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探访美丽梁家村)
齐鲁网济宁12月16日讯12月15日,由山东广播电视台、中共济宁市兖州区委、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九州福地 端信兖州”全国主流媒体兖州行采访团深入兖州区小孟镇梁家村进行采访。小孟镇梁家村位于兖州西北部,人口1067人。近年来,该村抢抓机遇,率先行动,借助美丽乡村工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通过努力,该村村庄面貌得到提升,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乡风文明成效显著,村民收入逐年增加,百姓幸福指数大幅度提高。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山东省美丽宜居村庄、山东省美丽休闲乡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济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一、发展壮大农村产业,让群众生活有保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该村村两委成员积极探索发展思路,说服在外发展的能人李士岭、刘明峰等人回乡创业,先后成立了两家建筑公司、一家物业公司、一家装修公司和一家农机合作社,为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成了月亮湖、太阳湖两个主题景区,建设了历史展馆、民宿馆、7D电影院、儿童乐园等旅游项目,开发了油料牡丹园、采摘园等休闲农业,吸引了大批游客到观光游玩,年均接待游客万余人。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让群众生活更宜居。近年来,该村在“五化”的基础上,新建高标准文化广场1处,安装了LED电子屏1面,新建绿色音乐长廊1处,改造废弃坑塘2处,建成湖上景观2处--太阳湖和月亮湖,建设省级规范化村级卫生室1所,便民超市2处,7D电影院1处,儿童游乐园1处,新建了农家乐、民宿馆、历史文化展览馆和商贸街,为村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娱乐和医疗卫生条件,满足了村民日常生活需要。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在全村率先推行了清洁庭院暨农户改厕改厨活动,该村 282户村民全部完成了改造,并建设高标准公厕2处。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清洁庭院活动的推动让村民享受到了舒适宜居的生活,也让村庄建设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丰富文化娱乐生活,让乡风村风更文明。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同时,梁村深入挖掘村里的文化资源,对村内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关公庙进行了修缮翻新。建成了小孟镇历史文化展览馆,陈列了小孟镇西吴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复制品400余件,重现了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文明繁荣景象。组建了10多人的广场舞队、20多人的唢呐队和40多人的腰鼓队,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另外,该村扎实开展“四德”工程建设,倡导婚殇嫁娶新风尚。积极发挥道德讲堂的作用,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文明村民”、“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村民李天贺一家被山东省文明委评为山东省第一届文明家庭,这是该村积极发展乡村文化的一个鲜明的写照。
四、建设和管理相结合,让村庄庭院更靓丽。在村庄建设上,梁家村建管并重,从小品绿化等细节上入手,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在村庄绿化方面 “见缝插针”,拆除原村委院墙,形成花园式开放式办公场所。拆除空闲宅基地32处,整平后植花种草,添置音箱和路灯,打造了多处供群众休闲娱乐的绿色音乐长廊。清除坑塘垃圾,修建透水混凝土道路,栽植花草树木,修建了一座观光桥连接南北。充分发挥村级保洁员的作用,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明确责任人包绿化、包秩序、包卫生,积极组织开展“整洁庭院”评选活动,村民讲卫生爱清洁的习惯逐步养成。
五、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群众生活更富裕。梁村借助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接待游客万余人,仅此一项,全村村民增加收入每人每年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6万元。为增加土地利用率,村干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流转土地200亩种植油脂牡丹,每亩收入7000元;种植果树100亩,每亩收入5000元;种植观赏、育种花海10亩,每亩花种一季收入3000元;种植花圃50亩,每亩收入6000元。成立合作社,集体流转土地近千亩建设丹参示范基地,预计每亩增收2000元。经过不懈的努力,梁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为进一步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和扶助困难群众打下了经济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