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

近期,电视剧《少年派》热播。

剧中妈妈王胜男和女儿林妙妙之间的母女大战让大批网友都高呼:“这简直就是我妈的翻版!”

然而,这人设、这梗概,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呢?

从《家有儿女》到《虎妈猫爸》到《小别离》再到《少年派》,近年来但凡涉及子女教育的电视剧,不约而同都会出现“虎妈”和“猫爸”设定。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1)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2)

“虎妈猫爸” 中国家庭剧里离不开的套路

数字之道选择了10部较为经典的家庭剧,孩子有小学生,有中学生,有大学生;家庭有富余的,有温饱的,有贫困的,根据这些电视剧中的33对爸爸妈妈,概括出中国家庭剧中典型父母的形象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3)

10部电视剧的剧情背景虽然都有不同,但是父母的角色设定却始终是妈妈像“老虎”,强势、霸道,过度干涉子女的生活和学习。反之,爸爸像“小猫”,开明、温柔、注重沟通、尊重子女,是母子/母女的沟通桥梁。

为什么10部作品中有半数以上会热衷于这种人设呢?

部部都是高收视 “虎妈猫爸”人设成爆款制造神器!

首先,因为这种人设套路卖座!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4)

为什么不同的家庭,却有同样的爸妈?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爸妈真的都是如此吗?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5)

虽然我们的妈妈,可能还没有像剧里的那些妈妈一样歇斯底里;我们的爸爸也没有想那些爸爸一样“孩子之友”,但这些电视作品中的刻板的父母形象也多少反映了当下中国家庭环境中的真实一面。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6)

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中,都存在着妈妈是“超人”的现象,中国妈妈们不但要工作,还要一个人在操持着全家的衣食住行,管得多,自然矛盾就多。而爸爸们由于在家庭生活中的经常性“缺席”,做的少冲突就少,在孩子面前反而更容易赚到“开明”的印象。如果让爸爸和妈妈在家庭地位上做个互换,让爸爸围着孩子转,围着家庭转一天,“猫爸”变“虎爸”可能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吧。

现在的电视剧,为了能够更多的抓住观众,往往会把我们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更加的放大化,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

《少年派》的编剧六六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生活本身就是冲突,孩子上什么学校,单位要不要跳槽,爹妈看哪个医院,就这些小事都冲突得你头疼不已。

结果戏剧还要放大,孩子因为上学跳楼了,单位因为内斗老板被抓了,爹妈因为看哪个医院被治死了……这真是观众要的惊心动魄吗?是不是编剧的懒惰,以戏剧冲突为借口把生活就抹黑了?”

不知从何时起,我国的家庭剧的设定开始逐渐变成了“世上只有妈妈吵,有爸的孩子像块宝。”

大家在热热闹闹的吐槽完电视里的爹妈跟自己的爹妈有多像,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多么的悲惨之后,又有几个人去真的思考过为什么妈妈会变老虎,爸爸会变小猫吗?

中国电视剧惯有的和稀泥式的大结局,总是在我们将要触及到问题本质的时候,把我们带回到原点。

“虎妈猫爸”的设定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妈妈不讲理爸爸和事老”的偏见,而应该是更多的让我们反思放下中国家庭中父母分工的不均等问题,如果妈妈们学会放手,爸爸们可以多多参与,那这种奇特的家庭人物设定还会成为当前电视剧的套路吗?

别让你的(别让这种34)(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