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广场和海印广场(广州第一座城市滨江广场)
上世纪30年代末遭日军空袭后的海珠桥北岸(图右),后来的海珠广场就建于此
1951年刚建成的海珠广场
1958年海珠广场改造规划设计图
1958年海珠广场改造规划布局图
1964年的海珠广场,图中大厦为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建于1959年(周俊荣 供图)
上世纪70年代的海珠广场
上世纪70年代从珠江南岸拍摄的海珠广场,有海珠桥、广交会旧址、广州宾馆等建筑
1964年的海珠广场,雕像为广州解放纪念像(周俊荣 供图)
1951年刚建成的海珠广场
一、由战争废墟变为交通绿化广场
清代的海珠广场一带,是广州热闹繁盛的商贸之地,汇集有两个大规模的水果集市(果栏)和农副产品交易集市(菜栏)。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居民在此聚居,这里民房成片。
1938年,日军空袭广州,对市区狂轰滥炸,海珠广场附近的五仙门发电厂和海珠桥成为日机轰炸的重点,虽然炸弹没有直接击中过两者,但海珠广场一带的民居却遭了大殃,大量被炸毁,整个地区沦为废墟,成为当时广州市内的三大战争灾区(另两个在黄沙和今文化公园一带)受破坏最严重的一个。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无暇顾及海珠广场这一战争废墟的清理和重建工作,使该区成为城市的卫生死角,杂草丛生,垃圾如山。
1949年10月14日,国民党军队在撤出广州之前,炸毁了海珠桥,爆炸的破坏力令海珠广场一带更是狼藉一片。
解放军进城后,为了恢复珠江南北两岸的交通,广州市首任市长叶剑英立即下令抢修海珠桥。1950年年底,海珠桥终于修复通车。
随后,广州市政府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组织人力对海珠广场的残垣瓦砾、杂草垃圾等进行彻底清理,并拆除周边残破民房,使北自维新路口(今起义路口)、南至珠江、西至五仙门发电厂、东至回龙路的这片区域,成为宽阔干净的空旷之地。随后,广州市政府开始了广场建设规划。
首先,在起义路的南路口位置,设置了一个圆形交通环岛,用来调节起义路(南北向)与一德路、泰康路(东西向)三条路的交通关系。
其次,在广场的东西两侧各开设出一条弧形马路,东马路连接泰康路与南堤,西马路连接一德路与南堤。这两条弧形马路开设后,一个圆形广场形成了,而插入广场的海珠桥北引桥,将广场分成东西两部分,形状如两片“肺叶”。
随着铺设草皮等绿化工作的完成,1951年,广州第一个交通绿化广场正式建成,海珠桥北桥头地带以及海珠桥的往来交通由此变得畅顺自如。加上绿化优良和视野开阔,这片战争废墟彻底旧貌换新颜。
海珠广场占地面积为3.5万平方米,由于广场位于海珠桥北端,又在昔日海珠石附近,因此被命名为“海珠广场”。
这里顺带说一句,1949年前的广州,有两个广场,一个是东较场广场,一个是省工会广场(今团一大广场),但这两个都不是绿化休闲广场,是带有集会性质的广场。
二、广交会在这里举办了29届
海珠广场的建成,还为老广州的城市中轴线起到画龙点睛的强化效果。民国年间的广州,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市政工程改良,逐步向现代城市转型。到上世纪30年代,广州市区已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城市中轴线,这条城市中轴线由市区多栋重要公共建筑与市政设施作为“点节”而构成:从越秀山的镇海楼开始,往南依次为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市府合署(今广州市政府大楼)、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维新路(今起义路)、海珠桥直至当时规划中的刘王殿(今海珠区昌岗路一带,未建成)。
这条城市轴线并非是市政当局专门规划设计的,而是在城市建设中无形中形成的,它为南北走向,纵贯广州老城区中部,而民国时期广州城的政治行政中心区又均在其上,因而被称为“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
新中国成立后,重修了海珠桥、竖立起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海珠广场的建成,让这条城市中轴线的特征更为明显。
最初的海珠广场修建,主要目的在于清理瓦砾、绿化废墟、解决交通,对于广场的定位及周边建筑布置,没有来得及进行精细的规划和设计。1958年4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海珠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把它打造成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政建设的一颗明珠。
