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职场成功法则(职场里个性太强的人)
在工作中,有这样一种人,能力很突出,但个性太明显。
不大看得起身边的同事,说话一副唯我独尊的口气,合作起来让人很不愉快,常搞得很尴尬。
这种桀骜不驯的牛人,如同一柄双刃剑,合作好事半功倍,合作不好就鸡飞狗跳。
以致于有的公司在任用人时,都不太愿意用这种有能力但脾气不好的人,怕压不住。
在三国里,也有这样一位特点鲜明的人物:魏延。
他曾一度是蜀汉阵营的支柱,深受老板信任,但最后怎么会遭同僚的清算,留下千古罪名呢?
当老板信任的人
魏延真正在蜀汉集团出名,源于被刘老板指定为汉中太守。
当时,刘备刚进位汉中王,汉中作为益州北门户,需要找个得力战将来镇守。
人际关系玩不转在刘备时期,对魏延是很照顾的,所以魏延多少有些任性,也越来越高傲。
但人生难料,刘老板在白帝城就撒手人寰了,而新的领导人诸葛亮跟魏延的关系可就微妙多了。
不过诸葛亮还是很器重魏延的,在北伐期间,给魏延的权力非常之大,享有三军决策参与权和地方管理权。
而魏延也没有辜负诸葛亮的信任,数次击退了曹魏的军队。
而真正让他们产生分歧的,是诡异的子午谷奇谋。
关于这件事一直争议不断,有部分认为要是当初诸葛亮听从魏延的建议,可能长安早就拿下了,当然历史不容假设。
但是从这件事之后,魏延对诸葛亮的印象就变了,认为他是个胆小鬼,就这样彼此都留下了心结。
在跟同事时间,魏延也没给好脸色。
有一个叫刘琰的人,是个风流名士,又和诸葛亮关系非常好,人比较狂,看不起魏延这样的武将,两人就经常吵架。
有一次两人又吵起来,那天刘琰多喝了几杯,所以言语有点荒诞,魏延就借着这事找诸葛亮投诉。
诸葛亮知道把刘琰骂得狗血淋头,还让他做了书面检讨,让刘琰很是窝囊。
跟魏延最不合拍的同事,当属长史杨仪,两人可谓是天生的冤家。
在诸葛亮手下,魏延负责协助军务,杨仪负责执行,要说这两位要是合作的好,诸葛亮就不用那么鞠躬尽瘁了。
偏偏他们两像公鸡一样,互相看不顺眼,势同水火,让诸葛亮这样的大师也束手无策。
调节了N次之后,诸葛亮还专门写了一篇议论文《甘戚论》希望能调解两人的关系,结果也是浪费力气。
魏延爱动刀,杨仪动感情,这一文一武的两种杀伤力武器,让蜀汉的决策层没点消停。
常常就是这样,两人一吵架,魏延就拿起刀子晃了晃,杨仪就开始痛哭流涕,表示委屈。
最后连蜀汉的铁嘴费祎出动来到他们中间进行劝和,这事摊谁身上都是累!
因个性而蒙冤
诸葛亮在世时,魏延和杨仪尚且如此,诸葛亮死后两人就直接上台面了。
按当时的职务安排,魏延是军务二把手,而杨仪和费祎都属于丞相属官,没有领兵权。
最后蜀军撤退,魏延被杨仪安排断后,魏延不服这种安排,让杨仪自己回去。
杨仪上书刘禅说魏延不服从管理有叛乱的意图,这下子事闹大了。
说到底这事魏延做法太偏激,大家都听信杨仪的说法。
魏延自己解释不清,只好带着少数随从逃跑,最后被蜀将马岱斩杀。
说魏延谋反实在是冤枉他了,主要还是魏延的个性太强,导致和同事关系不好。
杨仪怕他日后要清算自己,所以先下手致使魏延陷于万劫之中,魏延为他的个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有人专门写了一首诗送给魏延:
一曲悲歌半生桀,壮志未酬尸骨寒。
遥想汉中嘶千里,巍巍霸气震秦川!
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魏延身上比较复杂的,多少年来也被大家所争论,从他的身平,笔者有三点启发想跟大家分享:
1、在工作中,我们要跟很多人协作,这就使我们常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和个性去适应别人,但很多人却无法做到这点。
个性太强,让跟你合作的人无法接受,也让事情的进度被耽误,造成不小损失。
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个性,也要学会和别人协作。
2、在一个组织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让你在处理事情上变得更顺畅,同时也让心情更愉快。
试想每天面对一群互不搭理的同事,是不是连上班的欲望都没有呢?
同样跟同事交恶,还可能被穿小鞋哦!
3、有的人认为只要跟上级打好关系,就可以平步青云。
但在如今的时代,除了会迎合上级,跟下级的关系也要打好。
别轻视那些暂时还不如你的人,也许某天你的一个差错,就会被他们所颠覆,那时脸色可就不太挂得住了,所谓“晴天留人情,雨天好借伞。”
很多人都说人际关系很复杂,不想去研究,做好自己就行。
今天是一个密切协作的社会,没有相对和谐的人际,你很难把一件事做好,以及获得更多的资源。
一个人虽能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任何时候,脱离群体很难成功。
毕竟,就算是超级英雄,也要抱团组成联盟才能对抗大boss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