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说到古代爱情传说,大家可能就会联想流传于我国民间的著名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千百年以来,被改编成了多种文艺方式,以歌谣、戏曲、影视剧等形式流传至今,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

无独有偶,在西方,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编写过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样成为了经典,在西方国家人尽皆知,拥有着非常高的艺术地位。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1)

在剧情上《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样以凄美的悲剧收场,讴歌了年轻男女矢志不渝的爱情故事,鉴于此,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为什么卓别林给出这样的评价呢?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2)

千百年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永远是文学创作的主题,尤其是那些以追求爱而殉情的作品更是深入人心,历久弥新。

《梁山伯与祝英台》讲述的是发生在西晋晚期的一段爱情故事,说的是美貌女子祝英台为了求学,女扮男装,与“傻小子”同窗学友梁山伯结为兄弟。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3)

两人同窗共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学成离别之际,祝英台以给妹妹做媒为托词,暗暗向梁山伯自许终身。但是,梁山伯只知道苦读“圣贤书”,哪懂得什么男女情爱,浑浑噩噩,祝英台百般暗示,却一直呆若木鸡,蒙在鼓中。

然而,当梁山伯知道真实情况时,却为时已晚,祝英台的父亲已经将其许配给太守之子马文才。梁山伯因此而伤心悔恨,最终悲伤过度而死。

在祝英台成亲之日,大花轿路过梁山伯坟墓时,祝英台到其坟前哭祭,竟然发生诡异的事情,故事以离奇的悲剧收场。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4)

祝英台的的哭声感动了天地,突然见坟墓裂开,祝英台跃入穴中。紧接着,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双双化为彩蝶飞出,实现了生死相恋的愿望。

“梁祝”的故事影响颇深。这是一曲青年男女反抗封建礼教、反对父母包办婚姻、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颂歌,梁、祝二人已然成了人们追求崇高爱情的偶像。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5)

故事基本情节次序可归纳为“避婚求学”、“草桥结拜”、“书馆谈心“、“十八相送”、“劝婚骂媒”、“祝庄访友”、“吊孝哭灵”、“逼嫁化蝶”等桥段。成功塑造了女性追求自由生活和反对封建婚姻的英勇性格,表现她如何和梁山伯从认识并建立深厚的友谊。

故事一开始,就揭露了封建包办婚姻在家庭父女之间所造成的矛盾。经过了一场巧妙而激烈的斗争,祝英台艰难地获得自由跨过封建礼教的大门,以求学实现暂时的自由。

本故事中,“十八相送”堪称经典,既来反映梁山伯不谙世情的性格,也通过“相送”进一步表现了梁祝二人的感情。更加突出了祝英台对爱情的主动。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6)

然而在“劝婚骂媒”一环节,全剧在此制造了更加尖锐的矛盾冲突。通过“家贫”、“愆期”等情节,反映出古代门第森严的历史背景,从而暴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婚姻的残酷和可恨。

在“祝庄访友”中,各种矛盾冲突集中起来达到顶点。一方面祝英台虽然性格坚强,具有追求婚姻自主的愿望和奋斗精神,但到底还是抵抗不了封建礼教的迫害,不得不屈服;另一方面,梁祝之间的纯洁真挚的爱情,到此也应当有一个明确的交代。

如何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人物(卓别林这样评价梁山伯与祝英台)(7)

“吊孝哭灵”进一步表现梁祝之间深厚的爱情。以死相殉惊心动魄;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冷酷无情;也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梁祝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和敬仰。

结为的悲剧看似令人不满,但正是这种生死才加强本剧的艺术性,反映出斗争的残酷性,引起观众的怜悯与恐惧。从而使郁闷的感情获得合理的宣泄。

这就是梁祝故事感人至深,余味无穷的关键所在,通过“化蝶”的幻境,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象征着自由与幸福。从真实到虚构,从虚构到真实,增强了其艺术感染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