首先,对海珠广场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第一,它是一个交通广场,同时也是一个滨江绿化休闲广场;第二,将它建设成广州新的商业文化活动中心,即对外贸易、展览、接待外宾和侨胞、开展文化活动的中心,而海珠广场所处的地理位置,恰好十分适合这一功能——
一是它毗邻几个广州著名的老商业区,如长堤大马路、西堤、北京路等,这些老商业区有爱群大厦、南方大厦、新亚酒店、东亚酒店、大同酒家、广州电影院等众多成熟的大型服务行业资源,利用起来极为方便。
二是海珠广场处于广州水陆交通枢纽,人员往来便利。
规划确定后,建设随即展开。1958年,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侨光路馆)在侨光路2号建成,它楼高五层高,曾作为第3至第5届共三届广交会展览馆。1959年,新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在海珠广场北面建起,从第六届广交会开始,广交会就一直在此举办,直到1973年,共举办了29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海珠广场不仅是广州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也是全国著名的对外贸易中心。
链接海珠广场周边著名的建筑物
1、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广州“苏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亦称“广交会大厦”,位于海珠广场西北角。它建成于1959年8月,由林克明等人设计,是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这栋建设从设计到竣工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广交会在此举办了29届。
广交会大厦是广州现存的最具代表性的“苏式”建筑之一,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为水刷石材料,由中央主楼与南北两翼副楼组成,主楼高十层,南北两翼副楼高八层。
中央主楼与南北翼副楼的一、二层,均为两层通高的展览大厅,高度为9.5米,主要用于陈列展出各种规格商品。三至七层是标准层,层高为4.5米。
中央主楼的第八层至第十层为接待来宾的休息室,北翼楼的顶层为每届广交会举行盛大酒会的场所,南翼楼的顶层为办公室。整座建筑的屋顶,根据南方的气候特点,均设计为露天花园,可举行晚会。
目前,广交会大厦总体形制保存完整,建筑内部格局基本保持原貌,现作为服装商场经营。2008年,该建筑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2、广州宾馆:上世纪60年代全国最高建筑
广州宾馆位于海珠广场东北角,由广东著名建筑师莫伯治设计,建成于1968年,是专为前来广州参加广交会的宾客设计建造的。因为自广交会举办以来,住宿紧张一直是老大难问题。1965年,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出资,兴建一座大型高档的宾馆来解决这个问题。宾馆的最初设计方案,是一栋总体布局与西侧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呈平面对称的建筑,后来经过反复讨论,最终选用了“一”字形的不对称平面布局方案,得到周总理的批准。
广州宾馆楼高86米,高27层,是当时全国最高建筑,那个时候的广州人,都习惯称它为“27层”。2014年它被列入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
3、华侨大厦:1949年后广州第一座专门接待华侨的宾馆
华侨大厦(今华厦大酒店)位于海珠广场的东边,建成于1957年,是广场周边最早建成的大型建筑,旨在解决当时华侨在广州的住宿问题,是广州第一座以接待华侨、侨眷为主的宾馆。
华侨大厦的建筑风格主要为“苏式”特征,也融入了民族装饰元素,主楼高8层,两侧翼楼高各6层,可提供690余个床位。它是当时全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政府给予了钢材、水泥、木材三大材料的支持。
上世纪90年代,华侨大厦进行了扩建,在南侧新建一座39层高层塔楼,之后更名为“华厦大酒店”。
华侨大厦北侧是侨联大厦,高七层,是在旧的建筑物基础上改扩建而成,在当年与华侨大厦共同承担了接待华侨、侨眷的功能。
