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盒子的由来 难倒一众翻译精英的韭菜盒子
因为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冬奥会赛场上提了句韭菜盒子,这一古老的小吃就此火出了圈。
一众外媒绞尽脑汁寻找“韭菜盒子”的英文翻译,各路翻译大神们也各显神通,争相加入“韭菜盒子”的“翻译大赛”,誓要将这道古老的小吃翻译出新高度。
外国网友们苦思“韭菜盒子”如何翻译之时,中国网友却关注起“韭菜盒子”背后的故事。许多网友忍不住好奇地想:谷爱凌品尝的“韭菜盒子”,究竟有什么来历呢?
01小麦的千年身世
国人眼中的“韭菜盒子”,是一道用面粉、韭菜、鸡蛋等食材制作的民间风味小吃。因其味道上佳又有营养,深受百姓们的喜爱,渐渐成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
然而,鲜少有人知道的是,看似平平无奇的“韭菜盒子”,其实简约而不简单。在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就赫然记载着“韭合:韭菜切末拌肉,加作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妙。”
袁枚笔下的韭菜盒子究竟有着怎样的起源,如今已无从考证,但用于制作“韭菜盒子”面皮的小麦,却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小麦在西亚生根发芽。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小麦历经万里征途,在我国黄河流域开辟了新的家园。
关于小麦进入中国的说法,学界内素来有争议。目前的主流学说认为,小麦进入中国有两个主要途径:草原通道和绿洲通道。
所谓的草原通道,指的是小麦从西亚起源,途径中亚、欧亚草原进入中国北方,而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落地生根。
而绿洲通道同样承认小麦起源于西亚,只是来到中国的途径变成了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塔里木盆地南北两侧的绿洲,然后越过河西走廊,来到最终的目的地黄土高原。
无论如何进入中国,小麦最终适应了中国的气候,迅速在黄河流域拥有了新的种植地,还逐渐扩展到长江以南各地,成为了古人们最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从夏至春秋时代,古人们食用小麦的方法,大多是将麦粒脱壳后直接食用。战国晚期,石转磨的到来解锁了小麦的新吃法,古人们通过研磨将小麦加工成面粉,小麦由此从“粒食”步入了面食的殿堂。
此后,小麦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汉朝时期,种植小麦的风气传到南方地区,到了南宋初年,北方大批士人南渡,将食用小麦的饮食习惯也带到南方,再度在南方掀起了种植小麦的新高潮。
轰轰烈烈的种小麦热潮,让南宋学者庄季裕情不自禁地在《鸡肋编》中写下:“此时一眼看去,连片的麦田,已经不亚于淮北。”这无疑说明,当时南方的小麦种植面积,已经不输北方了。
明朝时期,小麦种植遍及全国。若是以《天工开物》中的记载来粗略估算,明代小麦的产量超过了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小麦就此成为明代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02韭菜鸡蛋的前世今生小麦走上国人餐桌之际,韭菜盒子中使用的鸡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出独特的风采。早在《三王历纪》中,就出现了“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的记载,一枚小小的鸡蛋里,承载的满满都是古人对天地宇宙最朴素的思考。
创世神话中的鸡蛋遇见了历史,便造就了轰动整个考古学界的“西周鸡蛋”。2013年,南京博物馆展出了一些距今2800年的西周墓葬文物,其中有一罐出土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的“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内,竟然装满了鸡蛋。
“西周鸡蛋”的问世赋予了鸡蛋厚重的底蕴,而韭菜盒子中的另一味食材韭菜,也同样有着不凡的身世。
据《说文解字》记载,所谓“韭菜”,是“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这就是说,韭菜是一种种植后能够长久收割的蔬菜。这种“剪而复生”的特点,让韭菜成为了古代的祭祀用品,因为古人们认为韭菜生生不息的特点代表了勃勃生机与顽强的生命力,而用韭菜祭祀祖先,便可保佑自家子孙昌盛。
用韭菜祭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诗经·豳风·七月》中,就记载了“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而在《五经正义》里,也出现了“四之日其早,朝献黑羔於神,祭用韭菜,而开之所以御暑,言先公之教,寒暑有备也”的记录。
这些文献资料凸显了韭菜的象性意义,而韭菜本身独特的风味,又让它在古人的饮食文化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比如韭菜自带的辛味,就助力它登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五辛”之一。在古人眼中,韭菜的辛可以祛除身体中的污浊之气,达到清洗五脏六腑的效果,这让许多古人都格外喜欢吃韭菜。
不过,辛味成就了韭菜的餐桌地位,也让韭菜因此被列入“荤菜”,不能被佛家子弟食用。南北朝时,道教在佛教的影响下,也在《正一法文修真旨要》当中把韭菜与大蒜、小蒜、芸苔、胡荽一起列为五辛,还人为将韭菜的辛味,定义成神仙们不喜爱的气味。
神仙不喜爱的韭菜,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却爱若性命。一年秋天,杨凝式午休后醒来,肚中饥饿难耐。恰在此时,有人给他送来了一盘韭花。杨凝式食用之后,觉得那盘韭花鲜嫩无比,十分美味,让人难以忘怀。
杨凝式《韭花帖》
美食带来的快乐,一时间让杨凝式文思如泉涌。于是,杨凝式立刻挥毫写下了一篇《韭花帖》,以示自己吃到美食后的欣喜与感激之情。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篇杨凝式自己或许都不在意的作品,竟然成了传世之宝。如今《韭花帖》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王珣的《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韭菜这味古老的食材就这么轻松躺赢,名流千古,历史的奇妙之处,实在是出人意料之至了。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参考资料:《随园食单》、《五经正义》、《正一法文修真旨要》、《说文解字》、《天工开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