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道主是地方还是人名(东道主的来历)

东道主这个词,至今还常挂在我们嘴边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有人主动请缨慷慨解囊:“今儿我做东!”一起觥筹交错,谈古论今,家长里短,好不热闹。这“做东”其实就是“东道主”的意思。

但真正了解“东道主”一词来历的人恐怕不是很多。说起来它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并且与战争谋略还有很大的关系。

《左传.僖公三十年》有言:“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仅这几句话,还是不太明白。我们翻开《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智宁俞假酖复卫,老烛武缒城说秦”,那问题就能比较清楚了。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后,决定对他在流亡期间怠慢过他的国家进行报复。郑国当年就对其不曾礼遇,当然也在晋文公的讨伐之列。当时秦晋两国关系很好,晋文公便约请秦国和他一起攻打郑国。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晋秦军队包围了郑国的都城,郑国处于危急之中。

东道主是地方还是人名(东道主的来历)(1)

两国兵临城下,郑国想靠武力粉碎秦晋的合围已经不可能,于是便想到通过外交手段去争取让秦国退兵,解除危难。深夜,郑大夫烛之武缒城而出,来到秦军大营,巧言善辩,极尽口舌之能事,向秦穆公发动了一场凌厉的心理攻势。

烛之武先陈述了攻打郑国其实与秦国并无益处的缘由,接着又揭露了晋国贪得无厌的本性,并以当年晋国假道虞国灭虢国,之后又灭了虞国的教训,提醒秦穆公不要重蹈覆辙。一席振聋发聩的言语说得秦穆公禁不住点头称是。

接着烛之武变便说了愿当秦国“东道主”那番话,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此话中的“行李”,并非现在所说“行装”。再古代“李”与“理”通用,“行李”即“行理”。意思是说,秦国如果向东方发展,免不了有使臣往来此间。那时,作为秦国向东发展必须经过郑国,而郑国可以为秦国使臣提供衣食住行的方便。由此可见,所谓“东道主”就是东路的负责招待的主人。

秦穆公终于被烛之武说服。他高兴地和烛之武歃血为誓,结为盟友。不但不再助晋攻郑,反而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员大将,帮助郑国戍守,没向晋国打招呼,便悄悄率军回国。而秦晋两国关系也由此破裂,晋文公见合围郑国无望只好撤军而去。

“凡敌有谋臣良将,须伺其隙以离间之,使彼猜弍而去。我彼得所欲。”而要实现这一点,离开智慧不行,智慧平庸也不行。

烛之武的智退秦军,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东道主”这个典故,而且在如何抓住敌人根本利益上的矛盾去分化敌人,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谋略启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