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1)

宝格丽带挂坠的项圈,1971年

20世纪60年代,时尚界出现了一位自诩来自火星的男人:当大卫·鲍伊(David Bowie)妖冶的面庞上涂上霹雳妆容,身穿光滑紧致的塑胶衣登上绚丽的舞台摇摆高亢——他不仅成为一个时代的偶像,更是一个时代消费文化的缩影。

现在,请移步至闪烁着霓虹灯的层层拱门——本雅明笔下现代主义拜物教的象征,层层递进的灯光在欢迎每位造访者重回那光怪陆离的60年代——这是荷兰安特卫普的首饰博物馆DIVA的一场首饰展,主题是“20世纪60至70年代摇摆潮下的首饰设计”(Jewellery from the swinging 60’s and 70’s)。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2)

图左:梵克雅宝项链, 1970年代

图中:希腊设计师伊利亚斯·拉劳尼斯(Ilias Lalaounis,1920–2013)在1970年代设计的水晶黄金项链

图右:意大利设计师艾尔莎·佩雷蒂(Elsa Peretti)设计的蝎子项链,1979年

将展厅变成太空舱,“如此设计不仅是对摇摆潮的现代诠释,也希望借此建立一个与‘COVID-19现实’互为分割的、独立的且充满趣味的沉浸式技术型空间。”DIVA的策展团队表示。彼时,“太空元素”充斥于大众文化:《星际迷航》、平装科幻小说、时尚界的太空服与防护眼镜,未来感的光滑闪亮的人工材料……在艺术领域,欧普派(Op Art)则试图直接挑战人类视觉眩晕的极限。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3)

让·汪多姆(Jean Vendome,1930-2017)设计的Veracruz 项链,1972年

“摇摆六十年代”是属于青年的文化,以伦敦为中心,奉行现代主义、享乐主义以及由此带来的振奋,覆盖时尚、音乐与设计等众多文化与消费领域,震荡至欧洲与美国。珠宝首饰业也毫无例外地迎来一场革新。“首饰须有趣。”珠宝首饰大亨安德鲁·格力马(Andrew Grima)如此说道。他秉信珠宝应该尽情穿戴、与人欣赏,而非似珍宝一般被束之高阁。赋予表现力的、充满未来感与生物科技元素的造型成为流行的新宠,自然元素则与灵感以及神秘主义有关——这些概念也影响到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4)

安德鲁·格力马(1921-2007)设计的西瓜碧玺胸针,1969年

此次展出的一枚由格力马设计的胸针,取材电气石、质感黄金与砖石,凝聚了60年代首饰设计中工艺与审美的重要元素:所取用的带有深红与墨绿色层次的“西瓜电气石”,属锂电气石的一种,在珠宝界,它更为流行的名字是“碧玺”。彼时人造宝石已经失宠,直接从大自然中攫取的石头更符合人们对神秘主义能量的追求。在电气石下方,呈凝固液体溢状的黄金呈现出独特的砂砾质感。要达到此种效果,需将黄金融化,一层一层的覆盖堆积才能逐渐形成。质感黄金最初在50年代末开始流行,盛行于60年代,非均质化的触感让人联想到月球坑洼的表层。褶皱与手工敲打形成的纹理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闪闪发光的金属表面则逐渐退出世人的回忆。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5)

皮尔·斯塔尔在Chaumet品牌时设计的鸟形胸针,19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惯于服务精英与上层社会的时尚界无法再忽视成群结队的时髦少女涌向披头士演唱会的新势力。当玛丽·奎恩的“迷你裙”发出新的商业宣言,即“时尚越来越成为大众化的必需品,而不是富人的专属物”时,成立于1780年的高端珠宝商Chaumet开始思考如何捕获新时代女性的芳心。彼时法国珠宝设计大师皮尔·斯塔尔(Pierre Sterlé)正受雇于该品牌,展览中由他设计的鸟形胸针,已由其擅长的“编织风格”向“粗粝的黄金表面”倾斜,尽管前者才是他职业生涯的顶峰。黄金镶钻是此时的标配,此外搭配的还有珊瑚、橄榄石等不同天然宝石。

来自高端珠宝商宝格丽的挂坠项圈,几何造型彰显豪放个性。时代高涨的图景之一也吸纳了女性主义与有色人种的平权运动:应当允许女性拥有家庭主妇之外迥异的个性与外形,极平线条或是古怪装扮,一如让·辛普森的假小子风,皆可被跟风。当然,线条凌厉的四方几何也让人联想到20年代装饰风艺术于现代的表现,一种并未真正放弃格调与阶层的遥相呼应。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6)

美国设计师芭芭拉·安东(Barbara Anton,1926–2007),设计的珍珠扎花项链,约1968年

圣罗兰(YSL)缔造的现代女性服装无疑将浪潮推向另一至高点:新造型主义下的蒙德里安风貌(Mondrian Look)演绎出异样的时装格局,同时催生的还有MOD派与极简主义。涂上色块的几何造型也被运用至建筑领域。在高端珠宝商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70年代出品的项链中,全然没有其引以为傲的“隐秘式的珠宝镶嵌”,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力量感的几何建筑线条与巧妙的焊接技巧。

60至70年代的摇摆潮属于青年,他们是成长起来的战后婴儿潮一代,自信也自负。彼时的首饰设计中还涌现出大量的廉价人工材料,在消费的引力不断将人拉回现实的同时,对太空的幻想折射出人类逃离地心引力的渴望。“消费的主体,是符号的秩序”,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写于1970年代。无论是对何种饰物(物)的选择,既完成了一次自我凭证,也同时跳入一场时代消费的符号,但一代的偶像David Bowie曾言:“如果你不想成为流水线偶像,你真正应该做的是做好自己。”

太空中有引力,可为什么人会失重(消费的引力与太空的失重)(7)

罗杰·卢卡斯(Roger Lucas)为卡地亚设计的戒指,1969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