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南枝拳(合肥民俗杂谈之)
作者:阚宝林
——选自 作者新著《合肥方言》
搳拳,俗称“划拳”,指的是猜拳行令。此风俗,是昔时在家宴客或酒店办席时的常景,为饮酒助兴的一种方式,今已渐被淡忘。
其规则一般为两人同时出拳,在两拳接近的瞬间,各自攥拳或伸出一到五根手指(分别表示从零到五),并同时喊出从零到十的数字作口令。如果自己喊出的数字,与两人伸拳所“报”数字之和相等,则算赢了一拳,对方须干一杯;若对方也猜对,算平手。有时采取“三拳两胜”,败者饮。多出拳或喊口令稍慢一拍,算“赖皮”;如自己所喊与所伸出的手指数目在数字逻辑上明显不符,如喊“不出”时自己却伸出一根以上的手指,或喊“七巧”而只出一根手指,则为“臭拳”,要罚酒。
其玩法,似两军对阵,往往口令急亢如阵前断喝,伸指迅疾如利剑封喉;算法须快如闪电、出拳像惊雷掠地,绝不拖泥带水,非体魄强健、思维敏捷者不能搳之。此过程中,口令、指法交织碰撞,搳者意气风发,观者眼花缭乱。柔中带刚、文里有武,体现了酒文化的莫名意境。出拳有一伸拳出指、两伸拳出指的;最多不超过三次伸拳,必出指。
口令一般为三字、也可简略成两个字,甚至单字,或扩展成四个字。并非是单纯喊数字,如攥拳一般喊“不出”或“宝不出”;一喊成“一定”、“一会手”、“一心敬你”或“一定恭喜”;二喊成“两好”、“两家好”、“哥俩好”;三喊“三星高照”、“三状元”;四喊“四喜”、“四美”、“四季财”、“四季发财”、“四红四喜”或“四喜来财”;五要喊“五魁”、“五福”、“五魁首”、“五子登科”;六喊“六顺”、“六六顺”、“六六大顺”;七喊“七巧”、“巧七”、“七个巧”、“巧到七”;八喊“八福”、“八大仙”、“八匹马”、“八马双杯”、“八福同享”;九喊“九快”、“九大运”、“快喝酒”;十则喊成“十满上”、“满堂红”、“十全齐到”或者“全来到”等。
搳拳口令中藏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如“三星高照”中的“三星”指的是福、禄、寿三星;“三元”即古时乡试头名解元、会试头名会元、殿试头名状元。其它如“四喜”、“五魁”、“五福”、“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七巧”(乞巧)、“八福”等,均各有典故出处。
中国饮宴待客文化博大精深,毋庸讳言,其中也含有一些腐朽的成分。有的是菜肴制作走极端,过于精细、奢靡,量多浪费;有的是故意让客人难堪,如曾流行于江淮之间的“卡饭”习俗,以及劝人饮酒非要将人喝醉等。一方面是过分地给客人面子,一方面又“考验”客人的面子。这些做法比较矛盾,是没有什么道理的。实际上,更多讲究的是主人自己的面子与虚荣,隐约可见长期未脱离物质贫乏心态的影响。
但是搳拳,除了劷(读若“央”,意“强劝”)人喝酒这一负面因素外,是百姓难得的放松机会,是一种民气的抒发,对底层心智的积极作用还是多一点。它某种程度上既揉合了世俗烟火气,又体现了我国传统人际交往中的礼与义,犹存往昔简古风。
最忆是巢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