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后面都有什么(甲乙丙丁的来历你知道吗)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甲乙丙丁的文字,你知道甲乙丙丁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吗?你知道甲乙丙丁是怎么来的吗?他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甲乙丙丁的来源是我国古老的十天干。除了我们经常用到的“甲乙丙丁”,十天干中还有“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最早是用来记年的,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根据生活的经验发现每十年气象就会发生一次轮回,这其实跟太阳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1年有很大关系。
根据文献记载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相传黄帝时代,因有蚩尤神扰乱,黄帝忧民之苦,遂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黄帝于是斋戒沐浴、筑坛祀天、方丘礼地。天乃降十干、十二支。帝乃将十干圆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为天,支为地,然后乃能治之。后有大挠氏将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并以黄来开国日定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此为天干地支之由来。
大挠氏早制定天干的时候为什么选用了甲乙丙丁呢?我们先来看看甲乙丙丁原来表示的什么意思。
甲,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指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即《说文解字》:“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引申为天干序位第一位的位号,后引申为居第一位。
乙,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植物屈曲萌芽,即《说文解字》:“象春艸木冤曲而出。”后借指天干的第二位,引申为第二位。
丙,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鱼尾,即《尔雅》:“鱼尾谓之丙。”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三位之名,由此又引申为序数第三的代称。
丁,最早见于甲骨文 ,其本义是钉子,是“钉”的初文,后引申为壮健,又引申为人口和指某些专职服务的人等。
戊,最早见于图形文字,其本义是斧钺等一类的兵器,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五位的代称,并成为此义的专用字,由此又引申为序数第五,又因其处于十天干的中间位置,因以指方位中央,也指代土。
己,最早见于商代 。“己”本意说法不一,朱骏声认为己像丝的形状,是“纪”的本字。还有人认为“己”像弋射时绑在箭或石上的丝线。“己”有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指自己,“己”音与“自”相近,于是后世又把这二字构成“自己”这个联合式合成词来广泛使用。早在甲骨文中,“己”就被假借作天干第六位的代称,又常用作帝王的庙号。“己”还有纪识、识别的意思,亦当属假借,这种意思后来写作“纪”。
庚,最早见于商代金文。“庚”字的本义未见于文献,颇有争议。早在甲骨文中,“庚”就已经假借作天干第七位的名称。古人将干支与五行、五方、五味及五常等相配,故“庚”又被赋予“金”、“义”等含义。农历夏至三庚数伏,所以“庚”又成为“伏天”的代称。此外“庚”还有道路、道理、年龄、更替、偿还等义,疑均为假借义
辛,是现代汉语常用字。“辛”的本意是刑刀,或指罪恶。服罪的过程是艰苦的,所以有“辛苦”“辛劳”等意思。另外,使人感到刺激甚至痛苦的除了罪责和困苦之外,还有辣味的食物,所以辛还引申为葱、蒜等带刺激味道的蔬菜及辣味,双音词“辛辣”就是由此而来。早在甲骨文中,辛就被假借去表示天干第八位的名称,并同其他天干用字一样,经常用作先人的庙号,商纣王的庙号就是“帝辛”。这样,刑刀的本义便渐渐隐晦不明了。
壬,是汉语常用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壬”字早在甲骨文中就被假借作天干第九位的名称,本义不可考。“壬”由天干第九位引申为序数九的代称,九为单数最大,故“壬”又引申为盛大。“壬”又有奸佞义,当属假借,“佞”从“仁”得声,古音“壬”、“仁”同属“日”纽,音近可通。
癸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癸是天干的第十位,也用作顺序的第十。早在甲骨文中,癸就被假借作天干第十位的名称,并由于殷人的习惯,经常用作先公先妣的庙号。所以假借义成为其常用义,而本义反倒不可考。
我们不难发现,甲乙丙丁首先都是很古老的文字,大部分都是名词。大挠氏为何选用他们作为天干的代表肯定有一定原因的,也可能会有自己主观的想法。古往今来很多人想悟出其中的缘由都没能如愿,你也可以说下自己的意见,说不定高手在民间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