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砟肩宽度怎么量(铁路知识小课堂)
请教你一个问题。
你我还这么客气,请说。
这个道砟的“砟”字究竟怎么写?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长期以来铁路内外使用的“砟”字一直很混乱,有用“渣”的,有用“碴”的,也有用“砟”的。
渣”字显然不对,渣是渣滓,碎屑的意思,和道砟的本义不符。
对。道砟的本义是铺垫在轨道与路基之间的小石块。
那“碴”字呢?
“碴”字有个含义是“小碎块”,比较符合道砟的本义,但是“碴”的读音为chá(查),而道砟的“砟”读作zhǎ(眨),总不能把百多年的一贯读法改变了吧?
要是读道查,会让人笑掉牙的。
后来才发现音义都比较相近的“砟”字。
砟(zhǎ),《新华字典》解释为某些坚硬的块状物,如焦砟、炉灰砟。
这个“坚硬的块状物”指出了道砟的特点,所以现在都改用“砟”了。
道砟的硬度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石头都能作道砟的。
岂止是硬度,对石头的抗磨耗性能、抗冲击性能、抗压碎性能、耐大气腐蚀性能、渗水性能、稳定性能等都有相应的要求。
即使对石块的大小,也有标准。
专业名词叫粒径,比如玄武岩特级道砟要求不小于28毫米,不大于58毫米;而一级道砟标准就放宽为不小于25毫米,不大于70毫米。
很多的书上提到“碎石道砟”,难道还有整石道砟?
“碎石道砟”的说法值得商榷。既然是道砟,前面说了,砟本身就是碎块的意思,道砟就是铁路轨道和路基之间铺垫的小石块。正如你所说的,不存在什么整石道砟也就无所谓“碎石道砟”。如果换一个字,“碎石道床”就好理解了。
因为实际上确实有“碎石道床”和“整体道床”之分。
对。我们知道,最早的铁路没有什么道床,直接铺在地上。后来发现,因为下雨下雪,铁路泡在泥水里,既影响了铁路的稳定性,又影响了铁路的使用寿命。而那些铺在矿山煤矸石和其他矿渣的铁路不但渗水较好,那些渣石还起到分散压力、增加弹性和固定枕木的作用,真是一举多得。于是,道砟出现了,道床正式成为轨下基础的一部分。
道砟的作用和优越性不言而喻。
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随着铁路的发展和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发现道砟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比如?
比如,列车荷载不断加大,牵引重量突飞猛进,再硬的石头也会逐渐粉碎,加上风沙和污物的侵蚀,道床逐渐板结,失去弹性和渗透性,造成轨道的不稳定和变形,增加了安全隐患。
工务部门隔段时间就会对道砟清筛、补充和捣实。
是的,但这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即使有大型养路机械也要有足够的维修“天窗”。在列车速度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少维修甚至零维修呢?于是“整体道床”应运而生了。
京津城际铁路就使用了无砟轨道。
彻底和道砟说拜拜。相比有砟轨道,无砟轨道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线路状况良好,特别适宜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上的无缝线路不易胀轨跑道。
也不会因为列车速度快,卷起道砟造成伤害。
列车提速后,道砟飞溅伤人伤车的事还真有。将来高速铁路出现,这的确是个问题。
所以高速铁路一般都采用无砟轨道。当然一次性投入的成本要比有砟轨道高不少,不过长远看来,以后可以从减少维修费用和提高效率中找补回来。
采用无砟轨道要少开多少山,节约多少石头呀。
大致来说,每公里线路要用道砟2000立方米,以我国铁路7万多公里营业里程计算,需要1亿4千万立方米石头,如果堆成1米见方的石墙,可以绕地球3圈半。
了不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