馥郁香型总结(馥郁香型的由来与发展)
文 | 大家酒评内容中心
日前,馥郁香国标确立的新闻是行业热点: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1第3号)》,其中,由酒鬼酒公司主导起草编制的《 G-B /T10781.11-2021白酒质量要求第11部分馥郁香型白酒》位列其中。至此,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定正式落地,馥郁香型正式成为中国白酒第十一大国标香型。
其实,自中国白酒将香型进行区分后,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重要购买指标,香型层面的品类创新也层出不穷。但因为国家标准大趋势是“严格增量,减少存量”,因此很难拿下国标香型的“证书”。
这样的背景下,馥郁香为何能成功确立?这不得不从它的起源说起。
不属于五大香型的“第六香型”
馥郁香作为酒鬼酒首创,并不是从诞生就是现在的模样。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吉首酒厂,苦于一直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于1976年初成立了名酒研制攻关小组,先后派人到全国的名优酒厂学习取经。最终,酒厂以湘西香糯米和云雾糯高粱为原料,取龙、凤、兽三眼穿石而出的泉水,采取大小曲结合发酵,于1978年成功酿出了自己的好酒,并取名为“湘泉”。之后,酒厂又成功开发了更高档的“酒鬼酒”,兼具“泸型之芳香,茅型之细腻,清香之纯净,米香之优雅”,青出于蓝胜于蓝。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此时中国白酒已经拥有“浓、酱、清、米、兼香”五大香型,又被称为中国酒林五大门派,大多数白酒都能在这五大门派中找到自己的归属。但因当时的湘泉酒和酒鬼酒的香型在白酒界属于首创,无法归纳在当时的五大香型之中。
当时国内许多著名的酿造专家共同认为,“湘泉和酒鬼酒博采国内诸多名酒之长,兼纳酱香、浓香、清香、米香、兼香等五大香型之优,从而独树一帜,不能归入任何一种香型,应为“第六香型”或“湘泉香型”。到了1992年,湘泉集团组建酒业研究所,并把研究湘泉酒、酒鬼酒的香型申报列为省级科研项目。
步步蜕变,终成馥郁香之后,馥郁香逐渐开始蜕变。
1994年4月,湘泉酒香型研讨会召开,“浓香兼蜜香,馥郁芬芳,醇绵爽净,后味怡畅”等香型特点被总结,会上首次就酒鬼酒、湘泉酒香型名称进行讨论,初步设想为“复合型”或“结合型。同年10月,周恒刚、沈怡方、金佩璋、金凤兰等专家再次来到酒鬼酒公司,专门为20余名生产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基础酒品评分级和酒体设计水平,为稳定产品风格奠定了坚实基础。
之后,1998年,湘泉酒长沙酒业研究所成立,开始以课题推动工艺和香型研究。
到了2005年8月,湖南省科技厅在吉首主持召开“酒鬼酒馥郁香型研究”成果鉴定会,由全国白酒专家组长、中国食协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沈怡方,中国白酒专业协会常务理事高月明,中国白酒专业协会副会长高景炎等15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品评了酒鬼酒系列白酒,最后专家组鉴定认为:“酒鬼酒系列微妙地融合了酱、浓、清香的风味,香味馥郁、酒体净爽,具馥郁型优质白酒的典型风格”。经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鉴定,馥郁香型为我国酒类的一种创新香型。
2007年7月,在馥郁香型酒鬼酒质量研讨会上,确立了酒鬼酒馥郁香型“前浓、中清、后酱”的典型风格,并被专家组誉为 “文化酒鬼酒”。
国标确立,馥郁香成中国白酒第十一大香型
在典型风格确定后,2018年12月,《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获准立项,2019年3月,国标起草启动会议在北京中国酒业协会召开。
之后又经过完成标准起草并发布社会征求意见稿,以及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公示标准,今年的3月9日,馥郁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确立。
之前,中国白酒泰斗沈怡方老先生对酒鬼酒和馥郁香型工艺也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虽然现在的香型比较多,但归根到底主要还是浓、清、酱,而酒鬼酒将这三大香型集于一身,创造了馥郁香型,这是一个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