无锡、武汉。像京、成、杭、宁这样的城市,综合实力超群,但主要是第三产业更突出。不出意外,两位主角又上榜了,而且排名相近。

(1)宁波

记得有文章戏称:宁波,是一座充满“蓝领”气质的城市。这个说法,很成问题。前面说过,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曾涌现出无数商业巨子,也诞生了王阳明、张苍水这样杰出的人物,培育出屠呦呦等100多名院士;人文之盛,很少有地方赶得上。比喻成“蓝领”,岂非扯淡?然而,如果仅限定在形容产业特点的范围,却不无道理。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4)

综观宁波的产业结构,工业无疑是核心。GDP构成中,第二产业占比超过一半,主导产业为石油化工、纺织服装、冶金、电子、装备制造、新能源、建材等;光国家级开发区,就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国家高新区、杭州湾新区等7个。从区域分布看:

以雅戈尔、太平鸟、申州国际为代表的传统服装企业集群;杭州湾新区,有上海大众汽车生产基地、吉利全球研发总部,形成了汽车、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六大先进制造业;镇海、北仑,有镇海炼化、LG甬兴、万华化学、宁波钢铁等一大批巨型临港重化工企业,以此为核心,形成精细化工、精密机械、高科技电子、冶金、仓储加工等产业集群;慈溪、余姚,有方太电器、公牛电器等为代表的传统家电、汽配集群,以此为基础,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海洋装备及智慧产业;南部滨海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模具、通用航空装备、生物医药、光伏产业等,都各具特色。

(2)无锡

产业结构里,工业比重接近GDP的一半,略低于宁波;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精密机械、生物医药、汽配摩托、电子家电、冶金、精细化工等,与宁波也非常相似——以纺织服装为例,宁波有雅戈尔、杉杉、太平鸟;无锡有海澜之家、红豆、阳光;足以匹敌。拥有2个国家级高新区: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5)

除了传统产业外,无锡值得一提的还有“物联网”这一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经过近十年的积累与发展,已集聚物联网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突破15万人,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0%;承接的物联网工程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独树一帜。具体区域不展开了,有兴趣可以百度。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6)

2、县域十强

(1)超级强县

多年来,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中,苏州、无锡、宁波这三地,都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苏州“F4”:昆山、常熟、张家港、太仓;无锡2家:江阴、宜兴;宁波2家:慈溪、余姚;垄断了TOP10的大半部分。余姚近年稍弱,徘徊在10-20名;但江阴始终数一数二,慈溪、宜兴稳定在前10。全国范围,这种情况绝无仅有。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7)

2020年,江阴、宜兴两家县级市,GDP之和5946亿,竟达无锡的一半之多;宁波没有那么集中(它还拥有鄞州、北仑等超强区),慈溪、余姚GDP之和3229,约总量1/4强,也占重要地位。

(2)“离心”文化

“超级强县”的存在,形成了非常有趣的“离心”文化:江阴、宜兴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无锡人!民间提到无锡,甚至翻白眼的居多:“同我家不搭噶!”外人一头雾水——你们不是无锡下辖县吗?本地却早已习以为常。据说苏州也类似。比如昆山,认为自己就是上海的一部分,与苏州何干?统计“并表”而已。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8)

这种现象,令人哭笑不得。“散装苏大强”,果然不同凡响!然而,如果我们深入考察,就能明白。短短几年、几十年的行政划分、隶属关系,很难改变历史长期形成的语言、习俗、文化认同;区域经济越发达,越是如此。这种“离心”现象,全国其实并不罕见:顺德、南海之于佛山,萧山之于杭州,诸暨之于绍兴,都如此。

二、落寞的“双骄”:跌落“新一线城市”

这两座美丽的城市,已经说了太多的溢美之词。它们也确实担得起。近代以来,放眼全国范围,都算佼佼者——但近年来,宁波、无锡的光环,似乎正在渐渐褪色。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9)

没错。当前,更吸引眼球的,是区域中心如北上广深、成渝杭宁的烈火烹油、繁华似锦;以往并不突出的中西部省会,武汉、郑州、长沙、西安,成了万众瞩目的热点城市;甚至合肥、贵州,这些原来毫无存在感的城市,也变成“网红级”现象!它们的动态,才是网络追捧、10万 热帖的对象。

2019年,无锡跌落“新一线城市”榜单;2020年,宁波紧随其后,黯然离榜。取而代之的,是合肥等新晋势力。也许,这类排名并不科学,不必理会;GDP百强城市,两座城市仍然排名12、13;除苏州外,傲视全国其他非省会城市;似乎也没理由,感到失落。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0)

