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食习惯风俗特点(春节饮食风俗)
春节是春天的节日,春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腊梅花已经开了,很快就要春花烂漫,万紫千红总是春三阳开泰,春节预示阳气涌动,万物复苏,春天带来了东风,东风化雨,春雨润物细无声成语说“春风得意”,正是唐诗所描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诗人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春风拂面,那就是春意盎然,那就是春风满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春节饮食习惯风俗特点?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节饮食习惯风俗特点
春节是春天的节日,春节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腊梅花已经开了,很快就要春花烂漫,万紫千红总是春。三阳开泰,春节预示阳气涌动,万物复苏,春天带来了东风,东风化雨,春雨润物细无声。成语说“春风得意”,正是唐诗所描绘“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诗人的心情和大家是一样的,那就是春风拂面,那就是春意盎然,那就是春风满面。
一、春节和年的来历
1、 年的来历
什么是年?有两种说法。先从文字上来解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里已有年字,这说明了年的古老,年的重要。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从字形就可以知道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
此字为“年”,字形为人头顶谷物,表示收成。年,后来表示一年的时间。年是甲骨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受年”是甲骨文常见的成语,表示全年的谷物丰收。甲骨文中还有“求年”的记载,就是祈求好的收成,这就是后来“祈谷之祭”。甲骨文仅仅有几千个字,词组还不多,大家知道古文中主要是单音词,可是由年所组成的词组已经这么多,这不是已经说明年十分重要,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们后面要讨论。
中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是汉代人许慎写的,他说:“年,谷熟也。”《说文解字》里的字是篆字,篆字写作“千禾”,也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禾,沉甸甸的谷穗垂下来;下面是千,千是多的意思。春秋中也有“大有年”句。
归纳一下,第一种说法是说,年是谷物成熟,后来引申为时间单位,一年。又指年节。
第二种说法是一个传说。是说“年”是凶恶怪兽,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便出来噬人。人们为了免遭伤害,就把肉食放在外面,等“年”出来食肉时,就穿上红衣服,点上火把,合力围攻它。等“年”逃走,人们就相互道喜。这样年复一年逐渐演变,每逢过年,人们就拜年,贴春联,放鞭炮。看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第二种说法仅仅是传说,从来没有人见过“年”,也没有人把它描绘下来。所以第一种说法接近中国历史发展的真实,那就是说, “年‘是人们用来乞求丰收的日子。也就是说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为了乞求丰收才过年。
传说从轩辕皇帝时起中国人就开始过年,年的习俗已经有几千年了。“年”成为计时单位,相传始于黄帝,采用的是“干支”法。到了夏商时期,采用了太阳历,它以月亮缺一周期为一月,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叫“朔”,朔就是初一;月圆的那一天叫“望”,望为十五。月的开始,就是从朔日的子夜算起。正月的朔日从子夜起,也是一年的开始,所以,又叫元旦、元朔、元日、元辰、元正。元是人头,有开始的意思。朔,也是开始的意思。这就是夏历记年。夏历是农历记法,是从汉武帝到清朝末年。
2、春节的来历
再看“春节”两个字。“春”字属草字头,象征着万物发芽,又随“日”,说明春节这个节日的确立与太阳的运行有关,是根据太阳运行的角度确定的。“节”是竹节,竹子是一节一节的。这里的节,是打结的意思,古人结绳纪事,就是用绳子上的结,和结的大小表示不同的事情,把它记下来。春节的节,就是打个结,整理一下,注意一下,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春节的确立,也说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形态,春节是一个和农业关系密切的节日。
但是要说明的是,我国古代年是年,春节是春节,不是一回事。那么春节是什么时候呢?我国古代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
那么年是怎样变成春节的?把过年改为“春节”是近百年的事。数千年来,我国虽多次改革历法,但一直采用农历。直到1912年初,孙中山宣布中国改用阳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把阳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是在1949年9月27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的,同时,也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也就是说,1949年以后,年才和春节合而为一了。
中国古代节日的建立,需要四个条件,那就是天候、物候、气候,还有人的需要。所谓天候,就是我们所在的地球到了某一个位置;所谓物候,就是万物的生长;所谓气候,就是温度。其实为什么要有一个春节,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要进行祭祀,祭祀什么呢?中国远古的时候每年都要进行“腊祭”。“腊”是什么呢?是年终的时候所有神的总称。为什么要祭祀神呢?因为古人认为一切都是神给的。也因此规定了一系列的仪式,有一系列的规矩。祭神如神在,要给他贡献,贡献好吃的。神吃完了,剩下来的,人才能享用。当然,供奉神灵、祖先的食品最终还是被凡人享用,祭神和娱人融为一体。祚肉就是祭祀后的肉,“赐祚”、“继祚”因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所以说,年的建立最直接的原因是祭祀,腊祭。腊祭在腊月初八,这一天吃什么就开始有了讲究。
二、中国古代饮食风俗
中国人的年是从立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国古代春节的饮食风俗是怎样的?不同的地方春节吃的一样吗?
