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hyperdunk几年出新款(来自8年前的经典)
Hello大家好,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是果子,大家记得点击关注,不错过我们每日的更新哟。
今天想给大家做一期神秘的老鞋分享,这双鞋是我自己买的第一个Nike的实战鞋,也是在我心中,我穿过的鞋子里Top3级别的实战好鞋:Hyperdunk 2011。
其实这双鞋是找我朋友借来的,前几天不是给大家开箱AJ34SE了嘛,因为我的AJ34在北京,当时是想两双鞋给大家对比一下的。但是谁曾想,从天津发往天津的快递,居然历经7天才到我手上,我是真的也哭笑不得。
这个鞋是之前有一天我俩聊天,聊到了一些他的老库存,正好他翻到了这双鞋,我当时就说一定要把这个鞋借过来做一期节目。
这双鞋是2011年8月发售的,我入手的时候应该是2012年的年初,过年前后。因为我印象很深,是放寒假的时候,去天津滨江道的In Base商场,2楼,买的这双鞋的低帮版,是一双电光紫的,那双鞋我从高二穿到了大二。当时就是一双HD11 Low和一双罗斯1,两双鞋穿了3年,而且那会根本没有那么多室内的场地,全是外场,所以也可以看到当时鞋子的耐磨还是很顶的。
我们还是先来聊聊这双鞋的配置吧。
当年其实对配置没什么概念了,就是觉得,诶,怎么这么爽。关于这双鞋的配置确实也是在穿的鞋子多了之后才了解的。
鞋面其实就是用到了大面积的工程网布,就是鞋面黑色的部分,应该都是工程网布,白色的部分是热熔的加固,所以鞋面很轻薄,同时支撑性也不错。
鞋面上另外一个科技就是Flywire的飞线了,不过当时用到的应该是这种死飞线,而且是在工程网布的里面,不像是现在的鞋子,有的飞线是裸露在外的。
因为轻量化的设计思路,所以可以看到,鞋舌上的透气孔也是很多的。
球鞋整体用到了中规中矩的7组鞋带扣。
后跟部分虽然看起来没有做什么额外的填充,但是实际上的包裹锁定真的都是很顶级的。
后跟处的外置TPU相当的牢固,硬度也很强。
聊完了鞋面来看看中底。
中底其实是这双鞋当年受到比较大争议的地方。因为这双鞋的PE版本是前后分离的Zoom Air,但是国内买到的版本只有后掌的Zoom Air,前掌是没有气垫的。
然后低帮款,就是当时我买的那款,是前掌单Zoom,后掌没气垫。
有一说一,配置阉割确实不地道,但是它当年的实战表现真的是堪称完美。而且当年的气垫面积和现在比起来,真的一块更比两块强,不论是厚度还是面积,现在根本找不到了。
中足这里,用到的不是碳板,而是一块玻璃纤维,硬度绝对够,给大家掰一下看看就知道了。
比起碳板,玻璃纤维不太好的地方就是有碎掉的风险。
外底方面,人字纹的设计,前掌的位置有一个圆孔,更便于做转身的动作,后掌气垫的位置有一个开窗的设计,可以看到后掌的Zoom Air。
最后,这双鞋最牛批的地方来了,43码,单只重量314克。
当年只是觉得轻,真的没想到这么轻,做个对比,以轻量化自居的kobe nxt 360,43码单只重量是315克,而且这双HD2011还是高帮板。
其实关于HD11,在我的记忆中还有这么几个小记忆。
首先就是当年这是格里芬的代表战靴,我觉得这双鞋这么火和格里芬的飞天遁地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就是2012年的林疯狂,书豪当年就是穿着HD11 Low带来了震撼世界的表演,我当年这么喜欢这双鞋其实也是因为这点。
最后就是这双鞋还有另外两个版本,一个前掌位置笼头状的,一个是精英版,当年的总决赛,热火战胜雷霆,詹姆斯的首冠,麦克-米勒就是穿的白金色的精英版。其实真的很希望Nike在未来能够再诞生这么几款值得被铭记的神鞋,但是很遗憾,至少近些年,没有鞋能做到这个程度。
不知道这算是遗憾,还是时代的悲哀。
那本期Nike Hyperdunk 2011的开箱分享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有喜欢的观众朋友记得关注我们,也希望大家可以收藏 投币 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未来我们会继续带来更多专业客观的球鞋测评。
这里是最懂你的WEN鞋评,我们明天再见,bye by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