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大学哪个好地理位置(青岛的大学布局为什么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
在国家仅存的五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中,青岛的大学资源是相对领先的,而且这些年青岛又引进了不少的大学建设青岛校区或研究院,一度有“南深圳、北青岛”之称谓。但青岛的大学布局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和脉络,没有形成互相共振的促进作用。
先说青岛驻地大学的分校区建设。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青岛农大等青岛主要本地大学已经分别拥有了至少三个校区,海大第四校区正在建设。而近些年才迁到青岛的石油大学也开始了第二校区的建设。
这些年在异地办学的潮流下,青岛无疑走在了前面。但真正已经成功落地的只能算山大青岛校区一家,不仅成功实现了本科招生,而且开始了校区的二期建设。其余的因为时机慢了三两年,又赶上了国家调控,好像只有哈工程青岛校区已经正式建成并实现了研究生招生,算是成功了一半。其他最可惜的就是北航和经贸大学的青岛校区了,规划规模大而且接近建成,但下一步是否能够实现招生开张就很难说了!那些仅仅规划在青岛设研究院作为窗口和试探的大学就更多了,在限制令下也就逐渐悄悄地没有动静了!可惜了青岛多少最好的海滨宝地啊!
回归主题,为什么青岛的大学布局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节奏?
第一、校区的布局太多太烂。引进一个校区成了所在区市当政者的政绩,而不是从整个青岛大盘子来考量。几个本地大学纷纷跑马圈地,校区越多越好。其实一个大学校区过多,不仅会造成城市资源和大学管理的浪费,也会造成大学水平的下降或发展的参差不齐,对大学本身基本没有正面的好处。
第二、校区的布局与城市的规划布局不合拍。青岛要创建国际海洋城市,国家层面也规划了蓝色硅谷,一些国家级的海洋科技实验室也投入重金入住,但为什么海洋大学非要跑到西海岸去建最大分校区,而不是就近在蓝色硅谷建设呢?是要将来各自独立吗?海洋大学如果在蓝色硅谷建校区是不是可以叠加国家战略?是不是可以更好地互相促进吗?海大还会这些年如此平凡平庸呢!还有青岛大学的上合校区更是某些主政者一时心血来潮的杰作,实打实说,这个校区幸亏没有动工建设,否则就是永远的遗憾,因为这个地方就不是一个适合建大学的地方,以青岛之大,随便找个地方都比这不知好上几倍。再说上合示范区是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商贸交流的窗口,有个上合经贸学院就足够了!好像还是不停地有青岛大学上合校区要建设的消息,这简直成了上合示范区一道过不去的坎,何必呢!
第三、城市发展的布局思路不连贯也是大学布局混乱的原因之一。前些年重点发展蓝色硅谷,后来又有了红岛经济区,两者一起发展也马马虎虎。等这些年精力都投向了上合示范区,红岛经济区被迫无辜的取消了,蓝色硅谷也降维管理了,大学的布局也陷入了追逐的迷茫之中!可以猜想,如果蓝色硅谷还一直保持以前的规格和格局,北航青岛校区早就建成招生了吧?好在康复大学基本建成,如果现在选址,康复大学肯定不会在曾经的红岛经济区吧!这些颠覆初心的规划变故,让大学的入住对城市发展的助力打了大大的折扣。社会和城市的其他浪费就更不用细说了!一声叹息吧!
经历这些波折,青岛还是该庆幸吧!青岛和那些来到青岛建设校区的大学们还是一起再努力一下,把布下的摊子撑起来吧!投入的真金白银可都是国家的财富啊!校区都建设好了,不能招生是莫大的浪费。如果北航不能招生,干脆合作办学改成青岛航空大学也不错吧!经贸大学青岛校区不能开张,改成青岛经贸大学也还行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