然而,与以往辉煌的历史比,仍有“美人辞镜花辞树”之感。以无锡为例。就不说曾经“华东第二城”的荣耀了,江苏有GDP统计以来,它一直排前二名;但自从2013年底被南京超过后,目前不仅只能省内第三,而且2020年GDP,已经落后南京2500亿之多。再看后边,郑州、长沙也已跨上1.2万亿台阶,稍一发力,就可能将甬、锡甩到更后面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系列《微评》,曾多次强调,区域经济的“天时、地利、人和”决定论。那么,近十年来。宁波、无锡的弱势,是经济地理变差了,还是人文精神变弱了?显然都不太可能。看来,“落寞双骄”的原因,只能从“天时”去寻找了——区域发展战略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经济格局。全国范围的城市竞争,不经意间,已经逐渐从“春秋”时期向“战国”时期过渡;假以时日,若干个“超级都市圈”将在各地成型,并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超级城市化”及其隐忧

经济学家们早已指出,“超级城市”的出现,是世界范围的普遍现象。以东亚为例:在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都市圈,集中了全国一多半的人口。奇特还在于,近年来,大阪、名古屋都市圈内的人口都呈下降趋势,唯一人口增加的,只有东京!在韩国,首尔经济圈人口2020年突破2600万,超过总人口的一半。

众所周知。日本、韩国,都以人多地狭、国土空间小为特征,却一门心思,还在集中、再集中!考虑到其市场经济背景,大概只能理解为——经济规律如此。没错。企业对经济效率的追求,个体对成本与收益的考量,会像旋涡一般,呈现出强烈的“中心化”趋势。

咱们呢?上述因素也越来越显著。此外,体制还决定了,宏观政策导向、往往又起到决定性作用。

改革开放之初,政策特点是“开放、搞活”。鼓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发挥比较优势,反正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在这种情况下,宁波、无锡、苏州、青岛、大连等,地理与人文优势明显的沿海、沿江城市,成了各种政策倾斜的宠儿,迅速腾飞;中西部郑州、合肥、长沙等就算是省会,也完全无优势可言。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1)

然而,新世纪以后,尤其近十余年,情况发生了巨变。“西部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省会城市优先建设、带动区域发展的“首位度”战略,在各地蔚然成风。政府财力今非昔比,越是省会城市,就越有条件“集中资源办大事”,高铁、地铁建设,核心CBD、摩天大楼、高档公建等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这里生活,能享受到非省会城市,难以想象的繁华、便利。渐渐地,它们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周边的年轻人口涌入,带动消费旺盛、进一步助推经济增长。

以宁波为例。虽然工业经济仍然强劲,富裕程度仍然傲视全省;但城市化的步伐、面貌的变化,与省会杭州相比,瞠乎其后——近20年,杭州已从原来城区面积列全国倒数第二的“迷你省会”,一路并入萧山、余杭、富阳、临安,城区面积甚至超过上海,长成真正的“巨无霸”——宁波除了合并鄞州区、建设杭州湾新区外,没啥变化。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2)

第三,近年来,制造业普遍产能过剩、2008年以来全球金融危机对国际经贸的影响,对无锡、宁波这样的工业城市、港口物流城市,也形成了较大冲击。

现在,谜底可以揭开了。“绝代双骄”近年来略显落寞的背影,与体制、经济、产业因素叠加有关。可以观察到,现在的GDP全国TOP X强,与城市的行政等级,越来越一致。苏州、无锡、南通、佛山、东莞等普通地级市,之所以还能保持强势,与其临近“一线城市”,承接产业、人口外溢有关;但在竞争中,已经越来越吃力。现有格局不变,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强化。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3)

最后,谈谈所谓“超级城市化”的隐忧。人口集中,都市繁华、生活便利,有啥不好呢?有。突出的问题在于:生育率降低,老龄化加剧。在日本、韩国,“宅男文化”盛行,生育率低下、怎么刺激也萎靡不振,严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已经让当局束手无策。

很显然。大量人口涌入“超级城市”,房价飚升,生活压力剧增;教育严重“内卷”、择校升学压力不堪重负,养育成本高到吓人;而且,往往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4)

相当多的年轻人,既向往、享受大都市的溢彩流光、繁华多姿,不愿一辈子呆在小地方;但上述严峻现实,又使大家不约而同地,对“婚育”普遍抗拒、逃避。这非常自然。什么“社会责任”,与我何干?养活自己已经不易,拿什么养老婆孩子?就算有点条件,也不愿轻易套家庭、孩子的枷锁。还生二胎、三胎?生出一部“碎钞机”也罢了,想到入托入学、培训择校、中考高考的压力,人都要发疯。谁爱生谁生!

对这些“理性”的考量,只能一声叹息。从长期视角看,连“世代更替”都保证不了的社会,短期的经济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愿,是杞人忧天吧。

扯远了,回到“绝代双骄”。我们相信,这两座风光秀丽的江南名城,就算当下遇到点小困难,前途仍然是美好的。毕竟,人杰地灵、潜力无限。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

本文为粉丝西湖论剑投稿,感谢作者的大力支持!

无锡和宁波的发展状况比较(落寞的绝代双骄)(15)

文中观点

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尊重原创,转载请后台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