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我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不仅是因为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理解和尊重,还在于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显著作用为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民族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而引导全社会各民族形成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坚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坚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自信
我国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同心协力共谋发展,不仅是因为始终坚持求同存异,相互包容、理解和尊重,还在于我国拥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显著作用。为此,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民族团结奋斗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从而引导全社会各民族形成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提升传统文化素养
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进一步领悟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民族凝聚力,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加大力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必须尽快贯彻落实传统文化在终身教育体系的覆盖。将国学教育、传统文学艺术教育全面融进当下各个阶段的教育类型。纵向上从幼儿启蒙教育到大学教育到继续教育,横向上包括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要全面涉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其次,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宣传,不仅是对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将传统文化常识、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渗透进各行各业的文化思想教育中,为全社会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便捷的渠道。
最后,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因材施教,促进传统文化的通俗化和生活化,便于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全民族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是进一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精神力量的前提,因此必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工作。
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增强中华文化自信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的各种文学成果、精神价值观、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代表着各民族发展延绵至今一直奉守的精神信仰,是民族发展之本。
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丰富文化精神内涵能够指导新时代的人们继续坚持兼收并蓄,宽容豁达的高贵民族品质和宏大格局,弘扬文明古国之风。
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价值伦理观和民族精神的理解感悟,能够让大众认识到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高尚道德传统,在心中树立正确的国家民族形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进而树立坚定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新时代,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重点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中这种崇高的民族信仰和伟大的民族精神,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教育中,学校要积极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识。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共建民族精神家园
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除了要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挖掘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内涵之外,还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融合,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形式的创新要做到两方面,一方面要结合多媒体信息等现代传媒手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民族共同体崇高精神理念全面渗透进当代影视、艺术、传媒等多个行业领域,以此提高社会大众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各民族文化友好交流,政府和地方文化教育旅游等部门要积极推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流精神信仰领导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借鉴融合及理解包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必须立足“文化”本位,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爱国精神,构筑各民族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必须以“共同体意识”为核心,重点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崇高民族信仰和精神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源泉和思想动力。(作者: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郭长帅)
来源: 光明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