1、 立春。
立春标志着农耕的开始。要介绍春节饮食就得从立春开始。
古代的春节其实从“立春”就开始了。今年的立春在2月4日是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是重要的岁时节日。
“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立春时节,中国气温开始回升,大地回春,一年的农事活动重又开始。
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岁时记载。在“立春”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立春”这一天要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恩德于万民。后来,“迎春”仪式逐渐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使“立春”的民俗相当丰富。比如鞭打春牛的习俗在中国以农耕为主的地区曾长期流传。春牛是泥捏纸糊的,也叫“土牛”。鞭打春牛也称“打春”,不但有告别冬季抓紧春耕的寓意,还表现出古代先民的原始信仰。
此外,民间在立春之日还要喝春酒,吃春饼。《诗经》里就有“为此春酒”的话,说明喝春酒的习俗有几千年了。春饼是荷叶饼,一种烫面薄饼。是用来卷菜吃的。一方面是品尝新鲜的蔬菜,也是为了防病。这个风俗从唐代就开始有了。北方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怎么个吃法?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京津一带及山东,是生吃囫囵萝卜。明代有文献记载,京城无分贵贱皆嚼萝卜。而清代的京城吃的是水红萝卜。在山东临沂地区,立春这一天,人人手拿一个生萝卜,待立春时刻一到,喀喳一声都咬下去,岂不是很有意思?
为什么要吃生萝卜?有什么样的含义?第一,萝卜生克熟补。第二,人们认为,吃了萝卜可以消春困,消除睡意。第三,京津一带的人认为立春萝卜有增强生育能力的功效。《天津志略》:“妇女等多食紫萝卜,谓为‘子孙萝卜’。”
关于立春食俗,不光是汉族重视“立春”,白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也过这一岁时节日,并有自己的特殊民俗活动。
2、祭灶
饭都是考炉灶烧出来的,在家庭生活中没有比灶神更为贴身更为重要的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神。北方吃坨坨馍,就是烧饼。
3、除夕
除夕晚上,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除夕晚上的菜肴十分丰富,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做12道菜,象征一年的12月,有的菜的品种还要多。有些菜还有象征意义。如鱼象征吉庆有作,吃鱼时要将鱼头留下,意为“有余头”。芹菜象征一年之中要勤快;葱象象征聪明;蒜象征一年之中会计算;青菜、韭菜、粉条等合煮,称“长命菜”,全家老小都要吃一点。
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人们盼望在新的一年里,合家欢聚,团团圆圆,生活甜蜜蜜,一年更比一年好。
4、正月
为什么把春节第一天叫正月初一,为什么不叫一月?这个“正”字怎么念转了音?
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在汉朝以前,每换一个朝代,就往往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据说,商朝把夏朝规定的12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而周朝又把11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又把10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直到汉朝的汉武帝,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爆竹,最早是点燃竹子,竹子开裂爆炸,发出响声。为什么要点燃爆竹,用声响驱除妖魔鬼怪。现在的人觉得这是迷信,可是当时的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非常有限。这个风俗就传了下来。后来有了火药,就制成了今天的烟花爆竹。
王安石的诗名《元日》(龙书本作《除日》),就说明北宋的时候还把春节叫元日。王安石的这首诗可以视为写元旦的诗词中之翘楚。“爆竹声中一岁除,春(一作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曈曈,总把(一作争插)新桃换旧符。”在爆竹声中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阖家欢饮屠苏美酒。
屠苏酒,是用屠苏草浸泡的酒,当时民俗,在正月初一时,家家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饮屠苏酒,唐人卢仝《除夜》诗说:“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宋人苏辙《除日》诗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两诗都提及长者最后饮酒的风俗。饮酒大概是子夜时分(24小时制的23-1点)刚刚进入新年的那一刻开始的。屠苏,也名“屠酥”“酴酥”,古代元日饮酒屠苏的风俗,之所以在元日饮屠苏酒,是因为一个传说,或说是一个故事:“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唐韩谔《岁华纪丽》一《元日》:“进屠苏”注)
喝屠苏酒的习俗很早,起码魏晋时就有了。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在元旦除了饮椒柏酒外,还兴起了饮屠苏酒的习俗。屠苏是一种药剂,南朝梁人沈约《俗说》云: “屠苏,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药一剂,令井中浸之,至元旦取水置于酒尊,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有得其方者,亦不知其人姓名,但名屠苏而已。”显然,最早的屠苏酒是预防时疫的一种中药配剂,在元旦取浸过屠苏药剂的井水饮用,含有新水崇拜的意味。后来,晋人葛洪曾用细辛、干姜等泡制屠苏酒,逐步演化为用一些中药来泡制酒,以起治病防病的作用。
《荆楚岁时记》中说:元旦“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淤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
吃五辛盘也是春节食俗,为了健身这一风俗在清代已经普及全国。五辛,五种辛香的菜合成一盘。指蒜、葱、椒、姜、芥。大
魏晋时将大蒜、小蒜、韭莱、芸苔、胡荽称为五辛,在元旦时,人们将这五种辛香之物拼在一起吃,意在散发五脏之气。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疠气。”他在《养生诀》中亦云:“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按照现代科学观点,元旦之际,寒尽春来,正是易患感冒的时候。用五辛来疏通脏气,发散表汗,对于预防时疫流感,无疑具有一定的作用。吃五辛盘反映了汉唐人们把新年健康的追求寄托在元旦这一天。
五辛盘是后世春盘,春饼的雏形。唐代时,人们对五辛盘作了改进,增加了一些时令蔬菜,汇为一盘,号为春盘,取其生发迎春之义,在元旦至立春期间食之。如唐代《四时宝镜》中言:“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关中记》也说:“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春盘、春饼,春卷的名称相继更新,其制作也越来越精美了。
早在汉代,元旦便与饮椒柏酒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了。椒酒在先秦时曾是楚人享神的酒醴。到了汉代,“椒”又与寿神之一的北斗星神挂上了钩。据东汉《四民月令》说:“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轻能(耐)老,柏是仙药。”可见,当时人们已相信元旦饮用椒花柏叶浸泡的酒,能使人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百疾皆除,延年益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