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图二十四节气(男女十忙庄稼忙)
《春牛图》表现农事民俗
《春牛图》,有的上面也有二十四节气月日表,有的还有“流郎诗”、“地亩经”等。供农民耕作时,按图上节气务农,和《九九消寒图》具有同样功能。只不过,其画面的欣赏意义更强。
《春牛图》又名《芒神春牛图》《清嘉录》中记载:苏州新年“城中圆妙观尤为游人所争集。卖画张者聚市于三清殿,乡下争买芒神春牛图”。
画中牛后执鞭者为春神句芒,或称芒神。所谓芒神是一童子模样者,手持一短鞭,俗称句芒,象征春临。芒神依一卧牛身旁,手托“春”字。他穿一鞋,赤一足,是指风调雨顺,水旱相当;马下双驹是吉祥之兆:三人吃饼谐音“三壬九丙”;争抢短工表示大丰收后人力短缺,满图皆为丰年预兆。
传说中的春牛是一种神牛,背上坐的牧童,据说是玉皇大帝的近臣司气候之神,因事得罪了大帝而被贬为牧童。因此在旧时农历上印的“春牛图”,有时是画面上有一牧童坐在牛背之上。
每年收成如何,就看牧童的穿着。若他穿木屐,则表示这一年多晴少雨;若是穿布鞋,就表示多雨少晴。
早在周朝时,就有立春日出春牛的活动。这一关,官府带着迎春的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东郊八里外,祭祀泥塑的春神句芒和春牛。人们一律穿青衣,坐青色的车子,用青色的旗帜。他们吹牛角号,唱“春阳曲”,跳着舞蹈,隆重地举行迎春仪式。
民间流传的《春牛图》多种多样,各地画面不同,如关东《春牛图》的画面是一只神牛,背驮聚宝盆,盆里栽种青枝绿叶的摇钱树,两边各引来一只凤凰,旁边有一农夫,着力用鞭赶牛。画面上有一行题字:“我是上方一春牛,差我下方遍地游,不食人间草和会大料,专吃散灾小鬼头。”春牛降临人间,不仅犁田,且可祈福消灾。
从宋代刘克庄的诗“今年台历无人寄,且看树翁壁上图”句,可知《春牛图》远在宋代已流行民间。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冬去春来,大地复苏,到了农耕时节),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把立春叫做打春。在这一节令的庆祝中,牛便成为吉祥物。据历史记载,先秦时期,立春之日,天子要率领群臣到东郊迎春。到了汉代,先在腊月置上六头牛于国都门外,并由耕人伴之,以示黎民勤于农耕,勿误天时。
后来,耕人演变成司掌万物萌生的芒神,牛的模型或真牛均被加以彩饰,参加丰富多彩的迎春活动。
民间的春牛图,常画一健壮的大黄牛,芒神被画成眉清目秀的放牛郎。芒神的穿鞋很有说头,如果是光着脚,则预示来年雨水大,要做好防涝的准备。如双足穿草鞋,则预示来年天旱,要农民做好抗旱蓄水的安排。如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预示来年是不旱不涝的好年景,农民们要辛勤耕作,勿误农时。
一幅《春牛图》在人们心目中寓意着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它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