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侨光馆)位于华侨大厦南侧,高五层,曾承办三届广交会。在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建成后,它便不再承办广交会,改作广东省工业展览馆使用。现在,它是一间热闹喧嚣的酒楼。
三、广场共栽种了一万多株乔木和灌木
1958年的海珠广场改造升级工程之后,它作为一个集交通、绿化、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广场,面貌有了质的飞跃。
在广场的交通改造方面,重点梳理了广场与周边交通关系,解决海珠桥北引桥与一德路、泰康路、起义路、南堤之间的交通组织问题。
首先,广场西面的一德路被裁直,拓宽至38米,与东段的泰康路基本对称。广场中间的环岛十字路口,直径被扩大到40米。
其次,海珠桥引桥下部被打通,海珠广场的东西两部分得以联通,并与海珠桥构成交叉口盘旋道关系,广场东西两边的侨光东路和侨光西路也作了改直改造,增大转弯半径。
一系列的交通道路改造之后,海珠广场的交通状况变得通畅自如,完全被盘活了。
在广场园林绿化改造方面,将原本缺乏观赏性和层次感的单调草坪,改造成以草坪、花坛、乔木和灌木作为主要的植被景观。东广场以草坪为主,间植红棉、红花楹、刺桐、红花紫荆和棕榈等树木,四周行人道栽种细叶榕,保留原有的高大榕树。西广场则广植观赏树木,点缀有较多的金山葵、假槟榔、蒲葵、白兰和细叶榕等热带植物,突显其热带风光。
整个广场园林绿化改造中,共栽种了1万多株热带和亚热带乔木和灌木,广场内外共设大小花坛5个。草坪绿树之间,还巧妙地设置了喷水池和雕塑,呈现时尚与艺术美感。海珠桥的引桥下方,则设置为音乐茶座,供市民休息之用。这时的海珠广场,真可谓林荫处处,四季常青,美不胜收。
此外,广场所有的架空线缆改为地下线缆;无轨电车线路改道绕行广场外围;广场的路灯统一改为8米高,间距为40米,灯具则采用当时最为先进的荧光灯;广场内部小道,还设置小路灯,以方便晚间来纳凉散步的市民。
1959年10月,在纪念广州解放十周年之际,在海珠广场北端的交通环岛中央,竖起了一座用花岗岩雕成的“广州解放纪念雕像”。该纪念雕像高16米,由雕塑家尹积昌创作,底座刻有叶剑英题写的“一九四九年十月十四日解放纪念”。
“文革”期间,广州解放纪念雕像被拆除。直到1980年,新的广州解放纪念雕像才被重新竖立。此雕像的解放军战士昂首挺胸,造型粗犷,由雕塑家潘鹤、梁明诚创作,与早期雕像的风格有所不同。
四、原计划在海珠广场西侧建一座歌剧院
在1958年的海珠广场升级改选工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根据海珠广场新的功能定位,建设了一批大型配套建筑项目。
当时的建设规划是这样的:拟以一德路与泰康路北侧的建筑物作为广场的主要轮廓线,以起义路南段出口的东西两端,建设两栋对峙的高大建筑物作为广场制高点,东西两边作为两翼,前临珠江、纵通大桥、横带长堤。最终的建设效果,基本达到了规划要求——
广场北面,在起义路口西侧,建起了主楼为10层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起义路馆)。在起义路口东侧,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建成了1968年-1976年国内最高建筑(27层高)——广州宾馆。
广场东面一翼,以华侨大厦为主体,南连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侨光路馆),北连侨联大厦。三栋建筑物形成了楼群,成为上世纪50-70年代广交会来宾、华侨、港澳同胞的主要接待宾馆。“华侨大厦”几个字由何香凝题书。
广场西面一翼,由周恩来总理提议,拟建造一座大型歌剧院,以丰富广州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让参加广交会的宾客以及到访广州的华侨和港澳同胞有一个娱乐活动场所。
按当时的规划,歌剧院为高三层,高度比东侧的华侨大厦还要高,内设大型旋转舞台。可惜歌剧院在完成了部分打桩工程后就因故停建。
1959年,广州市政府在原歌剧院的用地上,建设了一座园林式展览馆,为“处于反帝斗争最前线”、产品无法出口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提供一个商品出口的展销场地。这座园林式展览馆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命名为“谊园”。
1963年羊城八景评选,海珠广场和广州解放纪念雕像组成的景观,以“珠海丹心”之名入选,成为广州城建中一张著名名片。
□孙海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