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的精美句段有哪些(10段动人心扉的故事)
三生有幸
唐朝圆泽和尚与好友李源游览长江三峡,见一孕妇汲水,圆泽说他三天后就投胎到她家,相约12年后中秋夜在杭州
天竺寺相会。三天之后,李源在孕妇家探看了已为婴儿的故友。又12年后,李源赴约,又见故人化作12岁的牧唱:“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李源一世三生,参透典故,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三生有幸”的佳话。
后以“三生有幸”用于结识新朋友时说的客气话,形容三世都很幸运。以喻非常幸运之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葛巾》有:“幸蒙垂盼,缘在三生。”
破镜重圆
南朝陈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为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因见天下大乱,国亡无日。恐一旦亡国,离乱之际,夫妻失散,遂破铜镜为二,夫妻各执一半,相约他年正月十五日卖镜都市以谋晤合。未几,陈果为隋所灭。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国公杨素所获,极受恩宠。德言流离至京城,遇一仆在街头叫卖破镜,正与自己藏的半边契合。 就题诗道:“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公主见诗,悲泣不食。杨素知情后,大为感动,终于让他们夫妇团聚。后因以“破镜重圆”喻夫妻离散后重新团圆。
兰因絮果
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燕姞生了穆公,取名为兰。然而生活不是童话,郑文公不但花心,而且残忍。除了多次娶妻还做下了乱伦之事,亲生儿子也杀了两个。公子兰逃亡到晋国,直到郑文公死去了,才回到郑国继承君位,是为穆公。穆公为纪念自己的母亲种植了一株兰花,后来他在病时说道:“兰花死,我大概也要死了吧!我是因它出生的。”然后,他割掉了兰花,便去世了。
人们感慨燕姞的命运,便把她梦兰一样的姻缘,飘絮一样的结局总结了,创造了这个让人怆然泪下的成语“兰因絮果”。比喻男女婚事初时美满,最终离异。清·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桐叶题诗
唐代诗人顾况,春日曾与诗友游览宫城附近的苑林,在横贯宫城的小河中拣到一片桐叶,题诗道:“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次日,他亦以一片桐叶,题诗道:“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君恩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题罢投入河中使之缓缓流入宫墙,数日后,有人在河中又拾到一片桐叶,叶上面又有题诗:“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春风取次行。”顾况知此诗后,深为题诗者的红颜 薄命而叹息。后遂以“桐叶题诗”喻宫女幽怨,常用于诗文之中。
绿叶成荫
唐代诗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时,曾应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遇一少女,其时年末及竿,心颇爱悦之,临别相约十年后与她成婚。此后连年游宦,直至十四年后,被任为湖州刺史,方重临旧地,而当年相约的少女已嫁三年,并已生二子。杜牧惆怅不已,作《叹花》诗以寄慨。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花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后人遂以“绿叶成荫”喻女子已出嫁,并生有子女。宋诗人欧阳修亦有类似经历,曾有诗云:“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用语不同,而实运化杜牧“绿叶成荫”的诗意。典见《丽情集》,《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秉烛夜游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之句。曹丕为魏王世子时,与吴质交好。建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时文人如徐趕,刘桢,陈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作书与吴质,劝其惜时自娱。书中有“古人思炳烛夜游,良有以也”之句,后人遂以“秉烛夜游”喻及时行乐。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即用曹丕原语,只省一“思”字。以后又引申出秉烛看花。
唐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宋苏轼《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均袭此意。
倾国倾城
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进言,谓李延年有妹,姿容绝代,妙丽善舞。武帝召见,纳入后宫,即后来深受宠幸的李夫人,一个另薄情的汉武帝终生念念不忘的女人。“倾国倾城”一词,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绝伦,文学作品中引用甚多。
人面桃花
唐诗人崔护,资质甚美,清明独游长安南庄,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因渴极,叩门求浆。良久始有一女子应门,捧杯水让坐。女子独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态楚楚动人;凝睇相对,似有无限深情。崔护以言挑之,不应。彼此注目久之。崔辞行,女子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次年清明,崔护追忆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访,唯见门院如故,扁锁无人。惆怅之余,乃题诗于门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代诗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来后不复再见的惆怅心情。
吹箫引凤
有箫仙者,生于周宣王十七年五月五日。宣王末年,史籍散乱,箫仙为文记述史事本末,以补正史之不足,人因称为箫史。其人琼姿闪烁,风神超迈,每引笛,能作鸾鸣凤响。秦穆公之女弄玉,亦喜吹箫,公因以下嫁箫史。夫妇伉俪相得,日以吹箫为乐。十数年后,弄玉也得箫史吹奏之妙,指开笛响,能作凤凰和鸣之声,引得凤凰纷纷闻声而来,飞聚屋顶。秦穆公特修筑凤台一座。后弄玉乘坐凤凰,箫史驾奴飞龙,双双升天而去。后因以“吹箫引凤”演技高妙神觉,复亦喻以凤求凰,男女缔结良缘,诗文小说中用为熟典。
唐李端《赠郭驸马(暖)》诗云:“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即用此典。
白云苍狗
唐太宗大历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职。诗人杜甫与王季友有交,怜悯他博学多才却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离而去的不幸,作《可叹》一诗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诗以天上浮云翻覆苍黄的变化,比喻人生荣枯沉浮无常。
“白云苍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万变。宋代词人张元干有“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尘”句。典见《杜工部集》。
谢谢您的阅读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