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祭灶习俗(扫尘祭灶神除夕团圆饭)
"大雪"已过,"冬至"临近,除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徜徉在故乡的田埂上,望着农家袅袅升起的炊烟,我又想起了许多儿时听到的,有关老家过年习俗的故事。
我老家是湖区农村,地势平坦,沟渠交错,农家房前屋后多有大小水塘,渔业资源丰富。自古以来,除养殖鱼虾作为副业外,主业还是种植水稻,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格塘三桥村一角
很小的时候就常听到一句这样的俗语:"大人子望插田,细伢子望过年"。是的,儿时一到放寒假了,就数着指头盼过年。因为,不管家里多拮据,过年都会有鱼有肉吃,母亲还会缝制一件新衣服或者一双新布鞋过年穿。我们那里过年分为过小年和过大年,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小时候我以为过小年是专为小孩子过年,其实不然,这一天,小孩子都不能闲着,要帮助大人们打扫卫生,也叫扫扬尘,因为这一天是祭送灶神和扫尘日。祭灶神是历史悠久的汉族民俗,不过北方是腊月二十三日,而我们老家是过小年这天。祭拜灶神就是拜送灶王爷,因为灶王爷这天要去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一年的工作,希望他在玉帝面前为民间百姓美言,以求新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扫扬尘就是过年前全家人齐动手搞一次大扫除,除尘,清洗农具,晾晒衣被床单。我印象最深的是头戴斗笠,在一根长竹杆尾端绑上稻草,扎成一个长扫把,扫除挂在厨房屋顶上的烟灰尘,因为小时候我喜欢跟着大人干这事,觉得好玩。
图片来自网络
扫扬尘也是民俗之一,因"尘"与"陈"谐音,喻意扫除陈旧的东西,把旧年所有的邪气晦气和不祥全部清扫干净,以求来新年的吉祥如意。
大年三十过大年,家家忙忙碌碌。在我们那里,不管年关怎样过,多数人家都会买一张红纸,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人写上一幅对联贴在堂屋大门两侧。我们老家写对联最好的是祖父辈的二叔公和七叔公。二叔公是晚清秀才,在乡里教私塾,毛笔字写得很好,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爬在私塾学堂的窗户外看他教授大孩子练毛笔字,背"三字经","弟子规"等,摇头晃脑,特别有趣。尤其是教学生写毛笔字,写得好的划一个红圈,次之划半圈,书写不认真或调皮捣蛋者,就得伸出小手接受他监尺的惩罚,奇怪的是受惩罚的小孩不但不喊痛还嘻嘻笑过不停,后来我想,二叔公虽无后,却特别喜欢小孩子,他怎么会舍得真打,做做样子而已。二叔公在我很小年龄时就去世了,仅有这些画面沉淀在我的记忆中。
私塾课堂图片来自网络
七叔公也是村里为数不多有文化的长辈,民国时期经乡民们推举担任过保长,是深受乡民崇敬的文化人。他还有一个职业,就是当地著名的礼生。礼生自汉代即有,也称司礼者,即祭祀时在旁提唱起、跪、叩首之仪者。明清时期,礼生可分为三个类型,即作为差役的礼生,由儒学生员充任的郡县礼生与民间私家礼生。七叔公属于民间私家礼生一类,承担民间丧葬等祭祀活动司礼工作。七叔公不但是我尊敬的长辈,他还是我的老师。我高中毕业回乡后,他收我为徒学做礼生,行礼生职必须要写好毛笔字,布置灵堂或祭祀场所首先展示的是笔墨功夫。所以,首先是他教我写毛笔字,习柳体,可惜我离开家乡后就搁笔了,半途而废,辜负了七叔公生前期望。后来,村上死了人,他带我去司礼丧事,不够,在那个特殊年代,破四旧,废除了许多传统的司礼环节,唯一能做的是开追悼会。因为,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教导我们:"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这样,我们都是用开追悼会的形式完成司礼工作,如亡者入棺三请,一曰三餐备食进馔、献茶上香,绕棺追思,入土为安等等,只是家祭又称堂祭改为追悼大会,追悼词即祭文。追悼词大多由我写,内容无非是忆苦思甜,肯定贊美亡者生前功德,教育后代化悲痛为力量,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作贡献。类似于八股文,我写得很快,老师很满意。其他如绕棺词类,也就是用七言绝句体表达后人追思怀念情感的文字,写在三角形的小旗帜上,举在手里带着孝子贤孙边走边唱,所以这些,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恢复高考后,我外出求学了,告别了七叔公,没想到在我求学期间,七叔公去世了,我没能见上最后一面,甚为遗憾。
大年三十吃年饭,我们老家是在天还蒙蒙亮前就吃完了,这也是祖传下来的习俗。记得我们那个自然村庄近百户人家,吃年饭最早的是住在我家北面的氏族二叔家,刚过十二点,他家的鞭炮就响了,每次都是他家鞭炮声把我从梦中惊醒才意识到真正过年了,而且多少年都如此,没有早过他家的。二叔是习武之人,为人侠义,教过不少农家子弟习武,小时候我也跟着站过什么马步,打过撑拳之类,纯粹跟着大人玩玩。为什么要这么早吃年饭呢?小时候大人们讲是避免"叫花子"讨年饭,因为吃年饭时候,是忌讳有外人打扰的,所以早吃。后来,我接触到了有关大众垸民间一清早吃年饭的习俗缘由的资料,才明白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是源于一个"征夫守城"的悲壮故事。
公元1258年,元军在元帅兀良哈带领下,势如破竹,年底直抵潭州(长沙)城下,元军从长沙城南围攻长沙,城池危在旦夕,长沙守城军民急待援军救急。大众垸为长沙西北部适合调兵遣将,况且,大众垸地区人口聚住,民风彪悍,以勇猛刚强著称,成为兵源首选。大众垸子弟兵闻讯欲驰援长沙,时值腊月二十九,次日就是年三十了,但长沙军情告急,大众垸人便想到大年三十提早吃年饭。于是,人们杀猪宰鸡,先祭拜祖宗求护佑,后为即将奔赴长沙抗元的亲人饯行。大年三十清晨,在乔口码头,靖港码头,新康码头,人头攒动,大家护送亲人上船赴长沙抗元护城,中午时分到达长沙,大众垸子弟入城后,在湖南制置副使向士壁的率领下,与元军浴血奋战,将元軍击退,长沙之围解除。
直到公元1275年3月,元軍卷土重来,打下岳州后继续南下,9月抵达潭州城下,潭州刺史李芾亲督軍民守御,苦守三月,城中矢尽粮绝,援兵遥遥无期,元军破城,潭州刺史李芾杀身成仁,长沙军民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在长沙抗元保卫战中,大众垸子弟兵大多血洒疆场或悲壮成仁,为祭奠他们的英灵,从此,大众垸并有了大年三十一清早吃年饭的习俗。后来我想,二叔是习武之人,尤其崇拜驰骋疆场的英雄,也许他早就知道这一习俗的缘由,所以才那么持之以恒地坚守。
现在,在大众垸我的老家,仍然是大年三十早上吃年饭。如果,我编辑的这些文字,能让我的乡亲们在清早吃年饭时,还能缅怀先辈们英勇悲壮的豪情,祭奠先辈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我就特别知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