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 三候(露水先白而后寒)
封面新闻记者 周琴
10月8日,迎来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元代吴澄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生露凝,故称“寒露”。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为小学生做科普课程。受访者供图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说,进入寒露,大量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重要特点。“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从白露到寒露,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而欲凝结成霜,正是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气温降得快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0月7-9日开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大量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气温降得快是寒露节气的一个重要特点。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的秋风、秋雨过后,温度下降10℃都是常见的。不过,相比春夏时节,寒露节气的风雨天气大多比较短,通常的情况是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天气干燥晴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高气爽。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大气科学系讲师王立为介绍,在寒露节气,全国的平均气温分布差异也越来越大,在华南,平均温度大多数地区在22℃以上,海南甚至还在25℃以上;江南各地一般在15-20℃,华北地区在8-16℃之间,而此时西北、东北的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已经到了8℃以下,基本已经算进入冬季,从气温上看,全国的天南地北基本上春夏秋冬同时存在了。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时节,除了华南地区,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基本上已进入秋季,其中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所以北方除了玉米收获以外,能播种冬小麦的地方应要播种完,再晚的话减产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南方到了晚稻抽穗灌浆的关键期,要注意田间管理。
四川地区要注意华西秋雨,主要表现就是阴雨连绵,降雨量甚至有可能会超过夏季,连绵的秋雨温度也比较低,成熟的秋粮易发芽霉变,未成熟的秋作物生长期延缓,容易遭受冻害。一般来说,持续连阴雨的天数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就越大。
在广西南宁市邕宁区,狗尾草上挂满露珠(图据新华网)
寒露有三候
寒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王立为介绍,一候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意思是说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虽然雀鸟变成蛤蜊只是一种想象,但表达了古人认为此时节天地阴气变重,飞物自然应该变为潜物,如果雀鸟依然十分活跃,则说明季节就是反常的了。
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因为天地万物绝大部分是负阴而抱阳,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寒露时节阴盛阳衰,菊花才能盛开。
白露与寒露有何不同?
秋分前后的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和寒露,都以“露”来命名,却反映了不同的气象与物候。白露后,由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
在中国民间,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蹚水过河或下田了。也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也是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温的降低,从有点冷别着凉变成了要保暖别冻着,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
寒露节气海报 制图:刘雨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