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漫谈①端午节的来历

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仲夏时节,粽叶飘香,五月初五,又见端午。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等。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人文、哲学、星象等方面的内容,蕴含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习俗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漫谈①端午节的来历(1)

端午节名字的由来

端午,从字面的意思看,“端”字的本义是“正”,也有“初”的意思。“午”是十二地支之一,由于“五”与“午”同音,因此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就被叫做端午。五月五日这一天也就叫做“端午节”了。又因为“午月”和“午日”两个“午”字重复,所以又叫“重午”。古人常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又叫做“端阳”。到了唐代,因为唐玄宗出生在八月五日,宋璟为讨好皇帝,避讳“五”字,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这个就是端午节名字的由来了。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的说法,但流传最广、最有影响力的不外乎以下四种:人物说、信仰说、辟邪说和夏至说。

端午节的习俗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漫谈①端午节的来历(2)

端午节的来历——人物说

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但说起端午节,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屈原。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看到楚国屡遭秦国的侵略,人民痛苦不堪,他坚决主张联合齐国、对抗秦国。楚怀王不接受屈原的主张,被张仪骗到秦国软禁不久后去世。消息传到楚国,忠贞的屈原悲愤欲绝,上书新即位的顷襄王,望其近忠远奸,选将练兵为怀王报仇。谁知顷襄王宠信奸佞,将屈原削职流放。秦国一看时机成熟,便于公元前278年,出兵攻下楚国的郢都。楚国失地千里,百姓尸横遍野。

端午节的习俗和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漫谈①端午节的来历(3)

屈原眼见自己的祖国被侵略,而自己救国无望,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心如刀割。在极端忧郁、悲愤、绝望的情况下,抱石投入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当地渔民闻讯迅速驾舟赶来打捞,可总不见屈原的身影。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咸蛋投入江中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里,说要药晕鱼龙。一会水面果真浮起鱼龙,龙须上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剥了皮,抽了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像屈原一样心灵贞洁的孩子们。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行吟泽畔,斯人已逝。“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样的千古之问却依然横亘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流传最广的纪念屈原说,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我国古代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爱戴和怀念,同时也体现了爱国精神在人民群众心中永恒不变的真谛。正因如此,端午这个日子,不管有怎样的节日气氛,它的本意是悲情的、悲悯的,也是深沉的、深刻的,更是爱国的、爱民的。

制作:李方舟 张悦鑫

[ 责编:张倩 ]

栏目主编:顾万全 张武 文字编辑:曹飞

来源:作者:王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