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月的比熊怎么教育的(熊大熊二分饼干)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小熊分饼干的故事,想来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
大意讲述的是:两只小熊为了分饼干争执不下,谁都想多吃一点,但是为了公平两人只好找人帮忙。碰巧遇见狐狸,狐狸有二心,就帮忙小熊分饼干,最后狐狸倒是吃饱了,可是两只小熊却一无所获。
也会有很多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作为睡前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只不过,有的是姑且讲之,姑且听之,讲完了,也听完了,最终是一个故事而已,不了了之……有的家长却不一样,会根据孩子的思维特征,来帮助孩子真正的理解这个故事,并且让孩子从中有所收获。
下面我们就用5岁孩子的A妈妈,B妈妈和C妈妈,来分别阐述吧!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拓展思维才是亲子故事的真谛】每每故事讲完后,总是会有习惯性的亲子聊天。
A妈妈说:“宝贝,你说小熊笨不笨?要是不好好睡觉,就会像小熊一样笨笨的,总是受到狐狸的欺负哦!所以,我们睡觉吧!”
然后不由分说,亲亲宝宝,关灯、睡觉。
B妈妈问:“宝贝,你愿意帮助小熊将饼平均分为大小一样的两份吗?妈妈给你一张圆形的纸来替代饼干,你自己动手给两只小熊公平的分成两份,好不好?”
然后,宝宝很快探索出将纸从中间对折,并让边与边对齐,将圆形的纸折成相等的两份。
C妈妈问:“宝贝,你愿意帮小熊把饼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吗?想一想,都可以怎么分呢?”
宝宝兴致盎然,一会儿用曹冲称象的方式,一会儿又说干脆用尺子量一量……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同一个问题,不同的问法,引来孩子不同的反应。
A妈妈虽然想法是好的,想要孩子多睡觉。但是很明显,语气中的负面效果很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负面反馈。
B妈妈把圆形纸比作圆饼干,引导孩子操作。那么孩子思考的结果也只有一个,即只能用对折的方法将圆形纸分成相等两份。
C妈妈采用开放性的提问,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思考力,让孩子充满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就像老师在黑板上点了个粉笔点儿,有的孩子说这就是一个点儿,但是有的孩子就会把这个点儿,想象成为太阳上的黑子、缩小的足球等等圆形的东西。
很显然,我们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有效激发孩子的兴趣,引发孩子的思考,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才能有效的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宝宝主动思考,认真学习。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孩子能自己动手的,家长不包办】想要有效的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能力,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家长不包办。
幼儿园里会有好多手工作业,在孩子小的时候,老师也会提醒让家长帮忙来完成。其实,这个时候,怎么帮、帮什么,对于家长来讲,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A妈妈会积极主动地帮孩子寻找素材、剪剪贴贴、动手制作等等,而且看着孩子在旁边帮忙的时候,还会忍不住的说上几句:“宝贝,你还真是越帮越忙啊!你见过蓝色的月亮?所以,月亮要用黄色的纸来做哦!”
结果,做出来的手工真的是精美,点点滴滴都透出家长的心思,可是孩子呢?收获的是,一边听着妈妈唠叨,一边舒服的吃着零食、看着电视。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B妈妈会鼓励孩子和自己一起寻找素材,也会把一些需要手工剪的地方自己做好,把图画的底板做好,然后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贴。什么地方贴什么东西,都是安排好的。而且,在孩子贴歪、贴错的时候,B妈妈还特别耐心的纠正,甚至重新做一份。
这样,小家伙也是开开心心的完成了自己漂亮的手工作业。只不过,不需要有自己太多的思考,也不必明白为什么要把月亮涂成黄色,也不必去想为什么花朵有的3瓣,有的5瓣;更不必费心琢磨整个手工为什么要这样做,整体如何搭配更好看。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C妈妈则以配合孩子为主,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完成他的手工作业。需要剪剪贴贴的部分,就给孩子买个小手工剪,专用来裁纸的那种;然后让孩子随意的去发挥,当然如果孩子有不懂,或者需要帮助的地方,C妈妈才适当的帮一点点。
这样,小家伙也艰难的完成了自己的手工作业,虽然月亮是蓝色的,但蓝色的月亮能够让宝宝们做个好梦啊!虽然花朵贴的歪歪扭扭,但花瓣是宝宝自己想出来用小手指涂色点上的啊,独一无二呢!虽然线条画不直,但每一次的动手之后,自己都会收获很多很多啊!从思考、构图到一点一点的完成,一个作品就这样在自己手工诞生,这种自豪感和自信心,无可复制。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宝宝天生好奇心强,凡事都喜欢看一看、试一试。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所以,先让孩子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练一练,在尝试、体验错误的同时激发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知识技能的兴趣。
亲爱的,你,是哪类妈妈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