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祭祀活动(漾濞傈僳族的丧葬形式和风俗)
漾濞傈僳族的丧葬形式和风俗
漾濞县境内的傈僳族,对死者有两种葬法:土葬和火葬,正常死去者实行棺木土葬,死于非命的有一部分实行火葬。如果是死于非命的则不准抬入村寨和家中,在外边搭一个临时棚子宿夜。也不准埋在家族的公共坟地。傈僳族对老人的死亡,认为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村都要停止生产和其它活动,本村寨村民及家族成员都要携带酒肉前往死者家中吊丧,并帮助为死者完成洗脸洗身,梳头、换上新衣服和鞋,尔后有经验的死者亲属,帮忙入棺。应做的手续做完后,死者的棺木一般停放在堂屋的中央,头向地势高处停放。全部放妥当后,由傈僳族的“乃趴”(也叫巫师),放三支箭为死者开路。也可以在坟山上埋葬好后再开路,两种办法都可以使用,那种方便就使用那种。(根据死者家属意见灵活掌握。)
由“乃趴”进行祈祷死者的灵魂快回到祖长那里去团聚,回去时不要走上路和下路,要走中间的阳光道。这种祭祀傈僳族语叫“玛甲玛”。做完后进行“点刀臂”,具体做法是在死者头前挂一只鸡,由“乃趴”手握一根木棍,或者麻子树一根(傈僳语叫“子杆”)进行祷告,求死者的灵魂保佑死者的家属安康、村寨安宁、六畜兴旺、粮食丰收、生男孩要生九个、生女孩要生七个等。并挥起刀子,绕着死者房屋转三圈,边吼边舞,以示驱赶吃空死者的毒虫,最后才为死者煮饭祭奠,煮饭时死者是男的放九把米,如果死者是女的则放七把米。
饭煮好后连同酒供奉在死者的前头,再供奉上若干块肉,一般是男死者放九块肉,死者是女的放七块肉。傈僳族有停放死者看日子的习惯。在死者死了三天之内不看日子为偷葬,三天后要看日子,有吉日安葬的习惯。在停放期间,每日给死者供三碗饭,白天黑夜,都不停地为死者跳葬舞,唱葬歌。一般是守灵的人每人一根木棍或者是麻杆,边喊边唱,特别是第一晚上和最后一晚上,跳得越激烈越好。跳的时间越长越好,一直跳唱到喉咙嘶哑才停止。
出殡时尸体由四个人抬,在家族中有名望的老人,可以用八个人抬尸体放在粟树干上,男子九根、女子七根,两个青年人在前开路,大家送葬至半路即返回。在半路上把死人抬在两把长板凳放稳后,由“乃趴”带领孝子,绕死者周围顺转九周倒转三圈就停止,而后孝子和亲属返回家中,其余帮忙的乡亲们一同送到坟墓,培葬品一般是选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具。并高挂在墓旁的竹杆上。男子死者,埋葬时把他生前所用的刀具,弓箭包和所喜爱的酒,吃饭的竹筒,木碗等作为陪葬。女子死则把她生前用的织麻工具,麻布卦包,煮饭用具主餐具等挂在坟头上,作为祭品。逝世一年后,选日修坟,修坟时一般用青石板盖块,围盖土坟。
并在墓前进行祭奠,家属边哭边诉,亲友中男子则轮流跳舞,诉说死者家近况以告知死者。之后到第三年扫墓一次,以后不再扫墓祭奠。漾濞的傈僳族对传统的做法改变了大部分,人们学习当地的民族,实行一年一次扫墓,时间在每年的“清明节”。这样一来保留傈僳族的文化传统都有一定失传(即逐渐被汉化)。所以,提醒傈僳族同胞,注意保留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的美德。漾濞的傈僳族中有三种“信仰”:第一种是信道教,第二种是信佛教,第三种是信基督教,但漾濞的傈僳族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信道教和佛教,其余两教很少。
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还保留着。经过社会变更和改造,在生活与生产上从传统的耕作方式转变为细耕、科学化地发展生产。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有些少数不发达地方仍保留着,比如爱打猎习惯还存在,就算没有猎物的地方,也约上几个男子汉去野外住上几晚上,这种习惯还保留着。
资料来源:李贵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