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迎接中秋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

举杯邀明月

我们一起迎接中秋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1)

  9月14日,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侯店村开展迎中秋庆团圆活动。图为小学生们正在表演吟诵古诗词。记者 姚林 通讯员 尹巧云 摄

  中秋佳节,品尝月饼,观赏圆月。关于月亮,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对其的描写浩如烟海,更有佳句名段家喻户晓,比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亮之下,是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中秋之月,更是诗人潇洒书写的对象。月有盈亏圆缺,这是属于诗人的咏叹调,更是属于一个农业国度的时令密码,劳作与收成,汗水与期盼,尽在其中。辛勤的中国人,代代传承,赋予其浪漫色彩,也赋予其生活智慧。

  中秋祭祀月亮的礼俗,在《周礼》中已有记载,中秋节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间盛行,应是宋代的事情。在漫长的岁月中,中秋节祭月的习俗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节庆活动中最具活力、最适应大众生活现状的部分延续下来,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这正是一种优秀文化具有的开放和自信的特征。民俗在不断变迁,“新”与“旧”总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是传统文化历经岁月、不断传承的必然结果;这种相对性,也并不妨碍我们守护人间亲情、生命智慧、价值观念等节日内涵。丰收的田野里,拜月、耍兔儿爷、舞火龙、燃宝塔灯等活动可能不常见了,但是我们保存着珍贵的影像与图画,我们依然记得、依然会去讨论与书写;团圆的饭桌上,五仁口味的传统月饼可能变少了,但我们却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饮食选择;行走的人群中,奔向团圆的游子一直都在,一同出游的友邻变得更多。

  我们在每一个良辰美景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交融传统的当代生活成为良辰美景。那些传统佳节中饱含着的深刻内涵永远是源头活水,而那份“举杯邀明月”的欢愉,将一直呈现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的新面孔。(晋文婧)

我们一起迎接中秋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2)

9月16日,六安市金安区丰安小学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制作花灯,喜迎中秋佳节。 通讯员 田凯平 摄

“糖轱辘”里忆乡情

  一口平锅一把铲,一个圆圆的面饼在锅中翻动,不一会儿,这道形似圆月的美味便烙成焦黄色,从中间掰开,一股黏稠的白糖芝麻浆汁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古城寿县的中秋,人们首选的美食并不是传统的月饼,而是更接地气的‘糖轱辘’! ”9月16日,住在寿县古城里的顾连贵像往年一样做起了家乡的美味,在“糖轱辘”的香气中,这位75岁老人的思绪蔓延开去……每年中秋,顾连贵都会做“糖轱辘”,一晃眼已有60多个年头了。这是一种用白糖和芝麻做馅的圆形面饼,乍一看像个车轮,当地人称之为“糖轱辘”。

  顾连贵兄弟5人,当年都在淮河上当船工谋生,每逢中秋节,作为兄弟中最小的一位,顾连贵会帮着父母把家里仅剩的面粉和糖拿出来,全部烙制成“糖轱辘”。 “吃‘糖轱辘’是每个寿县人的中秋习惯,也是大家记忆中家的味道! ”当夜幕降临时,兄弟几家的船上都会点燃火把,相互舞动,与圆月一同倒映在水中,美不胜收。

  后来,顾连贵兄弟几人陆续分赴各地工作。但每逢中秋节,大家都会回到古城,像小时候一样围着父母,一起吃着“糖轱辘”,一起赏月,感受浓浓的团圆之情。顾连贵已退休多年,现在每逢中秋仍然会烙上几十个 “糖轱辘”,“现在生活好了,都不缺吃的,但我烙的是一份亲情、一份念想,在中秋节吃着‘糖轱辘’,更能体会到当今生活的‘甜’! ”(记者 柏 松 通讯员 顾海涛)

  老月饼香飘四邻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 ”又到中秋,凉意渐浓,宣城市郎溪县姚村镇的一家糕点老作坊里从清晨开始就热气腾腾,说起中秋的故乡味道,离不开这乡村老作坊里的传统手工月饼。

  走进老作坊,月饼的香味变得更加浓郁,令人垂涎欲滴。老师傅陈浩武娴熟地在案板上和面、揉面,待面醒好,配馅、扯皮、包馅料、按压成型,步骤井然有序、一气呵成。成型的月饼装盘,盖上红章,放进烤炉,大约5分钟后,一盘色泽淡黄、外酥里甜的苏式月饼就出炉了。陈浩武的妻子接过手,将一枚枚月饼用牛皮纸包裹起来,乡味也将随着这些月饼,传递到归家团圆的亲朋或是离家奔波的游子手中。 “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周边居民和走出去的郎溪人。糕饼一直保持着老味道,希望能把这个味道传承下去。”陈浩武告诉记者,他家从他爷爷一代就开始开糖坊做糕点,到他已是第三代。

  家住姚村街道的何德友从店里买了5筒苏式月饼“小包酥”,他乐呵呵地说:“从小就吃陈家老字号月饼,纯正、地道、口感好。到中秋节,还会再来多买一些,送给家里的亲朋好友,大家都喜欢这个味道。 ”

  每逢中秋,月饼供不应求,陈浩武一家每天要制作3000只左右。 “对传统手工艺的坚持,就是对传统乡味的坚持。大家吃的是老月饼,品尝的是故乡的甜蜜与幸福。 ”陈浩武说。(记者 罗 鑫 通讯员 余克俭 王祖清)

  月圆之夜喜“摸秋”

