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

新华社成都4月22日电(记者张海磊、唐文豪)“这瓶又褐化了,需要处理!”在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谷海燕手拿镊子,小心翼翼从培养瓶中夹出幼苗,拿起剪刀慢慢剪去褐化的根,把处理后的幼苗放到新的培养瓶中,盖上盖儿后在瓶身上写下日期。她在超净工作台前完成所有流程,用到的工具都事先经过灭菌。

谷海燕手中“娇气”的植物叫峨眉槽舌兰,是四川峨眉山地区的特有物种,属于珍稀濒危物种、极小种群保护物种,野外仅有200至300余株,堪比“植物界的大熊猫”。近几年,在谷海燕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已有数千余株峨眉槽舌兰繁育成功。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1)

↑在乐山市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谷海燕在组培室处理染菌的峨眉槽舌兰幼苗(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如今,越来越多像峨眉槽舌兰一样的珍稀物种正得到有效保护。

峨眉槽舌兰从被发现到被认定经历了近二十年。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工程师李策宏在峨眉山的山林中穿梭了四十多年,练就了一双辨识植物的“火眼金睛”,被称为峨眉山的“活地图”。1986年,李策宏跟生物站新来的大学生一起做野外调查,采集标本时,他们发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物种。

他回忆,当时峨眉山游人很少,林子也没现在茂密,走在游山道上很容易看到两侧树上一米多高的位置有多株疑似槽舌兰的植物。鉴于当时植物分类的方法主要是经典分类,即主要采用形态观察、地理调查等传统方法对植物进行科、属的分类。李策宏他们当时认为这只是槽舌兰。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2)

↑在乐山市峨眉山,李策宏、谢孔平、谷海燕(从前至后)观察生长在树上的野生峨眉槽舌兰(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后来,随着分子分类的方法日渐普及,2004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金效华老师通过对标本进行DNA鉴定,认定这是一种与槽舌兰不一样的物种。因只在峨眉山范围内发现过,该植物被命名为峨眉槽舌兰。这一珍稀濒危的物种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植物部分)》和《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图鉴》。

为了尽快对野外的峨眉槽舌兰摸底,李策宏带领谷海燕、谢孔平等科研人员扎进山林。兰草附生在树干上,较为隐蔽,每年9至10月的花期是他们寻找的关键期。没路就自己开路,他们几乎找遍了700至1000米海拔范围内的每一棵树,有时候要爬上将近90度的陡崖,手举望远镜四处观察,而脚下就是深深的河沟。如今,他们对野外已经发现的每一株在哪都门儿清。近几年,在野外已经很难见到树干低处的峨眉槽舌兰,很多已经退到了10米左右,最高的在树干的近40米处。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3)

↑这是在峨眉山拍摄的野生峨眉槽舌兰(4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这个物种数量很少,且自身繁育率极低,如果没有人工干预,它有可能就灭绝了。”谷海燕自2017年观测野生峨眉槽舌兰以来只见过野外环境下自然结出的两颗蒴果。她通过向有关部门申请后,和李策宏从野外取回十几株进行近地保护、尝试人工繁育。“保护它的基因,从先把数量提升上来开始。”

在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的组培室里,数百个培养瓶里长着不同阶段的峨眉槽舌兰幼苗,有刚刚播种后泛出黄色的原球茎,有葱葱郁郁的幼苗,仿佛迫不及待回到野外。谷海燕介绍,峨眉槽舌兰的成长过程相当“艰难”,从授粉到果子成熟需要一年五个月,再从播种到成苗又要两年多时间,整个过程将近四年。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4)

↑这是在乐山市峨眉山生物资源实验站拍摄的人工繁育峨眉槽舌兰幼苗的生长过程(从右至左)(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而最初繁育的时候,超低的萌发率是最大难题。没有相关经验,没有借鉴物种,从零开始摸索,谷海燕每个月播一颗种子,当播到第五六颗的时候,培养瓶里突然冒出嫩黄的芽。“授粉15个月后,只有一周的时间采集种子,早了不成熟影响萌发率,晚了果子裂后种子四处散开容易染菌。”这是她慢慢琢磨出来的经验。

因为自身的特异性,褐化的风险几乎伴随着峨眉槽舌兰每一个生长阶段。谷海燕在原有的基础培养基里,为其量身定制,新增4种物质,有针对性地解决褐化问题。她几乎亲手照料过每一株苗子,一旦苗子褐化,她就在超净工作台前对其进行处理,经常从早上坐到晚上11点。

近日,组培室的近两百瓶人工繁育植株离开恒温恒湿的房间,转移到户外进行炼苗。谷海燕介绍,等苗子适应外部环境后,他们会移栽到树干上,让其逐渐回归野外。

红山森林动物园有几只大熊猫(植物界的大熊猫)(5)

↑这是在峨眉山拍摄的花期的野生峨眉槽舌兰(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希望通过我们的介入,让它在野外的数量成倍增长,防止物种灭绝。”谷海燕看着几瓶染菌的幼苗,一直念叨着“太可惜了”。

据了解,面积只有170多平方公里的峨眉山区域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不乏一些特有物种。除了人工繁育成功的峨眉槽舌兰,在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含笑等珍稀物种已实现野外回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