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话七夕(农历七月初七话七夕)
再过几天就是农历七月初七了,这就是中国本土的第二个情人节(第一个是元宵佳节)七夕节了。七夕又叫七巧节、七姐节、乞巧节等等。其是起源非常古远的节日,在先秦上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已经存在,并在西汉时期发展为中原民族的一十分隆重的大节日。
七姐节源泉于上古的女神崇拜。后世不断的演化与丰富,令其聚增很多的神话色彩,然而当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一个牛郎织女的凄美故事,传说当年的天帝(非玉皇大帝,因为这个神话比宋出现的玉皇大帝早)女儿七仙女,又叫织女,为什么叫织女呢…是因为七仙女擅长织天锦霓裳,晴朗蓝天的美丽晚霞就是七仙女所织的锦绣而所化的。
织女在天宫日复一日的编织天锦,终于枯燥无味的生活令其受不了,一天…织女隐瞒天帝偷下凡尘,是月老红娘以天数安排下,织女邂逅相遇牛郎,颇此一见钟情,结为连履。天帝得息,勃然大怒,派天兵神将把织女抓回天庭。牛郎悲痛欲绝而亡,化作天河岸西方的一颗牛郎星秀。
天帝便将织女(星)规限在天河东岸,使牛郎织女隔天河而不能相会,但这也助挡不住牛郎织女的热炽爱情。后来天帝在三足鸟神的规说下,允许牛郎织女在每年的七月初七于天河相会一次。届时在鸟神的呼唤,不计其数的喜鹊就会排排形成鹊桥横跨天河东西,牛郎织女就会踏鹊桥相会了。所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天文现象,银河之东的织女星秀就会与河西的牛郎星秀相会了,而且届时,开始长秋冬羽毛的喜鹊的头顶的羽毛却是秃的,这是织女牛郎在过鹊桥时牛郎织女踩踏鹊头弄丢的。
在中国传统民俗,很多活动都与农历七月初七有关,举实例如:作为传统农耕大国的中国,南国农人每逢农历七月初七就将稻谷用坛子装好,并浇上适量的水,等待其完全发芽后,凉晒干作为和胃顺气的价廉且效果良好的一味中药。国家颁布的《中药大辞典》认为:谷芽味苦,无毒。功能主治是:健脾开胃,和中消食,治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的功效。看来七夕虽然已经过漫漫数千年了,然由此衍生的民俗还是有利于老百姓的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