  中秋之夜,除拜月、赏月之外,阜阳民间还有摸秋的习俗。摸秋活动一般在晚饭之后,年轻人先聚在一起叙话,待到夜深月高之时,结伴走向村外,当来到种有瓜果的田地菜园时,便停止说话,猫着身子,下到地里,边瞄边摸,选择自己喜爱的瓜果。

  摸秋有摸秋的规矩,下田不能带筐,只能用手拿,不能折断藤蔓、踩坏庄稼,不能摘下不要。具体要求是:瓜(冬瓜、南瓜、笋瓜)要大不要小,青菜(茄子、萝卜)要嫩不要老,葫芦要圆不要扁,黄瓜(丝瓜)要硬不要软,豆角(蛇豆、菜豆)要长不要短。对于种瓜果的农家来说,地里的东西八月十五晚上被摸秋了,不但不骂,反而感到高兴。据说摸秋会给主人家带来好运,庄稼会长得更好。

  在阜阳南部沿淮颍上、阜南一带,中秋之夜还有撂火把的习俗。俗称“八月十五悠火把”。年轻人提前用麦秸、稻草等容易燃烧的柴火捆上细绳扎成一尺多长、直径两三寸的火把,火把中间裹上些木炭和锯末,便于燃烧时起花——火星飞散。

  中秋节当天晚上,年轻人带上火把和一些干柴,聚拢在空旷地带。领头的招呼大家把干柴放在一起,点燃柴堆,大家围在火堆旁,把火把点着,离开火堆,选择合适的空地,拿着火把慢慢摇动,待火把燃烧出火苗时,猛地向空中抛出。几乎是同时,几个、十几个火把一起飞向天空。据说谁的火把亮,谁的运气就最好,谁的火把高,谁家的庄稼就长得好。这一刻,欢笑声、喝彩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记者 安耀武 通讯员 方松高)

我们一起迎接中秋佳节(我们的节日中秋)(3)

9月11日,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机关党总支、乡妇联、崔岗村党总支在崔岗村宋小郢开设“红色庭院课堂”,组织辖区内的留守儿童与老党员、志愿者们一起学习制作月饼,感受节日氛围。 通讯员 葛传红 汪敏 摄

传统庙会渊源长

  中秋节前后这几天,池州市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的甲山村民组天天晚上热闹非凡:村里的文化广场铺着大红地毯,锣鼓过后,广场舞、龙灯、腰鼓、百家宴相继上演……起源于400多年前的中秋祈福活动——“福主庙会”一直在这个皖赣两省交界的山村里延续。

  泥溪镇北靠江西省彭泽县的浩山乡,东邻本县的官港镇陈镇村,“福主庙会”流传于东至县的泥溪、龙泉、尧渡等地。据建德县(今东至县)县志记载,“福主庙会”是为了纪念在建德县为官的陈杲仁,明朝万历年间,他被谥号“福主余公”,百姓均称其为余公。

  史料记载,陈杲仁(余公)在至德县为官期间,带领百姓修桥筑路、兴办学堂、惩治贼寇,保得地方平安,深受民众的尊重和爱戴。后来,百姓们为了纪念这位清正廉明的好官,在每年中秋节时,举办庙会祭祀余公,表达怀念之情。庙会一般有60多人参加,每人穿戴黄色、红色、白色服装,头扎毛巾,手持各种兵器,举着旌旗、幡旗、锦伞等,四人抬着余公塑像出会,众人敲锣打鼓,笙乐齐鸣,巡游各村各户。

  “福主庙会”在每年的中秋节前一天晚上为祭祀活动,当天请出余公像,颂读纪念书文;中秋节当天上午为祈福活动,整个出会队伍巡游到每家每户,这也是庙会的高潮阶段。

  如今,“福主庙会”这一传统的祭祀活动已演绎成当地的节庆文化,在中秋节前后几天,当地都会举行各种热闹的文艺活动,既有纪念之意,也有庆祝丰收、祈愿团圆的美好寓意。(记者 徐 建 见习记者 阮孟玥)

  月华灯影两相宜

  “早些年,每逢中秋,市区的淮海路都会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来这里观看灯会,那可热闹了! ”9月16日,说起淮北地区的中秋风俗,淮北市民杨军的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到了数十年前。

  月到中秋分外明。在淮北,人们除了共饮团圆酒、赏月之外,还有着赏灯的习俗。 “印象中的中秋夜,大街小巷挂满了造型各异的灯笼,既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也照亮着游子思乡的旅程,有着‘天涯共此时’的寓意。 ”杨军说。

  时代在变迁,人们对于中秋的美好祝愿却从来没变,赏灯的习俗也悄然沿袭了下来。如今在淮北市,人们观灯的地点从以前的大街小巷转到了隋唐运河古镇和濉溪古城等地。隋唐运河古镇依托千年运河文化而生,月圆之夜,一轮明月悬于天上,一盏盏美轮美奂的灯笼在古镇五凤门、元辰殿、漕仓堰闸等景点灿烂绽放。 “东风夜放花千树”,游客们徜徉其间,咏月、猜谜,一次穿越千年的旅行就这样不期而遇了。在濉溪古城,中秋月夜,古城精心打造的“印月同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天上有皎洁明月,城内有特制的“巨月”灯笼,双月交相辉映,映出了游人们的如花笑靥。走在古朴的石板街上,身着古装的“嫦娥仙子”“玉兔仙子”等一众“仙家”手捧花灯,穿梭于其中,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体会到了“天上人间”的美好。(记者 丁贤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